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利場:解讀 Apple 與三星的世紀之戰(zhàn);2.三星:專利案我們贏了 蘋果一分錢也得不到;3.揭秘蘋果三星專利戰(zhàn)內(nèi)幕:后者員工曾口吞證據(jù);4.蘋果再獲牛X專利:OIS超分辨率拍照;5.
更多消息微信關注“jiweinet”,發(fā)送“專利”更多手機資訊關注手機中國聯(lián)盟微信平臺:zengshouji
1.名利場:解讀 Apple 與三星的世紀之戰(zhàn);
導 語:3年來, Apple 公司與 Samsung 電子之間爆發(fā)了一場商業(yè)歷史上規(guī)模空前的沖突,他們的訴訟大戰(zhàn)耗資數(shù)億美元,橫跨四個大洲,打得難解難分。但《名利場》雜志記者庫特?愛琴沃爾德 (Kurt Eichenwald)對 Samsung 的專利侵權(quán)記錄和各種商業(yè)手段進行了深入解讀后,得出一個結(jié)論:雖然 Apple 或許可以贏得一場場的戰(zhàn)斗,但最終還是會輸?shù)粽麍鰬?zhàn)爭。
以下為文章全文:
2010年8月4日,首爾街頭的喧囂一如既往,但一場風暴即將爆發(fā):一群來自 Apple 公司的高管穿過旋轉(zhuǎn)門,進入了一棟44層的玻璃幕墻大樓。很快,他們就將在有史以來最血腥的商戰(zhàn)中打響第一槍。
這次攤牌從那年春天便開始醞釀,彼時, Samsung 剛剛發(fā)布了Galaxy S智能手機,在智能手機市場掀起了新的戰(zhàn)役。 Apple 早早地從海外買到一部,然后把它交給了加州庫比蒂諾總部的iPhone團隊。 Apple 的設計師進行了一番研究后感到無比驚訝。他們認為,Galaxy S是一款徹頭徹尾的剽竊品。無論是螢幕還是圖標,甚至連包裝盒,Galaxy S都與iPhone十分相似。 Samsung 甚至公然抄襲了 Apple 的“橡皮筋”(這是一種視覺特效,當用戶的滾屏操作超出螢幕的底部時,便會看到類似于橡皮筋的反彈效果)和“捏拉縮放”(通過拇指和食指的收縮來調(diào)整螢幕 上的圖片尺寸)專利。類似的抄襲行為,在Galaxy S中隨處可見。
脾氣暴躁的 Apple 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狂怒不已。他的團隊耗費了多年心血才開發(fā)出了這些精美絕倫的功能,可 Apple 的這家韓國供應商現(xiàn)在居然竊取了他們辛辛苦苦設計和開發(fā)出的外形和功能。喬布斯和他的COO蒂姆?庫克(Tim Cook)與 Samsung 總裁李在镕進行了溝通,表達了他們對這兩款手機之間的相似性的擔憂,但卻未能獲得滿意的答復。
在數(shù)周的溝通中,既有客氣的請求,又有焦急的勸 說,但始終無濟于事。因此,喬布斯決定不留情面,放手一搏。于是,便有了首爾的那次會面。 Apple 高管來到 Samsung 電子大廈的一間會議室里,有6位韓國工程師和律師在里面恭候他們的到來。法庭文件顯示, Samsung 副總裁安承浩(Seungho Ahn)是 Samsung 方面的負責人。經(jīng)過一番寒暄后, Apple 知識產(chǎn)權(quán)副總法律顧問奇普?盧頓(Chip Lutton)開始發(fā)言,他打開了一份題為《 Samsung 在智能手機中使用 Apple 專利》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接著,他便指出了這兩款手機之間令他感覺特別憤怒的相似之處。但 Samsung 高管無動于衷。于是,盧頓決定直截了當。
“Galaxy抄襲了iPhone。”他說。
“你什么意思?抄襲?”安承浩回答道。
“沒錯,”盧頓堅定地說,“你們抄襲了iPhone。這種相似程度絕非巧合。”
安承浩絲毫沒有讓步。“你怎么敢這么說?”他厲聲說道,“你怎么敢這么指控我們?”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我們一直在開發(fā)手機。我們有自己的專利, Apple 可能侵犯了其中的一些。”
很顯然,如果 Apple 高管起訴 Samsung 抄襲iPhone, Samsung 也會反訴 Apple 侵犯 Samsung 的專利。戰(zhàn)線就此拉開。隨后的幾年間, Apple 和 Samsung 將以商業(y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在世界各地的法庭上展開廝殺,總花費超過10億美元,而涉及的法律文件更是多達數(shù)百萬頁。與之相伴的還有數(shù)量繁多的裁決、判 決和聽證會。
Apple 或?qū)⒆罱K落敗
但這或許恰恰是 Samsung 所渴望的。根據(jù)多份法律文件和知情人士的說法,無視競爭對手的專利視對這家韓國公司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一旦被對手抓住把柄,他們就會采用與對付 Apple 相同的策略:反訴、拖延、敗訴、拖延、上訴,然后在即將失敗時達成和解。“他們從不認為有什么專利是不能用的,無論這些專利的所有者是誰。”曾經(jīng)為 Samsung 處理官司的專利律師山姆?巴克斯特(Sam Baxter)說,“我曾經(jīng)代理過愛立信的官司,他們對事關生計的問題從不說假話。我也曾代理過 Samsung 的官司,他們對事關生計的問題從不說真話。”
Samsung 高管表示,某些外界人士在批評這種“訴訟-反訴”模式時,歪曲了該公司對待專利問題的真正態(tài)度:由于 Samsung 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者之一,因此通常會發(fā)現(xiàn)其他科技企業(yè)侵犯它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但他們不會通過訴訟來應對這些情況。然而,一旦 Samsung 自己遭遇訴訟,他們便會將反訴作為一種防御戰(zhàn)略。
但 Apple 的訴訟并沒有終結(jié)此事── Apple 訴 Samsung 專利侵權(quán)案于4月1日再度開庭,又有22款 Samsung 產(chǎn)品被控侵權(quán)。雖然雙方都已經(jīng)厭倦了曠日持久的官司,但法庭調(diào)解遲遲未能奏效。最近的一次嘗試發(fā)生在今年2月,但這兩家公司很快都向法院表示,他們無法自 己解決這一糾紛。
