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市場行情 >

谷歌手機使用Apple芯片 臺積電1~3月利潤增長21%

編輯:admin 2014-04-21 15:00:35 瀏覽:1049  來源: 集微網綜合

  1.谷歌Project Tango手機采用蘋果PrimeSense技術;

  2.北斗終端放量 “一窩蜂”亂象亟待根治;

  3.飛思卡爾收購Mindspeed的ARM處理器業務;

  4.臺積電1~3月利潤增長21%;

  5.國騰電子更名“劃界限” 騰訊百度同拋橄欖枝;

  6.上海:建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國際爭端應對機制

  1.谷歌Project Tango手機采用蘋果PrimeSense技術;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7日下午消息,美國電子產品拆解網站iFixit的消息顯示,谷歌的3D建模智能手機Project Tango使用了蘋果公司的技術。

  Project Tango可以借助3D傳感器對周圍的環境進行3D建模。有報道稱,這款智能手機的3D功能源于Movidius Myriad 1 3D傳感芯片。但根據iFixit的拆解,該產品還使用了蘋果公司的技術。

  除了兩顆Myriad 1協處理器外,Project Tango還使用了PrimeSense Capri PS1200 3D SoC(片上系統),而蘋果公司去年末剛剛收購了Prime Sense。

  之前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可能會在未來的iOS設備中整合3D空間繪圖功能,而谷歌Project Tango智能手機似乎借助蘋果自己的技術領先了蘋果一步。

  據iFixit介紹,Project Tango的模式與第一代微軟Kinect非常相似,后者同樣使用了PrimeSense的技術。有報道稱,亞馬遜也在開發類似的功能。由此看來,蘋果整合這種技術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雖然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蘋果公司將在iPhone 6中集成PrimeSense的3D技術,但有傳言稱,下一代Apple TV機頂盒卻有可能具備與Kinect類似的體感功能。因此,Apple TV可能成為首款使用PrimeSense技術的蘋果產品,今后還有可能整合到iPad和iPhone中。(鼎宏)

  2.北斗終端放量 “一窩蜂”亂象亟待根治;

  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在經歷了2013年的“北斗產業元年”之后,2014年市場迎來新的起航點。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4) 上,眾多企業展出了與北斗導航相關的產品。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2014年北斗終端銷量預計將達500萬臺。但是,北斗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存 在著諸多不足。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便指出,我國導航產業的政策還不完善,管理比較混亂,發展無序,這種局面對北斗產業 化推進十分不利。因此,在推進北斗應用發展過程中,需要盡快解決目前存在的混亂局面,推動北斗健康茁壯成長,早日實現中國的導航強國夢。

  產業發展處在“戰國時期” 盲目和混亂并存

  第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北斗導航產品成為熱點之一。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相比2013年150萬臺北斗終端的銷量,2014年銷量預計將達500萬臺。

  4 月10日~1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上,北斗導航產品成為熱點之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0所帶來無線電導航、通信、雷達 技術;27所帶來農業氣象傳感器及系統建設技術;34所帶來光纖通信網絡與系統建設技術;38所預警探測、太極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中電海康安防、衛士通云 安全等產品悉數亮相,成為展會的亮點之一。而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相比2013年150萬臺北斗終端的銷量,2014年銷量預計將達500萬臺。

  但是,在北斗產業從啟動到逐步發展成長的同時,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目前產業仍然存在發展混亂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在主體層面存在北斗產業園“盲目建設”、北斗企業“一窩蜂”投入的現象;在外圍環境上則表現為產業管理混亂。

  自 從北斗產業開始推進以來,全國各地亂起了一陣陣“北斗風”,各地紛紛建立產業園區。北京理工雷科總經理劉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有些產業園是地方政 府和企業借著北斗的名義來圈地的,這些產業園對北斗產業的發展推動作用并不大。反過來看,北斗企業比較集中的北京卻沒有建北斗產業園,這可以說明當前一些 北斗園區的意義。”

  北斗產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企業“一窩蜂”現象。從事北斗的企業多達上千家。單從北斗上游芯片環節來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 辦公室(北斗辦)專家組成員胡剛指出:“進入國家專項的北斗芯片企業有10多家,沒有進入的芯片企業也不少。從整個北斗產業鏈來看,芯片、系統、測試、終 端、應用服務等企業累計達近千家。不可避免的是,這種情況勢必會引發產品的低水平競爭。”

