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韓國出租車司機黃相基(Hwang Sang-ki)的家是一座混凝土平房,他坐在家中的地毯上,手里緊緊握住一個小手袋,從里面拿出一張快相,13個年輕女子的笑臉映入眼簾。她們是三星電子(
「在這兒,」黃相基指著中間的兩個姑娘說。她們在一家半導體工廠的同一條生產線上做同樣的工作,而且還是相鄰的工位。她們的工作是把計算機芯片浸入一桶化學原料中。她們倆都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這是一種病情發展特別快的血癌。其中一個就是黃相基的女兒黃于宓(Hwang Yu-mi)。在韓國,每十萬人中只有三人死于白血病。「她們一起工作,然后又都相繼離世,」黃相基說。
這兩位姑娘、以及幾十個其它三星工人得了白血病及其它罕見癌癥的事情如今在韓國已是家喻戶曉。今年2月和3月,有兩部電影先后在韓國公映。影片描述了黃家等家庭在長達七年的時間里如何與韓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企業抗爭。
2月份上映的影片《又一個承諾》(Another Promise)講述的就是黃相基和他女兒的故事。黃于宓2003年開始在三星的半導體工廠工作,那年她18歲,其后于22歲病逝。
黃相基剃了個平頭、發色斑白,棕色眼睛,笑起來眼角周圍有很深的魚尾紋。在片子里面演繹他這個角色的是47歲的韓國演員樸哲民(Park Chul-min)。他在《又一個承諾》中扮演的人物與一家虛構的、名為真星(Jinsung)的公司進行抗爭。《韓國先驅報》(The Korea Herald)把這部電影稱作是「韓國電影業、同時也是韓國民主事業意義深遠的一大成就。」
3月6日上映的紀錄片《貪欲帝國》(Empire of Shame)則近距離記錄了黃家和其它幾個三星工人家庭的故事。影片把焦點集中在黃相基如何調查披露電子工廠、特別是半導體工廠使用致癌物上。自黃相基開始他的行動以來,維權人士已經在幾家三星工廠發現了58例白血病病例和其它血液相關的癌癥病例。三星拒絕對本文病例置評;它在一份聲明中稱,公司在2011年斥資8800萬美元用于維護和改善與安全相關的基礎設施。
黃相基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從韓國政府保險基金那里給罹患癌癥的工人爭取到賠償金。在黃相基和電影等的推動下,韓國正興起一場討論,關于國家經濟的神奇崛起是以什么為代價。在韓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三星等科技企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許多韓國人也以這些國際知名品牌為傲。這場討論也促使人們重新審視韓國政府過去的一些做法。以前的獨裁政府和國內企業關系密切,為了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給予了企業相當大的權力。今天的經濟繁榮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
在韓國首都首爾以南約32公里的地方,一處圍墻環繞的封閉園區內,器興區半導體工廠就建在里面。工廠建于1984年,是當時韓國領先的半導體生產工廠,那時候芯片收入占到了三星電子總收入的80%左右。能在器興裝配線
許多韓國人對三星滿懷崇敬,部份是因為三星的成功其實也正是這個國家崛起的真實寫照。1961年, 朝鮮戰爭(Korean War)停戰八年后,韓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有92美元,比蘇丹、塞拉利昂和剛果民主共和國都要低。而到了去年,韓國已然成為全球第15大經濟體。韓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有近24 % 來自于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的收入,三星集團下屬有幾十家企業,包括一家生命保險公司,一家重工業公司(它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造船廠),當然還有三星電子。
2003年,黃于宓在韓國東北部港口城市束草(Sokcho)念高中,但她父母供不起她上大學,因此那年器興半導體工廠的校園招聘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符合幾個基本條件:成績好、出勤率高、沒有不良記錄。她還通過了體檢要求。
2003年10月的一個早晨,于宓和她的父母坐上父親的出租車,來到束草的巴士總站。其它被三星錄用的、和于宓同班的女生正登上開往器興區的一輛巴士。器興在束草西面,需要三個小時的車程。老師和家長聚在一起歡送學生,「這是于宓第一次離家,」黃相基說。
在器興廠區,她們被安排住在高層宿舍樓里,四個人一間。高樓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只是在大樓的每一側都用淡紫色的整齊韓文寫著這棟宿舍樓的名稱。在經過幾周培訓后,她們正式上崗了。
據法庭文件顯示,于宓被分配到了3號線工作。每天她從頭到腳都要穿上無塵服、戴上無塵手套,與其說是保護她自己,其實更多的是為了給半導體保持一個無塵的環境。她所在的生產線生產三星「系統」芯片,用來驅動設備工作。于宓的第一個工作是在半導體生產的擴散流程,第二個工作是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做「濕蝕刻」。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