無論賠償數(shù)額是多少, Apple 公司或許都將在這場訴訟大戰(zhàn)中落敗。已經(jīng)有兩個陪審團認定 Samsung 抄襲了iPhone的外觀和技術,這也正是加州的一個陪審團在2012年判處 Samsung 賠償 Apple 10億美元的原因。(在法官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計算有誤后,賠償額在2013年末降至8.9億美元。)但隨著訴訟的不斷拖延, Samsung 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 Samsung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到31%, Apple 僅為15.6%)。當然,這并不僅僅得益于對 Apple 的模仿,他們自己的各種創(chuàng)新同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 Samsung 比當初的競爭實力更強了,我認為這一定程度上源于他們與 Apple 之間的訴訟大戰(zhàn)。”一位 Apple 前高管說。
這其實只是 Samsung 模式的一個方面,他們之前已經(jīng)屢試不爽:當有其他公司推出突破性的技術后, Samsung 就會以更低廉的價格發(fā)布同樣的產(chǎn)品。這種戰(zhàn)略的確已經(jīng)奏效,它已經(jīng)幫助 Samsung 集團從默默無聞的韓國企業(yè),變成了不可一世的跨國巨頭。
半路出家的電子巨頭
Samsung 誕生于1938年,其創(chuàng)始人李秉□出生于一個家境殷實的地主家庭。雖然他曾考慮入大學,但卻中途輟學。26歲時,李秉□用繼承來的財產(chǎn)創(chuàng)辦了一家碾米廠, 但不久就失敗了。于是,他又創(chuàng)辦了一家小型外貿(mào)公司,取名 Samsung 。隨后的幾年,李秉□又進軍了釀造業(yè),并從1953年開始相繼新增了制糖、紡織和保險業(yè)務。
從 Samsung 早年的發(fā)展路徑中,絲毫看不出進入消費電子業(yè)務的跡象。但到了1969年,它與三洋合資組建了 Samsung -三洋電子,第二年便開始生產(chǎn)黑白電視機──之所以選擇這種落后的產(chǎn)品,是因為當時的 Samsung 沒有足夠的技術生產(chǎn)彩色電視機。
到1990年代初, Samsung 似乎還是一個市場跟隨著。而 Sony 等日本企業(yè)則在日本經(jīng)濟繁榮的大背景下走上世界科技行業(yè)的前臺。當時的 Samsung 還默默無聞,即便是知道它的人,也只把它的產(chǎn)品視為質(zhì)量低劣、價格低廉的山寨貨。
不過,有幾位 Samsung 高管卻看到了不一樣的道路:通過在某些重要行業(yè)中與競爭對手達成大膽而非法的串謀定價協(xié)議來提升利潤。 Samsung 首先瞄準了CRT技術,這曾經(jīng)是電視和電腦顯示器領域的技術標準。據(jù)美國和歐洲的調(diào)查人員介紹,相關協(xié)議方的組織非常嚴密:這些競爭對手會在世界各地的酒 店和渡假區(qū)內(nèi)召開所謂的“玻璃會議”(Glass Meeting),他們的開會地點包括韓國、中國臺灣、新加坡和日本,以及至少8個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有些會議甚至涉及最高層的管理者,還有一些則只包括低 級運營經(jīng)理。這些高管表面看來往往只是打幾局高爾夫球而已,但在此過程中,他們卻會就漲價和減產(chǎn)問題達成協(xié)議,以便獲取通過自由競爭難以實現(xiàn)的利潤。
這種機制最終在2011和2012年的多起官司
串謀定價被揭穿
CRT串謀定價的成功為其他類似的行為奠定了基礎。到1998年,新興的液晶技術逐漸崛起,對CRT構(gòu)成了挑戰(zhàn)。到了11月, Samsung
的一位管理者與
根據(jù)檢察官的介紹:2001年, Samsung 半導體部門總裁李潤雨(Lee Yoon-woo)向另外一家競爭對手中華映管的高管示好。于是,雙方共同將已經(jīng)被操縱的一種液晶顯示技術價格進一步推高。這一串謀協(xié)議是在所謂的“水晶 會議”上達成的。同樣的,相關企業(yè)的高管也會在酒店和高爾夫球場達成非法的定價協(xié)議。
但到2006年,陰謀終被拆穿。參與串謀的企業(yè)之間流傳 著一個消息:他們這種不法行為的受害者之一(他們用“NYer”來代指該受害者)開始懷疑供應商串謀定價。 Samsung 高管或許很擔心NYer會導致美國政府對其展開刑事調(diào)查,畢竟NYer(它的真實身份是“ Apple 公司”)的實力不容小覷。于是, Samsung 跑到美國司法部告發(fā)了同謀,希望爭取寬大處理。但這并未令 Samsung 減輕太多處罰──該公司仍需向起訴它的美國多州總檢察長,和直接采購其液晶面板的企業(yè)支付數(shù)億美元和解費。
不過, Samsung 之所以決定坦白液晶面板串謀定價一事,并不僅僅是因為 Apple 公司的懷疑。事實上, Samsung 已經(jīng)引起了執(zhí)法部門的注意: Samsung 被之前在另外一起刑事串謀定價案中的同夥揭發(fā)。那個串謀定價團夥成立于1999年,涉及 Samsung 的一項重要業(yè)務,那就是廣泛應用于電腦內(nèi)存中的DRAM存儲芯片。當2005年遭到調(diào)查后, Samsung 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3億美元罰款。該公司的6名高管認罪,并同意在美國監(jiān)獄服刑7至14個月。
Samsung 高管宣稱,在串謀定價丑聞曝光后的幾年間,該公司部署了大量新政策來解決潛在的法律和道德問題。“ Samsung 在解決合規(guī)問題上已經(jīng)取得了重大進步。” Samsung 全球法律與合規(guī)事務執(zhí)行副總裁Jaehwan Chi說,“我們現(xiàn)在擁有強大的企業(yè)合規(guī)調(diào)查組織,擁有專門的律師團隊、一系列明確的政策和流程、遍布全公司的培訓和匯報系統(tǒng)。因此,無論是在美洲、亞洲 還是非洲,我們現(xiàn)在的每一個員工每年都會接受合規(guī)教育。”
世界上最腐敗的公司
不過,在開展這些變化前, Samsung 的不端行為可不僅僅是串謀定價這么簡單。2007年, Samsung 前首席法律顧問金永哲(Kim Yong-chul)告發(fā)了該公司內(nèi)部的大規(guī)模腐敗行為。金永哲早在加盟 Samsung 前就已經(jīng)成為一位明星檢察官,他指控 Samsung 的多名高級管理人員涉嫌受賄、洗錢、竄改證據(jù)、竊取90億美元等罪名。事實上,金永哲甚至在他后來寫的一本書中將 Samsung 稱作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公司之一。