  此外,北斗產業發展存在管理混亂的問題,這也使得產業園區盲目性建設和企業“一窩蜂現象”等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根治。

  對于北斗產業的發展局面,劉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當前,北斗產業處在‘戰國時期’,力量分散、產業資源浪費。”

  看重短期利益是主因 政策界限模糊是次因

  整個北斗市場也就容納4~5家芯片企業,加上國外的導航企業已進入北斗市場,最后民用市場容納的國內北斗芯片企業大概在2~3家。

  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北斗當前存在的問題不利于長遠發展。要想規避和改善這些問題,只有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

  對于北斗產業園存在的問題,胡剛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講道:“北斗產業園盲目建設的問題,其實與體制有關。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沒有其他資源,只有借助土地開發建立北斗產業園來實現。”

  “做產業園區,不能盲目冒進,還要理解北斗產業是什么。產業園不一定非要全部是北斗企業,關鍵要看到北斗所能夠引領和激活的相關產品和服務模式,發揮北斗在產業園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統計副會長苗前軍表示。

  對于企業“一窩蜂”現象,苗前軍分析指出,有些企業對北斗的認識存在誤區,把北斗當作一個工具或是在企業轉型期選擇了北斗;也有些企業打著北斗的“旗幟”忽悠或作秀。胡剛認為:“企業缺乏創新性以及看重短期利益也是主要因素。”

  對 比GPS產業的發展情況,在民用市場,產業上游的核心芯片技術企業只有5家,高通、博通、MTK、U-blox、Sirfstar(幾年前被收購)。“從 理論上講,整個北斗市場也就容納4~5家芯片企業,加上國外的導航企業已進入北斗市場,最后民用市場容納的國內北斗芯片企業大概在2~3家,而目前國內北 斗芯片企業就有幾十家,市場亟須整合。”劉峰講道。

  產業園和企業存在的問題有共同原因,業內觀察者太月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發展北斗是國家 意志,加上北斗產業應用還處于萌芽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北斗產業鏈各方(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在圍繞國家政策紅利來尋求自己的利益落腳點,基于自身利 益訴求而不是真實市場需求來做北斗,因此當前出現各種混亂現象是必然的。”

  對于外部產業管理的混亂,苗前軍指出:“現在不是政策多了,而是政策界 限比較模糊。起初建立北斗導航定位系統時,是由北斗辦、總參、總裝來負責。隨著北斗產業化推進,北斗覆蓋芯片、導航電子地圖、終端、標準認證等多環節,對 此管理部門也涉及到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部、科技部等多個部門。”比如在手機環節,本來是由工信部管理,但是手機增加北斗導航功能之后,該誰 來管,就不好界定了。政策模糊性導致管理無法很好到位。

  營造公平市場環境

  重視自主知識產權

  政府行為是“自上而下”,市場驅動是“自下而上”,實現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的無縫鏈接也至關重要。

  2013年是北斗產業元年,2014年市場將迎來新的爆發點。在北斗產業發展的高峰到來之前,需盡早走出當下的“戰國局面”,將北斗引領到健康良性的發展軌道上來。

  在政策支撐環節,胡剛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一是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園;二是對企業扶持應該是扶強不扶弱,并且要扶持創新能力較強的小微企業;三是政策要與應用充分結合起來,激發出市場的真實需求。”

  “當 真實的市場需求大規模產生后,企業自然會在‘滿足客戶需求’和‘看中政策紅利’中進行自我調節,做出符合市場環境的理性行為。”業內人士太月表示,“對于 政府來說,重在搭建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比如互聯網行業,很多企業是在滿足用戶真實需求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基本無需插手(因為在互 聯網發展初期大家還看不懂互聯網),政府只需等行業發展壯大后進行適當規范即可。”

  在市場競爭環節,北斗產業發展應以市場為導向。“政策只要能夠 營造出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即可,有能力的企業可以做得更大,沒有能力的就被收購或整合,通過市場進行調節和優化。”劉峰表示,“在政策上,要設 立技術門檻,保護自主知識產權,讓有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的企業有生存和發展空間。”

  對于企業的戰略發展路徑,胡剛建議,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資源比如人才、資金、客戶等進行差異化定位,規避同質化競爭,減少盲目性。

  政府行為是“自上而下”,市場驅動是“自下而上”,實現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的無縫鏈接也至關重要。苗前軍認為:“應做到行業自律,行業自律能夠有效實現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的無縫鏈接。而行業自律需要協會、聯盟等中間組織發揮相應的作用。”中國電子報

