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空間解決方案供應商雷格斯(Regus)的一項調查顯示,臺灣區受訪者認為,最有助工作創新的辦公環境要件是「能與高階管理者溝通」(41%)。
公司培育內部創業,不僅能留住優秀人才,也為企業注入成長動能;如國內知名餐飲集團,選擇以鼓勵店長創業展店、員工入股方式,穩坐餐飲界龍頭地位。科技大廠也鼓勵人才內部創業,讓公司集團日益壯碩。
隨著知名企業Google 、Dell等對于內部創業的重視,雷格斯做了一項來自98個國家,逾1.9萬位高階經理的問卷調查,該問卷讓受試者評斷,哪些職場因素是他們認為最有助于培育內部創業的創新動能。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平均認為「彈性的辦公時間地點」(48%)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提供進修課程(42%)和讓不同背景的員工共事(36%)。
以下表格顯示此次調查的臺灣地區結果:
哪些職場因素最有助于創新動能?
相較于大多數的地區如美國、中國、南韓、香港、新加坡,認為「彈性辦公」最能鼓勵員工創造力,臺灣僅將其列為第三誘因,反而最重視和主管、老板之間的溝通,以及開放式的辦公座位,沒有個人小房間的設計,較容易隨時團體腦力激蕩。日本則最重視在職進修(47%)和與不同背景的人共事(47%)。英國也認為與不同背景的人組成的工作團隊(49%),最容易激發創造力。
其他一些主要發現包括:有63%的臺灣受訪者認為企業家精神在其所屬行業于過去5年內有所提升;有14%的臺灣受訪者認為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女性人數正在增加;相較于全球平均值有54%的受訪者認為IT產業具有最大成立新企業的潛力,臺灣僅有27%。反而是旅游、零售、商業顧問服務業(均達31%),為臺人心目中創業潛力最大的前三項產業。
雷格斯臺灣區總經理許?豪表示:「有鑒于中小企業占全球經濟90%,其雇用的員工也達五分之三,顯而易見為何需要推動和培育創業人才。而各企業也理解到創業能帶來強勁的創新動能,因此希望能在其公司內部推動創業。那要如何鼓勵內部員工創業呢?彈性辦公不限時間地點工作的特性,不僅能滿足員工對于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的需求,它也能讓不同背景甚至不同公司的員工,有機會共事與接觸,藉此大大擴展他們的視野與經驗。其彈性及多元的環境特性,能讓員工跳脫以往的思維,進而尋求創新。」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