韓國政府隨即展開刑事調(diào)查,起初的重點都放在金永哲的指控上。他們發(fā)現(xiàn), Samsung 高管設立了一個行賄基金,專門用于賄賂政客、法官和檢察官。2008年1月,政府調(diào)查人員突襲了 Samsung 董事長李健熙的住處和辦公室,他隨后也承認逃稅3700萬美元。李健熙最終被判3年緩刑,并支付8900萬美元罰金。一年半以后,韓國總統(tǒng)李明博赦免了李 健熙。
那么行賄指控結(jié)果又如何?韓國檢察官聲稱他們沒有找到任何證據(jù)支撐金永哲的指控──這令這位 Samsung 前總法律顧問感到不可思議,因為他已經(jīng)將他親自幫助 Samsung 行賄的檢察官名單交給了調(diào)查人員。另外,一位韓國議員也聲稱 Samsung 曾經(jīng)給他一個裝滿現(xiàn)金的高爾夫球袋。就連韓國前總統(tǒng)的助手也承認,該公司曾經(jīng)向他贈送5400美元現(xiàn)金,但被他退回。金永哲2010年專門就此出版了一本 書,他表示,這是為了給自己的指控留下一份記錄。但 Samsung 在回應該書時表示,那只不過是一堆“排泄物”。
訴訟與反訴的把戲
還有 Samsung 的反訴戰(zhàn)略。這雖然合法,但卻不雅。在2010年初, Samsung 電子總裁兼CEO崔志成的一封股東信傳來了一條好消息。崔志成表示,該公司在過去12個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盡管面臨激烈的競爭,但 Samsung 仍然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家年銷售額超過860億美元的企業(yè),并實現(xiàn)了94億美元的營業(yè)利潤。
崔志成盛贊 Samsung 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2009年在美國申請的專利數(shù)保住了第二的位置,超過了3611項。這鞏固了我們的基礎,使得我們可以進一步強化新一代的技術。”他說。
但崔志成卻有意忽略了 Samsung 剛剛遭遇的一起重大失敗。那一年,荷蘭海牙的一家法院裁決該公司非法抄襲了日本電子巨頭 Sharp 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侵犯了與該公司的液晶面板技術有關的專利。作為懲罰,該法院責令 Samsung 停止向歐洲出口所有的侵權(quán)產(chǎn)品。就在崔志成發(fā)出喜訊的同時,美國國際貿(mào)易委員會(以下簡稱“ITC”)也開始禁止侵權(quán)的 Samsung 平板顯示產(chǎn)品的進口。 Samsung 最終與 Sharp 達成和解。
還是那套老把戲:一旦被對手發(fā)現(xiàn), Samsung 便會提起反訴,聲稱自己才是涉案專利的所有者,或者起訴原告也使用了自己的專利技術。于是,隨著官司的不斷拖延,該公司便會拿下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最 終,等到自家產(chǎn)品即將遭到封殺時再達成和解。 Sharp 早在2007年就發(fā)起了這一訴訟,而在官司進展過程中, Samsung 的平板顯示器業(yè)務不斷壯大:到2009年末,該公司已經(jīng)拿下全球電視機市場23.6%的份額,而 Sharp 的份額僅剩5.4%。總體來看,這對 Samsung 來說絕不是一個糟糕的結(jié)果。
先鋒也遭遇過同樣的事情。這家日本數(shù)碼娛樂產(chǎn)品制造商擁有多項與等離子電視有關的專利。 Samsung 同樣是在沒有支付任何費用的情況下使用了該公司的技術。2006年,先鋒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部地區(qū)法院起訴 Samsung , Samsung 隨即發(fā)起反訴。雖然 Samsung 的主張在開庭前被法院駁回,但該官司中披露的一份文件卻格外具有殺傷力──一位 Samsung 工程師在備忘錄中明確表示,該公司侵犯了先鋒的專利。陪審團在2008年判決 Samsung 賠償先鋒5900萬美元。但隨著上訴和競爭的發(fā)酵,財務上陷入困境的先鋒在2009年同意與 Samsung 達成和解,但具體數(shù)額不明。可惜,和解為時已晚:2010年,先鋒關閉電視機業(yè)務,裁員1萬人。
即使當其他公司都尊重競爭對手的專利時, Samsung 依然會在長達數(shù)年的時間內(nèi)分文不交地使用同樣的技術。例如,一家名為InterDigital的美國小公司曾經(jīng)開發(fā)了一種技術,并且申請了專利,后來還與 Apple 和LG等巨頭達成了專利授權(quán)協(xié)議。但 Samsung 卻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nèi)拒絕支付任何費用,迫使InterDigital將其告上法庭。2008年,就在ITC即將對 Samsung 銷往美國的多數(shù)暢銷手機下達進口禁令時, Samsung 同意和解,并向這家美國小公司支付了4億美元專利費。
大約就在同一時間,
這是一種聰明的商業(yè)模式。但當 Apple 推出iPhone時,一切都變了。因為 Samsung 還沒有為如此重大、如此迅猛的技術進步做好準備。
絕密iPhone項目
“紫色宿舍”(Purple Dorm)里有一股披薩味。
之所以稱其為“宿舍”,是因為里面的所有員工都會一周7天、全天24小時呆在里面,所以房間里總是散發(fā)著各種快餐的味道。在這棟位于 Apple 庫比蒂諾總部的辦公樓里,正在進行該公司最機密的項目,代號為“紫色項目”(Project Purple)。這個2004年啟動的項目,成為了 Apple 公司歷史上最大的賭注之一:他們在開發(fā)一款具備完整的上網(wǎng)和電郵功能的手機,而且還將配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功能。