  3.飛思卡爾收購Mindspeed的ARM處理器業務;

  半導體、嵌入式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飛思卡爾(Freescale) 簽訂最終協議,從MACOM購買Mindspeed的ARM處理器業務。飛 思卡爾所購買的Mindspeed科技公司之Comcerto CPE通訊處理器業務,其中包括一系列基于ARM的多核嵌入式處理器與相關軟件。根據飛思卡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兼數碼網絡產品部門總經理Tom Deitrich,此交易將加強飛思卡爾在多核處理器的市場地位,同時擴大公司的產品組合。Deitrich指出:「在網關與網絡附加存儲在易于使用、云 端技術、家庭自動化與安全,以及物聯網方面均處于尖端之際,此收購將擴展飛思卡爾在相關領域的觸須。這些產品也將擴大本網絡多核處理器產品組合的廣度,呈 現新的收入增長機會,同時讓我們能夠向客戶提供更多選擇。」作為協議的一部分,Mindspeed出售業務的主要成員會加入飛思卡爾。這項交易的完成仍取 決于慣例成交條件,預計能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條款并未對外披露。 evertiq

  4.臺積電1~3月利潤增長21%;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臺積電、TSMC)4月17日發布財報顯示,該公司1~3月期合并純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增至478億臺幣。智慧手機用大規模積體電路(LSI)的訂單出現增加,連續8個季度實現增收增益。

谷歌手機使用Apple芯片 臺積電1~3月利潤增長21%0

  銷售額同比增加了12%,增至1482億臺幣。雖然1~3月為每年年終商戰后需求低迷的一段時期,但是卻比去年10~12月增收了2%。

  除了高檔智慧手機用大規模積體電路外,臺積電還從擅長生產中低價智慧手機用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臺灣聯發科技等眾多廠商手中獲得了訂單。臺積電提高了開工率,實現了高收益。電路線寬為28奈米的尖端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全球市場方面,目前臺積電握有約80%的份額。

  臺積電的總經理兼共同執行長劉德音在17日的財報說明會上表示,4~6月期需求將繼續堅挺。預計4~6月期的銷售額將達到1800~1830億臺幣,創季度最高紀錄。銷售額營業利潤率也將保持在36.5~38.5%的高水平。

  著眼于代工生產的增長性,美國英特爾和韓國三星電子等大型半導體企業也正在涉足這一領域。今后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不過很多觀點認為臺積電在電路細微化技術方面領先一步,至少到2014年為止仍將維持優勢地位。

  今年1月臺積電投產了線寬為20奈米的半導體工廠,已開始生產用于據信將在今年發售的美國蘋果新款iPhone的半導體。日經中文網

  5.國騰電子更名“劃界限” 騰訊百度同拋橄欖枝;

  4月15日,下午兩點半,國內北斗導航應用龍頭國騰電子(300101.SZ)在其公司注冊地召開2013年股東大會,這是自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實際控制人何燕仍舊沒有出席股東大會。

  公司董秘楊國勇告訴記者,“自2005年以來,何燕就沒有出席過股東大會,即使是國騰集團的股東大會也甚少參加。”

  盡管如此國騰電子董事會還是決定為了降低美女富豪的負面影響,擬將公司更名為“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芯科技)”,股票代碼不變。自去年 7月份,公司實際控制人,美女富豪何燕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之后,國騰電子經歷了一波震動,公司2103年的業績出現虧損,這也是上市以來首次業績告負, 《中國經營報》記者還注意到此前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的監事會主席王心國也出現在股東大會現場。

  與何燕“切割”

  實際上對于此次更 名,國騰電子曾經在4月2日晚間發布的公告中解釋過,由于公司與成都國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將于2014年7月31日到期,而且隨著 “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逐步走向大規模應用,國家正在大力實施“中國芯戰略”,為了加快培育與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相適應的商標文化,形成多層次的市 場品牌戰略,公司董事會擬將名稱變更為振芯科技(公司名稱最終以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的名稱為準)。

  有長期關注公司的投資者在股東大會上表 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與何燕進行切割,是否有落井下石的嫌疑,而且國騰電子的品牌知名度比較高,更名之后品牌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該投資者還以五糧液 集團與上市公司關系進行比較,“上市公司五糧液依托集團的五糧液品牌,才能有如此高知名度,一旦剝離,市場認可度必然下降。”

