本刊記者近日有幸參加了由國家LED產業聯盟主辦的2013年中國(中山)LED中下游產業大會。產業大會于17日在美麗的南國菊城——中山市小欖鎮拉開帷幕,包括雷士照明、歐司朗、同方照明、德豪潤達、三雄極光、木林森等知名企業,中華LED在線、中國半導體照明網、慧聰LED網等媒體,來自國內外的400余位LED行業精英齊聚一堂,暢談行業發展大計!
回望2012國內LED產業,呈“乍暖還寒”趨勢,從過會潮到倒閉潮,從LED背光博弈到LED照明滲透,從赤字接單到低價拼殺,從財政補貼到禁白令生效,諸多現象背后幾家歡樂幾家愁,折射怎樣的智慧與思考?眾說紛紜聲中,我們即將迎來2013。多重合力下,LED產業將會出現怎樣的走勢?技術“一招鮮”能否支撐企業持續前行?如何實現產業從“價格戰”到“價值戰”的升級?2015年之前,技術創新到市場釋放的過渡期如何把握?
LED照明市場,亂象叢生?
隨著歐債危機的持續影響,LED行業步入寒冬期。大量中小企業為生存,以次充好,大打價格戰,行業陷入無序競爭;上規模企業又深陷“三角債”,無法自拔;政府部門的扶持政策,抓大放小,杯水車薪;各地行業規范,自立門戶,國家標準遲遲未出。對這樣亂象叢生的LED照明市場,與會代表紛紛就照明市場現狀與發展差距、規范市場、引導行業良好發展等問題發表看法。
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副主任裴小明提出,在廣東LED照明光組件標準化意義重大,不僅有效解決LED照明產品非標化嚴重的狀況,實現同類產品間的通用互換,促進產業專業分工與合作,引導行業進入良性有序的市場競爭;而且有望突破國際大企業以上游核心技術主導產業鏈的格局,拓展民族產業的生存空間。
“好的開發方式,是開發好產品的基礎”中龍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做《如何提高產品開發的質量和效果》的演講時,提出這樣的核心思想。LED燈具設計能力是制約LED照明發展的一個瓶頸,傳統光源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生產,是由于光源的獨立存在,可以方便的建立標準體系。LED的技術進步不斷進行,必須著眼于未來,留給用戶升級的空間,使得用戶在照明過程中實現改善照明效果的可能。
在突破現階段LED照明市場困局這個問題上,同方照明(香港)有線公司總裁吳文鋒提出:技術創新是主要出路,而智能化、一體化則是創新的終點;垂直發展是方向,產業整合不可避免,從規模中實現成本競爭優勢;爭取LED照明產業的話語權:創新+品牌+渠道;商業照明應持續成為搶占LED照明市場的主戰場。
LED模塊化、標準化的出路
本次大會為期兩天,共設置了一場“變革與創新”主題論壇、一場“ED模塊化、標準化與系統可靠性”專題論壇和一場“LED照明市場,誰主沉浮”的專題對話論壇,內容充實,形式新穎,異彩紛呈。
LED照明市場為何會亂象叢生?缺乏必要的行業標準是一大主因。從模組到成品,廠商之間標準各異,地區之間標準相差也很大。LED模塊化、照明系統可靠性及標準化問題成為目前整個行業亟待解決的重中之重,行業內細分標準呼之欲出。
國家燈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山)副主任彭振堅首先向與會代表分析了自鎮流LED燈目前的質量狀況以及行業標準。這種LED燈主要應用于家庭和類似場合的普通照明,額定功率60W以下,額定電壓大于50V或等于250V,燈頭符合IEC60061-1要求。而目前依據的標準基本上是普通照明的行業標準,這就存在燈頭互換性和彎矩、意外接觸帶電部件的防護、機械強度等問題。目前的解決方法:增加LED燈具發光的面積——平板燈、增加導光板、漫透射罩。
在高效LED芯片封裝和模塊光源的應用方面,晶科電子(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過偉提出一個新技術APT(LED集成芯片與芯片級光源技術)。該技術的核心是大功率LED芯片技術與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系統技術的結合,會進一步朝著LED系統光源、數字化光源、智能光源方向發展,有著系統和完整的技術路線、巨大的發展潛力。