多年來, Apple 高管一直在向喬布斯建言,希望他能夠考慮開發(fā)一款手機,但他始終很懷疑這種產(chǎn)品的前景。市面上已經(jīng)有那么多手機,還有那么多經(jīng)驗豐富的公司──摩托羅拉、 Nokia 、 Samsung 、愛立信──所以 Apple 必須開發(fā)出具有革命意義的產(chǎn)品才能真正占據(jù)一席之地。另外, Apple 還要處理與AT&T等運營商的關系──喬布斯不希望其他公司對 Apple 指手畫腳。另外,喬布斯也很懷疑現(xiàn)有的手機芯片和帶寬是否足以為用戶帶來一流的上網(wǎng)體驗,在他看來,這是智能手機成功的關鍵。
當 Apple 開發(fā)出了多點觸摸屏后,歷史就此改寫。這款手機必將掀起一場革命。 Apple 設計主管喬尼?艾維(Jony Ive)已經(jīng)為未來的iPod制作了超前的模型,完全可以用于iPhone的設計。2004年11月,喬布斯同意暫時擱置平板電腦項目,全力開發(fā) iPhone。
喬布斯下令,該項目為最高機密,保密成了頭等大事。 Apple 公司向來以守口如瓶著稱,但這一次,保密級別再加一等。絕不能讓任何競爭對手知道 Apple 將挺進手機市場,否則,他們可能會對自己的手機大幅改版。喬布斯不希望競爭對手有任何變動。于是,他發(fā)布了一系列罕見的命令:“紫色項目”不能從公司外聘 請任何人;公司任何員工不得對外透露手機開發(fā)計劃;設計、工程、測試和所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都必須在戒備森嚴、大門緊鎖的辦公室里進行。喬布斯親自任命的高級副 總裁斯科特?福斯托爾(Scott Forstall)負責領導新手機的軟件開發(fā),但他必須在不透露真正目的的情況下,說服 Apple 員工加入項目。
新團隊搬到了“紫色宿舍”,最初只占了一層樓,但隨著人員越來越多,占據(jù)的空間也迅速擴大。為了進入某些電腦實驗室,團隊成員不得不通過四道上鎖的門,
而且都要使用門禁卡才能順利出入。
設計團隊由15人組成,其中的很多人早在十多年前 就已相識。在群體討論會上,他們會湊在“紫色宿舍”的一張餐桌周圍,一邊設想著各種方案,一邊起草設計圖。只有能夠經(jīng)過所有團隊成員批準的想法才能交給計 算機輔助設計團隊,由他們將草圖數(shù)據(jù)用電腦制作成模型。然后再進行三維建模,最終在將大致樣品放到設計團隊的餐桌上。
據(jù)該團隊工業(yè)設計師克里 斯托弗?斯金格(Christopher Stringer)回憶說,這個流程重復了數(shù)百次,光是一個手機按鈕就嘗試過50次。他們精心地打磨手機的每一處細節(jié),邊緣、邊角、高度、寬度,無一遺 漏。其中一個名為M68的早期模型在背面印有iPod的字樣,為的是隱瞞它的真實身份。
軟件工程同樣很復雜。福斯托爾和他的團隊希望讓用戶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效果:讓用戶隔著觸摸屏上的玻璃操縱后面的內(nèi)容。最后,喬布斯在2007年1月舉行的MacWorld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布了這款 Apple 手機。所有團隊成員都很期待這個偉大的時刻。
Apple 重新發(fā)明手機
在喬布斯的演講開始前一天的夜里,莫斯康展覽中心(Moscone
Center)外早已擠滿了人。當大門打開時,數(shù)以千計的人涌入其中,房間里播放著Gnarls
Barkley、Goldplay和Gorillaz的音樂。上午9:14,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的歌聲響起,喬布斯穿著牛仔褲登上舞臺。 “我們今天要一起創(chuàng)造歷史。”
他在一篇歡呼聲中滿腔熱情地說道。他先是介紹了
整個會場安靜下來,沒有人愿意錯過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一款革命性的產(chǎn)品橫空出世,改變整個世界。”喬布斯說,“現(xiàn)在,我們將推出三款這樣的革命性產(chǎn)品。”第一,是帶觸摸控制的寬屏iPod;第二,是一款手機;第三,是一款革命性的互聯(lián)網(wǎng)通訊設備。
“一部iPod、一部手機、一臺網(wǎng)絡通訊設備。一部iPod、一部手機……”他說,“你們聽明白了嗎?這不是三款獨立的設備──而是一款設備!我們叫它iPhone。”
伴隨著臺下的歡呼,喬布斯背后的螢幕上亮起了一個單詞──“iPhone”。下面寫著一行字:“ Apple 重新發(fā)明手機。”
隨后幾周,全世界的科技媒體都對這款新設備盛贊有加。但傳統(tǒng)手機制造商卻不以為然,他們對 Apple 的挑戰(zhàn)大肆嘲笑。“手機的選擇已經(jīng)很多了,市場十分擁擠,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新手。”時任黑莓聯(lián)席CEO的吉姆?巴爾西利(Jim BAlsillie)說。時任微軟CEO的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更加直接:“iPhone絕對沒有機會拿下可觀的市場份額。絕對沒有機會。”時任微軟高級營銷總監(jiān)的理查德?斯普拉格(Richard Sprague)表示, Apple 永遠實現(xiàn)不了喬布斯的預言──2008年賣出1000萬部iPhone。
起初看來,他們的觀點似乎是對 的。在2008財年的前9個月里,iPhone的銷量還沒有達到喬布斯預期的一半。但隨后,銷量卻像坐上了火箭一般直線上升。在最后一個季度里, Apple 推出了第二代產(chǎn)品,取名iPhone 3G。需求超乎想像,所有存貨立刻被搶購一空。 Apple 在那3個月里賣掉了690萬部iPhone,比之前的9個月還多。到2009年第四財季末,iPhone上市以來的累計銷量已經(jīng)超過3000萬部。 Apple 創(chuàng)造了奇跡,創(chuàng)造了歷史:三年前,它還完全沒有涉足手機市場,但2009年第四季度,它已經(jīng)拿下全球16%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三。與此同時, Samsung 的智能手機銷量卻完全不值一提,那個季度甚至未能躋身全球前五。在市場研究公司IDC的報告中, Samsung 與其他小企業(yè)一起被打包歸入了“其他”一欄。
Samsung 緊急應對