  對此公司董事長莫曉宇則表示:五糧液、貴州茅臺、四川長虹、瀘州老窖這些都是國有企業,大股東和上市公司之間關聯緊密,對大股東無形商標資產依賴性很高,國騰電子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不存在這個問題。

  公司高管徐奕則表示:“我們產品主要是基于產品和技術的,跟五糧液和茅臺不一樣。”

  對于更名的目的,莫曉宇坦誠存在擺脫國騰對公司影響的考量,“何燕出事以來,社會輿論嘩然,實際上何燕作為我們的控股大股東,不可避免地會對公司有一定 的影響。但公司上市以來一直都是規范化運作,2010~2012年連續三年,被深交所評為規范運作單位,何燕雖然是實際控制人,但多年來從沒有參與上市公 司的業務經營和戰略制定,國騰電子的業務也從來沒有依靠何燕的影響力來開展。”

  獨立董事胡洋瑄則表示:“更名實際上在IPO的時候就審議過,何出事之后,第一次股東大會我們也曾經提過,而且公司上市之初監管部門就提出過,是否不用國騰的,如果大股東出問題,會影響到上市公司。因此上市第二年就獨立注冊了,申請過自己的商標字號。”

  莫曉宇說:“我們與很多機構溝通過,最終認為改名更多的是正面的影響多一些。當然更名后影響是好還是壞,正面還是負面目前來看不好說,要交給市場去檢 驗。無形資產的損害肯定是有的,但不是致命的。工作上會有一些阻礙,去年到現在9個月,我們高管、核心骨干沒有一個辭職的,市場的勢頭也很好。對于我們來 說規范化運作,做好主業是重點。”

  獨立董事鄒壽彬則表示:“更名用‘切割’二字不是很準確,何燕在公司的利益我們不會侵犯,更名我們也與何總的家人和代理人溝通過。”

  另據楊國勇透露,“公司更名目前只是公司董事會通過,隨后將會向全體股東征求意見,目前,正在跟投資者和股東進行積極的溝通,并于4月21日進行投票,根據最終的投票情況再做最終決定。”

  收縮民品挺軍品

  公司自去年何燕被帶走調查之后,公司業績首現虧損。公司2013年報顯示,報告期公司收入同比增加28.92%,但營業成本與三項費用之和分別大幅增加 63.45%和56.76%,都超過收入增幅,致使201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1533萬元。此外,公司3月底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報顯示虧損 1100萬~1400萬元。隨著何燕事件的發酵,以及公司更名的影響,國騰電子的業績前景究竟如何?

  對于公司年度業績首虧,山西證券研究員劉小勇在其3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上市后第一年虧損,主要因為成本費用上升和毛利率下降導致的成本費用大增、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銷售費用的增加導致的。

  對此莫曉宇表示認同,不過對于公司未開業績則表示了樂觀“實際上不簽新的合同,我們已有的存量都很充沛。何出事之后,稍微有點模糊的我們都不認,否則去年也不會虧損。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我們底氣比任何時候都要足,雖然一季度報虧,但一季度新合同有9位數以上。”

  公司2013年12月獲得3.27億元的大額合同,是北斗二代廠商迄今為止獲得的最大單筆合同,也是對公司在此領域競爭力的肯定,目前該合同尚未完成部分占公司2013年經審計年度營業總收入的118.45%。

  莫曉宇說,“未來將適度收縮競爭激烈、無序、利潤低的民品市場,并且將降低人脈銷售比重進而規避風險,對于地方政府的BT項目也將適度減少,規避新官不認舊賬和資金回流周期長的風險,今后將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的軍用北斗和視頻監控項目。”

  實際上,自2011年起,國騰電子陸續推出系列安防監控和系統集成產品,利用該公司在視頻/圖像處理芯片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挖掘重點客戶和重點行業的信息化建設需求,以“產品+系統集成”的銷售模式進入了交通、公安、監獄等行業。

  何燕股權“被關注”

  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啟動國家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先后兩批次公布了近200個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國家開發銀行也表示,在“十二五”后3年,將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合作投資智慧城市的資金規模達800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今年4月2日,公司公告擬使用超募資金1000萬元,設立“成都國益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暫定名),加大視頻圖像處理技術和光電技術產品研發投入,進一 步提升安防監控產品品質。同時,憑借技術和產品優勢深入滲透安防監控市場,參與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建筑智能化等建設工程,探索嘗試多種模式相結合的市場 推廣模式。推進安防監控業務系統集成專業資質的申請,快速全面充實公司所需資質,鞏固和提高公司的行業競爭地位。

