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已經說過很多次,全球的面板中心正在向中國內地轉移,雖然技術優勢上,中國內地還不能達到國際一流的水平,但是從數量的提升上,仍舊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面板生產中心,之所以中國內地能夠在群雄環視的環境中崛起,主要是由于市場的需求巨大,自產自銷的拉動能力大,再加上出口的不斷上升,從而形成以了良好的環境,使得中國內地的面板市場出現蓬勃發展的現象。
之前也一直有聲音在質疑中國內地面板市場發展的狀況,我們都知道,液晶面板核心科技掌握在德國,日本以及韓國的手中,尤其是高分辨率以及次時代的OLED顯示技術,都是原本的玩家視若珍寶的技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生產線轉向中國內地,中國內地面板生產主要涉及的就是傳統的1080P的多尺寸液晶面板,如今新建起來的生產線,雖然都是高世代線,但是也僅僅是切割的方式在變化,并沒有在技術有太多的創新。
全球的面板中心正在向中國內地轉移
近期這種結構也使得內地的廠商開始盈利,內地著名面板企業京東方財報顯示,2013年其實現營業總收入337.7億元,同比增長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3.5億元,同比增長811%。另一大面板廠商TCL旗下華星光電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155.6億,稅后凈利潤達到22.6億。成為撐起整個TCL集團業績的支柱。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液晶電視的普及在中國還沒有全部完成,加上出口的增量,自然是出現了增長的情況。
面板企業需將眼光放長遠
面板生產是一種高投資,技術密集型,收益長期化的產業,其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的引進,生產線的升級,場地的拓展以及大量的工作人員,缺少資金是無法支撐的,其還呈現收益長期的特點,短期投入不可能賺的盆滿缽滿,必須要積累,才能收到回報,如今京東方和華新光電的收益,也都是幾年布局的最終結果,但是液晶面板的生產也是非常的脆弱的。
京東方為代表的面板企業開始盈利
如今內地液晶面板生產線非常的多,在需求量大的時候,各個生產線自然都是能盈利,當需求減弱時,勢必陷入價格戰的紅海,這樣就會使得高投資的面板生產線快速陷入虧損,甚至成為整個集團的負累,這一點從日本顯示企業的經驗就可以看出,其由于價格成本高,無力和內地以及韓系、臺灣競爭,最終出現大面積的虧損,如今則是開始更改自己的生產策略,這對于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鮮明的案例,面板企業需要將眼光放長遠。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