2010年2月10日星期三,上午9:40, Samsung 流動通信部門的28名高管聚集在公司總部第10層的“金色會議室”里,共同評估 Samsung 面臨的危機局勢。該公司的手機正在逐漸失寵,用戶體驗極差。iPhone的實力卻漸漸顯露出來,已經(jīng)不再有手機廠商嘲笑 Apple ,反倒紛紛擔心它會搶奪自己的市場。 Samsung 的手機業(yè)務表現(xiàn)強勁,每年都能推出幾款新機型,但它的智能手機并沒有競爭力,而 Apple 現(xiàn)在卻在這一領域引領了新的方向。根據(jù) Samsung 的內(nèi)部備忘錄對那次會議的總結(jié),該部門的主管發(fā)言稱:“我們的品質(zhì)不佳,或許是因為設計師按照我們的安排設計了太多的機型。”
這位高管表示, Samsung 設計的手機太多了,但如果要為用戶提供一流的設備,這么做沒有太大意義。“提升整體品質(zhì)的途徑就是取消沒有效率的機型,降低總體的機型數(shù)量。”他說,“數(shù)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市場上推出完美程度很高的機型,推出一兩款精品機型……”
“外面有影響力的人看到iPhone后都會說,‘ Samsung 在打瞌睡呢。’”這位高管接著說,“這段時間,我們的所有精力都放在 Nokia 身上……但當我們的用戶體驗與意料之外的競爭對手 Apple iPhone比較時,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Samsung 處在十字路口。“這是一場設計危機。”那位高管說。
整個 Samsung 都聽到了這樣一條命令:我們要盡快推出自己的iPhone,推出既美觀又易用的智能手機。 Samsung 組建了應急團隊,設計師和工程師頂著巨大的壓力工作了三個月。有些員工甚至繁忙到每晚只能兩三個小時。
全面復制iPhone
到3月2日,該公司產(chǎn)品工程團隊已經(jīng)完成了對iPhone的細致分析,與正在開發(fā)的 Samsung 智能手機進行了對比。該團隊向他們的老板遞交了132頁的報告,詳細解釋了 Samsung 落后于iPhone的所有細節(jié)。這份報告總共列舉了126項 Apple 的領先之處。
該報告可謂事無鉅細,例如,iPhone可以通過旋轉(zhuǎn)設備放大計算器界面, Samsung 卻不能。在iPhone上,日歷功能可以將每天的日程安排清晰地羅列出來、手機按鍵圖片上的數(shù)字清晰可見、掛斷電話也很簡單、已經(jīng)打開的網(wǎng)頁數(shù)量能直接顯 示在螢幕上、可以在一個螢幕中建立WiFi連接、新郵件通知一目瞭然,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所有這一切都是 Samsung 手機所缺乏的。
逐漸地,經(jīng)過一番改進后的 Samsung 新款智能手機無論在外觀上還是功能上,都越來越像iPhone。主屏上的圖標也采用圓角設計,尺寸大小相仿,而且也通過類似的反光效果營造出了立體感。這 些手機上的功能圖標幾乎完全復制了iPhone的模式。手機本身也采用了圓角矩形的外觀,用整塊玻璃覆蓋手機正面,Home鍵位于下方──一切的一切都與 iPhone如出一轍。
事實上,有些行業(yè)高管已經(jīng)對這種相似性表達了擔憂。2月15日,一位 Samsung 高級設計師向其他員工轉(zhuǎn)達了他與 Google 高管會面的成果──對方建議他們對部分Galaxy設備作出調(diào)整,因為它們與iPhone和iPad實在是太像了。次日,一位 Samsung 設計師向公司內(nèi)的其他員工發(fā)郵件轉(zhuǎn)達了 Google 的意見。“由于與 Apple 過于相似,需要做出一些明顯的不同之處,先從正面開始。”該郵件說。
當月末, Samsung 已經(jīng)為 Samsung 版的“喬布斯新聞發(fā)布會”做好了準備。3月23日,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里人頭攢動,大家都在等待著 Samsung 高管的主題演講。燈光灑滿舞臺,與會者逐一落座。 Samsung 流動通信部門負責人申宗鈞走上舞臺。他先是闡述了手機用戶期待的全新體驗──在外人看來,這似乎是在討論 Apple iPhone。
“當然,你們現(xiàn)在或許在想,我必須拿出一款新設備向你們展示這些新體驗。”申宗鈞說,“我?guī)砹恕!?/p>
他伸手從自己的外衣口袋里拿出一部手機。“女士們、先生們,我來向大家介紹 Samsung Galaxy S!”申宗鈞手握那款設備,將它展示給臺下歡呼的人群。
雖然上個月已經(jīng)通過郵件要求設計師調(diào)整Galaxy產(chǎn)品的外觀,但最終的成品仍然與iPhone幾乎一模一樣,除了頂上印著“Samsung”的logo。
喬布斯怒火中燒
“我們被剽竊了。”
身為iPhone設計團隊的成員,克里斯托弗?斯金格看到Galaxy S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心想:為了設計iPhone,他們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嘗試了數(shù)百種設計、測試了各種各樣的玻璃、繪制了不計其數(shù)的圖標和按 鈕,可 Samsung 那幫家伙就這么抄走了?
但 Apple 高管當時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沒有太過關注 Samsung 的這款手機。1月27日在舊金山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喬布斯向全世界展示了iPad──他的團隊早在著手設計iPhone前就已經(jīng)在開發(fā)這款產(chǎn)品──而如今,iPad早已暢銷全球。
但就在Galaxy S在海外上市一個月后,喬布斯開始關注起這個來自韓國的“抄襲者”。他想對 Samsung 高管采取強硬態(tài)度,但他的接班人庫克卻提醒他不要太過激進。畢竟, Samsung 是 Apple 最大的供應商之一,為 Apple 提供了處理器、顯示屏和各種組件。與 Samsung 鬧僵可能令 Apple 的產(chǎn)品元件短缺,甚至會對iPhone和iPad造成影響。
但 Samsung 的抗拒態(tài)度卻令8月4日的首爾會議氣氛緊張。此后, Apple 律師盧頓告訴安承浩,他希望 Samsung 對 Apple 的擔憂做出回應。“史蒂夫?喬布斯希望聽到你們的解釋,越快越好。”他說,“請不要跟我們打官腔。”
Apple 團隊返回了庫比蒂諾。 Apple 總法律顧問布魯斯?塞維爾(Bruce Sewell)向喬布斯匯報了情況。但喬布斯在等待 Samsung 答復的過程中卻很沒有耐心。
“他們在哪兒呢?”在等待數(shù)周沒有答復后,喬布斯反復問盧頓,“怎么會這樣?”