  有券商預計,公司憑借視頻圖像處理和智能圖像分析以系統集成商身份切入視頻監控行業。提供成都市全市圖像管理平臺,以后端軟件帶動前端銷售,未來規模效應以及自有產品占比的提升將帶動毛利率恢復至30%。

  4月15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13年度《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該白皮書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超過1040億元,比2012年增加了28.4%,其中北斗產值超過100億元,占比9.8%。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北斗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將成為中國的GPS。出于國家安全考慮,軍隊將全部替換為北斗,且外資企業不得進入;行業應用市場雖 不排除向外資企業放開,但我們估計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不會對外資企業放開,公司為特種行業龍頭企業,先發優勢明顯,將率先受益。

  除了更名之外,目前何燕現狀也是眾多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何燕被調查當下進展如何?其股權如何處置?

  胡洋瑄表示,何燕是控股人,我們是被控股方,何燕現在還在走司法程序,最后股權是不是她的我們現在也說不清楚,不過對其股份感興趣的很多。

  “資本市場怎么收何燕股權最終很難說,僅從內部來說,還是希望何燕能夠變現走人,雖然是大股東,但是她更確切說是一個財務投資者。”一位接近公司高層的知情人士說。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用戶終端關鍵元器件技改及產業化”等募投項目在2014年投產,產業化將徹底推向市場,公司產能方面沒有問題, 很多客戶已經提前下訂單,而且公司的現金儲備是北斗產業類公司中最好的,公司的技術也得到市場認可,騰訊和百度甚至試圖收購公司。中國經營報

  6.上海:建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國際爭端應對機制

  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中心

  2013年,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根據工信部《關于2013年部知識產權推進計劃任務下達有關事項的通 知》(工信科簡函[2013]193號),組織實施了“探索建立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國際爭端應對機制”課題。通過認真組織,精心安排,采取有效舉措,保證了 項目順利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工作成效

  組建知識產權協同創新共同體,實現以企業為重心的、官產學研用五位互動的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創新機制。

  上海市經信委在市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中心的協助下,充分利用促進中心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管理平臺的資源,會同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上海市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單位及行業組織,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 組建知識產權協同創新共同體,初步形成行業知識產權聯合應對機制。2013年12月,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反復多次的研究和會商,“集成電路制 造工藝及相關產品技術知識產權協同創新共同體”(以下簡稱“共同體”)在滬成立,首批共有6家單位參加。共同體根據國際集成電路產業趨勢,結合上海實際, 通過集成電路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逐步形成專利授權許可(費)運營機制、專利風險防范運營機制、國際專利爭端應對機制、明星專利培育機制,從而實現以企業為 重心的、官產學研用五位互動的上海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創新機制。隨著共同體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預計還將有更多的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企業加入進來,共同體也將 以更加務實和積極的態度推動成員單位之間的合作,形成有效的集成電路知識產權國際爭端機制。

  (二)加強實踐經驗的總結推廣,引導行業知識 產權運用能力共同提升。上海市的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起到了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積極效果。如展訊通信有限 公司結合本企業的特點,制定了專利制度改進策略、專利費用降低策略,并重點制定了專利預警策略,重點關注一些競爭對手的專利戰略研究,以及應對可能的海外 市場拓展風險對策研究。上海高清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注重技術與行業標準化結合,建立了3S策略(3S即Standard、Semiconductor chip、System)。還有企業積極探索創新知識產權交易模式,建立起具有共生機制與進化機制的商業生態系統,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共生與共贏。

  (三) 開展競爭對手專利信息分析,構建國內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咨詢評估體系。為掌握和了解國內外產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勢,結合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需求,課題組 委托上海市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完成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知識產權分析報告》、《集成電路SoC知識產權現狀與策略研究報告》等報告,為政府、行業組織和企 業進一步推進和提升集成電路產業的規模和能級提供了支撐。中國電子報

  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想閱讀更多老杳文章,請訂閱老杳吧微信,資訊內容:手機、集成電路、面板、專利、老杳獨家視點及手機概念股相關業務進展等;微信平臺使用幫助發送“help”。關注辦法:微信關注‘集微網’、‘jiweinet’或掃描以下二維碼:

谷歌手機使用Apple芯片 臺積電1~3月利潤增長21%1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