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消息,據市場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稱,盡管中國國內的智能手機廠商每個季度仍然能夠售出1000萬部智能手機,但是它們的產品出貨量從5月中旬開始疲軟,上游供應鏈廠商也發現它們同期的訂單開始減少了。
在那些手機廠商中,與國內電信運營商關系比較差的廠商發現它們的3G智能手機的存貨正在迅速增加,因為運營商們減少或取消了它們為3G智能手機提供的補貼,轉而為4G手機提供補貼。
廠商們在第一季度末和第二季度初的時候發布的新產品推動智能手機供應鏈的銷售收入在4月份創出了新高,這一趨勢至少延續到了5月初。然而,這些設備只能利用價格參與競爭,它們之間的區別并不明顯,只能支持3G,這就大幅縮減了它們的生命周期。
4G服務目前還存在著成本太高、通訊質量無法令人滿意以及入門級4G智能手機太少等問題。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國內消費者不愿升級到4G服務。另外,由于運營商們已經從5月份開始不再為入門級和中端3G智能手機提供補貼,并將從下個月起為4G智能手機提供補貼,因此很多消費者將購買新手機的計劃推遲到了下半年。
Digitimes Research相信,廠商們最終會在第三季度消化掉3G智能手機的存貨,售價在千元以內(約合161美元)的4G智能手機將從7月份開始亮相。然而,由于4G智能手機未能象原先預期得那樣在上半年成為熱銷產品,因此今年國內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不太可能超過4億部。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