專利大戰(zhàn)打響
事情仍然沒有太多進展,于是,雙方再次舉行會談──一次在庫比蒂諾,一次在華盛頓特區(qū),還有一次在首爾。 Apple 律師在華盛頓會議上提出瞭解決方案,他們告訴 Samsung 團隊,喬布斯愿意與之簽訂授權(quán)協(xié)議, Samsung 可以付費使用部分知識產(chǎn)權(quán)。但由于 Apple 不想授權(quán)與iPhone的獨特功能相關的專利,因此 Samsung 必須停止使用這些設計和功能。
談判最終破裂,喬布斯越來越渴望將 Samsung 告上法庭。庫克仍在耐心勸導,他認為,對于如此重要的一項業(yè)務來說,談判比鬧翻要好得多。
到了2011年3月, Samsung 推出了最新一代平板電腦,這一次的螢幕擴大到10英寸。 Apple 高管震驚地發(fā)現(xiàn)這完全是在抄襲iPad 2。但他們并不覺得意外,因為 Samsung 已經(jīng)宣布,將會調(diào)整自家產(chǎn)品來對抗iPad 2。
庫克的謹慎勸告已經(jīng)失去效果。2011年4月15日, Apple 向美國一家聯(lián)邦法院起訴 Samsung 侵犯iPhone和iPad專利。 Samsung 顯然早有準備──它幾天后便在韓國、日本、德國和美國向 Apple 發(fā)起反訴,指控其侵犯與流動通訊技術相關的專利。最終,雙方將各種各樣的訴訟和動議文件提交給了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和荷蘭的法院,以及 美國特拉華的一家聯(lián)邦法院和總部位于華盛頓特區(qū)的ITC。
Samsung 員工吞下證據(jù)
2011年3月的一天, Samsung 反壟斷機構(gòu)的調(diào)查人員驅(qū)車來到 Samsung 位于韓國水源的工廠外,那里距離首爾約25英里(約合40公里)。他們準備展開突擊搜查,尋找該公司與流動運營商對手機串謀定價的證據(jù)。
正當調(diào)查人員剛準備入內(nèi)時,卻被保安攔住了去路。經(jīng)過一番對峙,調(diào)查人員叫來了警察,最終得以進入大樓,但卻比預定計劃推遲了30分鐘。為了瞭解在這30分鐘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調(diào)查人員調(diào)取了內(nèi)部監(jiān)控錄像,螢幕上的情形令他們目瞪口呆。
在得到政府前來調(diào)查的消息后,工廠內(nèi)的員工開始銷毀各種文件,更換電腦設備,竭盡全力隱藏所有可能對 Samsung 不利的材料。
一年后,韓國報紙報導稱,該國政府以阻撓調(diào)查為由對 Samsung 進行處罰。彼時, Apple 的代理律師團隊正在首爾對 Samsung 案取證,他們也瞭解到那次對峙。根據(jù)他們掌握的消息,一名 Samsung 員工甚至在調(diào)查人員獲準進入工廠前吞掉了文件。這對 Apple 的訴訟顯然不是好事。 Apple 律師半開玩笑地說,如果 Samsung 擁有忠誠到愿意吞掉證據(jù)的員工, Apple 怎么可能勝訴?
等到雙
針對謊言和詭計的指控充斥著法庭。 Apple 向法庭提交的一份文件顯示了iPhone和Galaxy S并排放置的效果。 Samsung 隨后展示的圖片則對手機的尺寸進行了縮小處理。當 Apple 公司將其與 Nokia 的授權(quán)協(xié)議提交給法庭后, Samsung 卻在自己與 Nokia 的談判中使用了這些信息──這顯然犯了大忌。
沒有贏家的戰(zhàn)爭
庭審中甚至出現(xiàn)過很多可笑的事情。 Apple 起訴 Samsung 侵權(quán)的一項專利只有一句話,并附帶了一張圓角矩形圖──并沒有具體的設備,只是一個圓角矩形,也就是iPad采用的外觀設計。但隨后,荒誕的一幕出現(xiàn)了, 當高蘭惠法官舉著iPad和Galaxy Tab 10.1問 Samsung 律師,他能否區(qū)分出哪個是哪個時, Samsung 律師卻顯得手足無措。
“法官大人,這個距離看不出來。” Samsung 代理律師凱瑟琳?沙利文(Kathleen Sullivan)說,她當時大約站在10英尺(約合3米)開外。
在這場蔓延全球的訴訟大戰(zhàn)中,沒人敢說自己大獲全勝。韓國法院裁定 Apple 侵犯了 Samsung 的兩項專利,同時裁決 Samsung 侵犯了 Apple 的一項專利。東京法院駁回了 Apple 的專利訴訟,并要求其支付 Samsung 的訴訟費。德國法院下令禁售Galaxy Tab 10.1,原因是它與iPad 2的外觀太過相似。英國法院做出了對 Samsung 有利的判決,認為其平板電腦“不如iPad酷”,不太可能令消費者產(chǎn)生混淆。美國加州的一個陪審團認定 Samsung 侵犯 Apple 的iPhone和iPad專利,判處 Samsung 賠償10億美元──由于陪審團計算有誤,法官后來下調(diào)了賠償額。而在賠償額的爭論中, Samsung 律師表示,他們對 Samsung 采用了 Apple 的“部分知識產(chǎn)權(quán)元素”沒有異議。
一位接近 Apple 的人士表示,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財力上,這場無休止的斗爭已經(jīng)令 Apple 心力憔悴。
與此同時,與以往侵犯其他公司的專利一樣, Samsung 在整個訴訟過程中不斷開發(fā)更新、更好的手機,甚至連一些曾經(jīng)效力于 Apple 的人都認為, Samsung 已經(jīng)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不再是山寨廠商。
盡管喬布斯生前力主訴訟,但如果他還在世,看到這場訴訟大戰(zhàn)留下的一片焦土后,或許會幡然醒悟,遵循自己曾經(jīng)向莘莘學子提出的建議:“我每天早晨都會對 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會愿意做我今天要做的事情嗎?’”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的那次著名的演講中說,“如果我連續(xù)多日 的回答都是‘不’,那就是時候改變了。”
Apple 與 Samsung 的訴訟戰(zhàn)火已經(jīng)燃燒了1000多天,希望不久后的某一天,當他們的高管醒來后對著鏡子自省時,也能幡然醒悟。(書聿)新浪科技
2.三星:專利案我們贏了 蘋果一分錢也得不到;
騰訊科技訊 5月9日消息,三星和蘋果在美國的專利訴訟戰(zhàn)第二回合上周五落下帷幕,兩家公司互有勝負。