木林森股份照明技術總監張智鴻呼吁行業再LED照明光電特性方面凝聚共識:CRI R9﹥0有助于LED顯色性之提升;由于LED光效仍有大幅空間,現階段應以光通量做為主要燈管與球泡規格;LED球泡燈應針對其發光方式給予適當運用空間;LED燈管應依其鎮流器是否一體化給予安全之供電方式;LED燈具具備良好出光效率,若搭載專用燈具則可輸出高效能之照度均勻配光。
LED照明市場,誰主沉浮
LED行業價格戰、技術戰、模式戰、渠道戰、品牌站?傳統照明產品和LED照明產品的產品策略、供應鏈、營銷方式有什么不同?LED產品替代傳統照明產品,左手博右手,如何平衡過渡?LED技術使得照明產品更易多樣化,而品牌企業往往是適應大規模生產,如何做到大公司的規模、小公司的響應速度?如何解決庫存大幅度折價帶來的損失問題?LED照明市場風生水起,誰主沉浮還看今朝?
機遇與變革,傳統照明企業該如何面對LED?
作為一個在傳統照明領域耕耘了20多年的專業綠色照明企業,三雄極光市場總監郭鈞給出了這樣的答復。對傳統照明品牌來說,LED時代的到來,既是威脅,更是機遇。要適應LED的快速發展,變革是必經之路:
戰略定位要調整,要選擇適合自身的時機、方式、市場定位;
管理上要去繁就簡,LED項目的管理體系既要相對獨立,也要避免與原有的管理資源優勢脫節;
研發方面,既要揚長避短,發揮對市場需求理解更透徹的優勢,也要時刻跟上LED技術的步伐,隨變而變;
為適應LED升級快、將加快的特點,供應鏈的變革也勢在必行,在與LED中上游的合作、生產響應速度、物流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創新方法;
在營銷策略上,品牌、渠道是先天優勢,但如何平衡LED和傳統產品,避免左手打右手,又需要高超的技巧。
LED燈具為何遲遲打不開市場?
目前照明市場上傳統照明依然占據著絕對的市場份額,LED燈具的市場滲透率還很低。究其原因,廣東昭信燈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連城表示:
一、渠道建設不完善,終端銷售點鋪貨能力不足。傳統照明用的最多的銷售模式依然是分銷渠道:總代理、區域代理、分銷商一層層下發直到用戶的手上,像飛利浦、歐司朗、雷士照明、歐普等,渠道網絡建設相當完善,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分銷商,而LED照明目前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到如此完善的渠道建設。
二、宣傳滯后,品牌缺失。無論是飛利浦、歐司朗,還是歐普、TCL照明,他們在節能領域已經成就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地位,而在LED照明領域,可以說還沒有一個品牌能與之相提并論。
三、價格偏高。一個國產大品牌的11W節能燈的價格在10-15元之間,一個5W的LED球泡燈稍好一點的要好幾十,價格低的質量又沒保障。
“探索創新、發展完善、合作自律、共贏明天,LED行業前景很美好,但是競爭也很慘烈,未來的發展道路依然任重道遠。”德豪潤達的姜運政總裁如是評價目前LED行業的。
總結:
眾所周知,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從起步到現在,經歷了科技攻關、政策扶持、資本介入、產業整合、金融危機等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發展階段,在政策積極引導、技術日趨成熟、標準陸續出臺的大環境下,如何布局終端市場、加快LED應用產品的普及,成為大家關注且不容回避的課題。本次大會恰逢歲末年初,選擇在照明應用市場的前沿陣地——廣東中山舉辦,既有回顧和展望,又有交流與對接,為LED業者奉上一場新思維、新模式、新成果、新市場的“LED四新跨年盛宴”。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