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4K技術異常火爆,這對于被認為是繼液晶顯示(LCD)之后的下一代核心顯示面板技術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來說,前景似乎有些不妙。
日前,日本電子巨頭松下電器公司決定撤出OLED業務,原因是生產成本過高,難以盈利。此前,三星也宣布,因為成本過高,暫緩OLED電視計劃,只進行內部研發,目前三星在新品發布中對OLED已經絕口不提。而日本索尼早已宣布中止OLED業務。
但與日本松下、索尼及韓國三星不同,韓國另一家企業LG則加速在中國布局OLED,甚至為其取好了中文名字“OLED有機電視。”
遙想當年等離子電視發展道路,也是因為參與者日漸減少,最后完敗液晶電視。曾上馬等離子生產線的長虹,如今也在資本運作,希望甩掉這個沉重的包袱。對于LG的激進布局,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其意欲超過對手三星的一盤賭局。不過要想成為最后的贏家,LG還需要應對技術、市場等多重挑戰。
聯盟策略先行
從2014年4月公布OLED電視在中國的上市策略之后,LG在中國市場的推廣一直在加速。除了推出OLED全系列產品外,還與創維、長虹、康佳等中國家電企業達成共識,與后者一起搭建OLED產業聯盟,多方共同合作加速OLED在中國市場的普及。
近期,LG位于廣州的面板工廠LG Display首次面對外界開放。據LG Display全球推廣總裁崔東元透露,LG Display的第一條OLED電視面板生產線已經投產,每月產能是8000片玻璃基板;第二條生產線正在建設,計劃今年下半年投產,每月產能26000片玻璃基板。預計到2014年年底,LG Display將具備每月 34000片玻璃基板的OLED電視面板產能。“每片OLED玻璃基板,可以切割6塊55英寸OLED電視屏。”這意味著LGD若產能全開,每月能提供近 20萬片55英寸OLED電視用面板。
據了解, LG Display自主研發的OLED面板除了大部分供給LG外,部分產品也已經供創維、康佳、長虹等國內彩電廠商使用。后者OLED電視面板均來自LG Display。
“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LG試圖通過與國內彩電企業建立聯盟的方式做大中國的OLED電視市場。”一名家電行業人士介紹,2014年“五·一”過后,創維、長虹、康佳的OLED電視產品相繼上市,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面板生產商LG Display。
來自專業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 Search的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約為16790萬片,較上季度的18232萬片略有下降。LG Display以出貨量市占率25.0%、銷售額市占率24.8%的成績居于榜首,連續18個季度領跑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
“盡管目前OLED電視售價仍然很高,但隨著越來越多廠商的加入,預計其價格會有所下滑,市場普及度也會更高。”上述家電行業人士表示。根據Display Search的預測,2014年OLED電視市場銷量將達到6萬臺,到2017年則有望超過150萬臺。
導致OLED電視價格目前居高不下的原因是OLED面板較低的良品率。作為衡量面板生產線成熟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2013年面板行業OLED面板的良品率還不足20%,但據崔東元透露,目前LG Display生產的OLED面板良品率已經超過60%。
盡管該數據一度受到業內的質疑,但LG在國內推廣OLED電視的力度并沒有因此卻步。
4K技術更受青睞
與LG Display風風火火加碼OLED技術不同,索尼、松下緊跟三星腳步暫緩OLED電視投資,轉向4K技術。Display Search預估,超高清市場份額將在2015年達到13%,2017年達到25%。同期,OLED的市場份額將達到0.3%和1.3%。這種預估使得廠商們堅定了押寶4K技術的決心。
去年三星率先推出了55英寸OLED電視。“我們一直觀察市場的反應。我們所獲得的教訓是:到去年為止,消費者對OLED電視的反饋是價格太貴了。所以OLED的全高清也好,超高清也好,把價格降低到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水平這才是最重要的。”三星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目前的OLED電視來看,通過大量生產來普及給大眾,其實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以后要降低價格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