八人組成的陪審團裁定,三星產(chǎn)品侵犯了蘋果兩項專利,應賠償1.196億美元,這一賠償額度還不到此前蘋果要求的22億美元的零頭。陪審團還認定蘋果侵犯了三星的一項專利,并責令支付15.84萬美元的賠償金。這金額也遠遠低于三星此前要求的620萬美元。
對此,心直口快的三星代理律師約翰?奎恩(John Quinn)在接受美國科技資訊網(wǎng)站CNET采訪時表示,三星也許敗訴了,但仍是勝利者,因為蘋果不會通過審判得到一分錢。
奎恩還預測,蘋果可能就此在專利訴訟戰(zhàn)上收手,因為該公司通過這種辦法無力扭轉(zhuǎn)市場對于Android智能手機的需求。
奎恩說:“到目前這個階段,我認為蘋果仍未放棄搞垮Android的希望。剛結(jié)束的官司是他們最后一根稻草,他們必須意識到通過起訴對手無法延緩Android的發(fā)展。”
奎
恩是Quinn Emanuel Urquhart &
Sullivan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該公司的客戶包括三星、谷歌(微博)以及其他Android手機制造商。去年11月,該公司代表三星參與了首輪蘋果
三星專利侵權(quán)案的重審工作。此外,他們還代表
奎恩說:“蘋果花了那么多錢打官司,卻沒有什么成效。我肯定,蘋果正在尋找臺階退場。我相當肯定,蘋果智能手機針對Android發(fā)起的戰(zhàn)爭沒有多大出路。”
蘋果對此報道拒絕置評。該公司外部的代理法律顧問則未對置評請求進行回應。
另外,此次互有侵權(quán)的判決也不如以往清晰。一些法律專家表示,這可以算是得上是三星的勝利。一是判給蘋果的賠償金遠低于預期;二是三星并未侵犯全部五項專利,而蘋果還被判侵犯三星一項專利,這種局面是之前從未有過的。
奎恩說:“我們將其視為勝利。蘋果針對Android發(fā)起了數(shù)年的圣戰(zhàn),但一個子也沒有撈到。”
這次三星同樣不打算認賠,其計劃通過上訴抹去這1.196億美元的賠償金。此外,三星還計劃就首輪判決的結(jié)果再進行上訴。奎恩認為,通過上訴,即使不能免除全部賠償金,但也能大幅降低賠償金額。在上輪與蘋果的交手中,三星被判賠償9.3億美元。
與此同時,奎恩期望仍在進行的專利侵權(quán)大戰(zhàn)能在不久的將來結(jié)束。而經(jīng)手這一系列案件的美國聯(lián)邦地方法院法官高蘭惠(Lucy Koh)也希望兩家公司能通過庭外和解的方式解決爭端。
在 庭審過程中,蘋果已故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郵件顯示,蘋果要向Android發(fā)起“圣戰(zhàn)”。 奎恩則表示:“與圣戰(zhàn)分子達成和解非常困難。即使這樣,我覺得蘋果現(xiàn)在的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也不得不意識到這是一場沒有結(jié)果的爭斗,我想大家都已經(jīng)厭倦了。在 某些時候,理智往往會占據(jù)上風。”(李路)
3.揭秘蘋果三星專利戰(zhàn)內(nèi)幕:后者員工曾口吞證據(jù);
【TechWeb報導】5月6日消息,美國著名雜志《名利場》日前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披露了三星與蘋果之間曠日持久的專利戰(zhàn)爭過程,文章披露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為了消滅抄襲iPhone的證據(jù),三星員工有一次不得不口吞紙質(zhì)材料。
以下是文章摘要:
2010年春天,三星推出了Galaxy S全新智能手機。蘋果從海外拿到了三星這款手機,隨研究的深入,設計師越來越堅信這款手機抄襲了iPhone。
喬布斯和時任蘋果COO的蒂姆·庫克(Tim Cook),曾在7月份與三星總裁李在镕(Jay Y. Lee)溝通,表達了他們對兩款手機極其相似的擔憂,但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經(jīng)過幾周的微笑外交和不耐煩的催促之后,喬布斯決定攤牌。
2010年8月4日,在熙熙攘攘的首爾市中心,幾位蘋果公司高管推開一座44層藍色玻璃大廈的旋轉(zhuǎn)門,準備打響公司歷史上最血腥的專利戰(zhàn)爭。
蘋果高管進入了三星電子大樓的一個會議室,受到數(shù)位韓國工程師和律師的歡迎。三星方面由副總裁安勝浩(Seungho Ahn)博士負責接待。雙方寒暄之后,時任蘋果負責智慧財產(chǎn)權(quán)的法務副總奇普·盧頓(Chip Lutton)啟動了一個PPT幻燈片。
“Galaxy抄襲了iPhone。”盧頓。
“你什么意思,抄襲?”安勝浩回答。
“就像我所的,”盧頓堅持,“你們抄襲了iPhone。兩款手機的相似之處遠遠超過了巧合的可能性。”
安勝浩對此予以否認。“你怎么能這么,”他憤怒地,“你怎么能這樣指責?”他停頓了一下,然后:“我們一直在開發(fā)手機,我們有自己的專利,而蘋果才有可能侵權(quán)了一些專利。”
三星的立場已經(jīng)非常明確。如果蘋果高管執(zhí)意要對三星發(fā)起剽竊iPhone的訴訟,那么三星就會發(fā)起反訴訟。雙方的戰(zhàn)線已經(jīng)劃出來。在隨后的幾個月到幾年時間里,蘋果和三星以商業(yè)領域史無前例的規(guī)模發(fā)生沖突。
雙 方最近一次專利訴訟的辯論發(fā)生在今年4月1日加州圣何塞的美國地方法院法庭上,當時蘋果指控三星22款品抄襲蘋果。盡管雙方都已厭倦法律訴訟,但法庭要求 的和解談判并未奏效。雙方的最近一次談判發(fā)生在今年2月份,但不久后雙方就決定對簿公堂,聲稱靠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爭端。
無論訴訟的賠償結(jié)果如何,蘋果都成為法律爭端的輸家。兩個陪審團認為,三星確實抄襲了iPhone的外觀和技術(這也是2012年加州陪審團決定三星應賠償蘋果逾10億美元的原因,后來法官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有誤,因此在2013年年底將賠償金額減少到8.9億美元)。
“三星比剛開始的時候處于更有利的競爭位置,我認為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們與蘋果進行的專利訴訟大戰(zhàn)。”一位前蘋果高管曾。
只是三星劇本里的又一頁而已,他們過去曾多次使用這種策略:另一家公司推出突破性技術后,就會以較低的價格,推出幾乎相同的品。這種策略效果顯著,幫助三星從無到有,發(fā)展成一家規(guī)模巨大的國際公司。
專利訴訟薩姆·巴克斯特(Sam Baxter)表示:“三星從不認為哪項專利不能使用,無論專利所有者是誰。我曾經(jīng)代理過瑞典電信公司愛立信,如果他們靠這些專利生存,他們從不撒謊,我也曾代理過三星,如果他們依靠這些專利生存,他們從不真話。”
2011年和2012年,三星因為與競爭對手合謀操縱電視機使用的陰極射線管價格,在美國被款3200萬美元,在韓國被款2150萬美元,在歐盟被款1.97億美元。
三星在
三星還曾被控合謀操縱計算機所使用的DRAM(動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價格,三星不得不繳納3億美元的款。埃切瓦爾德在文中寫道:“六位高管認罪,并同意在美國監(jiān)獄里服刑7到14個月。”
埃切瓦爾德在文中指出,三星前法律事務高管金勇哲(Kim Yong-chul)曾指責公司“參與行賄、洗錢、損毀證據(jù)、偷竊多達90億美元等犯罪行為”,雖然進行過調(diào)查,但沒有任何結(jié)果。
埃切瓦爾德還舉了多個三星抄襲競爭對手技術的例子。競爭對手起訴三星之后,三星發(fā)起反訴訟,直到自己的品被禁,就在這時,三星與對手和解。
這些內(nèi)容描述了一幅有損于三星聲譽的面,但文章里最令人驚訝的其中是下面這個故事:
2011年3月的一天,幾輛載韓國反壟斷調(diào)查人員的汽車停在位于首爾南部25英里的水原的三星大樓外。他們要對這座大樓進行搜查,尋找三星與無線運營商合謀操縱手機價格的證據(jù)。
調(diào)查人員進入大樓之前,保安上前阻攔,拒他們跨過大門。雙方對峙期間,調(diào)查人員叫來了警察,并在拖延30分鐘后進入了大樓。他們想知道自己被攔在外面期間,這座三星工廠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情況,因此沒收了內(nèi)部的安全攝像頭。調(diào)查人員看到的內(nèi)容幾乎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得知調(diào)查人員已到大樓外之后,三星工廠的員工們開始毀滅檔案,關掉電腦,并用其他電腦代替了剛剛使用的電腦,或許是因為那里面有足夠破壞性的材料。
一年之后,韓國媒體報導稱政府以阻礙調(diào)查為由,對三星施以款。當時,代表蘋果的一個法律團隊正在韓國首爾收集三星一案的證據(jù),他們也從報紙上看到了這些報導。他們聽,當時一位三星員工甚至在調(diào)查人員進入之前吞掉了一些檔案。
4.蘋果再獲牛X專利:OIS超分辨率拍照;
美國專利與商標局(USPTO)今天剛剛公布的一份專利文件顯示,蘋果會在未來將iPhone的拍照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通過光學防抖(OIS)技術捕 獲多張照片并進行拼合,得到所謂的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高質(zhì)量照片。
蘋果設備從來不一味追求高參數(shù),但實際表現(xiàn)水平卻總是一流的,攝像頭拍照就是其一,至今仍是800萬像素,下一代可能還是,而內(nèi)在技術一直在不斷提高。
簡單地說,蘋果這項技術使用OIS系統(tǒng),以極快的速度連拍一批照片,每一張角度都略微不同,然后將它們送入一個
其實,OPPO Find 7就有類似的技術,1300萬像素攝像頭能夠排出5000萬像素的所謂超清照片,也是多張連拍后拼合,但沒有使用OIS。
根據(jù)專利描述,這樣的一套系統(tǒng)包括攝像頭、OIS定位調(diào)節(jié)器、定位傳感器、慣性傳感器、OIS處理器、超分辨率引擎等組件,并由SoC處理器整體負責控制,在不同組件之間傳遞數(shù)據(jù)。
而用戶在相機應用中可以看到一個超分辨率模式開關選項,打開它就行了。
這項專利在2012年及提出申請了,但何時會出現(xiàn)在實際產(chǎn)品上還不得而知。iPhone 7?
OIS光學防抖超分辨率拍照
系統(tǒng)組成
界面選項
驅(qū)動之家
5.Samsung 獲語音助理設計專利:和Siri幾乎一樣;
美 國專利商標局日前批準了 Samsung 電子提交的一份設計專利申請。根據(jù) Samsung 的描述,這一項設計專利主要涉及到的是流動平臺所使用的虛擬語音助理。只不過,當我們把 Samsung 新獲得的這一項設計專利圖與 Apple 的相比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它和Siri的設計圖幾乎一模一樣。
Apple 在2012年11月在美國獲得了Siri的設計專利,同年該公司還在中國等其它地區(qū)獲得了同樣的設計專利。只不過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這一次美國專利商標局 賦予 Samsung 的設計專利居然和 Apple 所獲的沒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光從設計圖上看,兩者只有圓圈的數(shù)量區(qū)別,其中心Logo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Apple 和 Samsung 近年來一直在為專利糾紛在全球各地展開著各種法庭斗爭,兩家公司近日剛剛在美國地區(qū)完成了一次庭審,美國法官宣布 Samsung 侵犯 Apple 旗下技術專利“罪名成立”,并判定 Samsung 向 Apple 賠償1.2億美元。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看到 Apple 和 Samsung 為了語音助理的Logo設計而進行新一輪的法庭戰(zhàn)。新浪科技
6.微軟專利文件泄露智能手表的相關細節(jié)
除了最主要的時間功能顯示功能以外,該款手表可能將支持心率感應及計步功能,計算消耗的卡路里也不在話下。此外該款手表還將擁有一個底座以實現(xiàn)同步數(shù)據(jù),充電等功能。
一 款好的智能手表應該先做好一塊表的職責。如今泄露的微軟智能手表概念早在2011年就被MOTO所提出,而當MOTO已經(jīng)開始思考如何回歸手表本源的時 候,微軟如果還要簡單停留在“給一款計步器加上時鐘功能”“天天充電天天開心”的層面上,可能消費者并不會買賬。我們希望在正式產(chǎn)品公布之前(如果真的要 發(fā)布的話),微軟能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當然現(xiàn)在未聞聲響的iWatch可能將會將目標瞄準醫(yī)療行業(yè),可能提供更個人化、更專業(yè)的健康指南,這可能是與現(xiàn) 在主打運動完全不同的一條道路。WPD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