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夏普騙了!
“苦戀”夏普的鴻海董事長郭臺銘6月18日在接受日本《東洋經濟周刊》采訪時這樣吐槽。
這距離雙方簽訂“婚約”兩年、“婚約”失效已一年。此時“叫板”,郭臺銘顯然還是對夏普念念不忘。他放言,如果夏普同意鴻海按市價入股,“明天就可以出資”。
然而,與兩年前不同,夏普已經渡過了成立百年以來最大的難關,去年業績扭虧為盈,與其戰略合作的下游客戶進一步增加。盡管鴻海曾經“英雄救美”、幫夏普渡過最大難關,但是夏普對鴻海的依賴已經減弱。
對郭臺銘在媒體上的“放炮”,夏普官方的態度是“不予置評”。錯過入股夏普最佳時間窗口的鴻海,還有機會再續“鴻夏戀”嗎?
夏普百年危機 鴻海英雄救美
兩年前,追求了夏普一年的郭臺銘,曾有入主夏普的良機。郭臺銘回憶說,2012年3月21日,他到日本與夏普高層談入股,在對方的要求下,短短1周后的27日便簽訂資本合作協議。
當年,夏普陷入危機。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夏普凈虧損約2900億日元(約38億美元),出現自1912年成立以來最嚴重的年度虧損。
夏普前執行董事、大中華區CEO菅野信行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日本企業有“六重苦”,包括日元升值、很重的法人稅率、自由貿易協定簽約推遲、勞工解雇限制、環境保護限制、電力不足。這使夏普在適應商業環境、對市場反應速度上存在不足,“夏普單打獨斗模式已經到了極限,今后在價值鏈上尋求合作變得更加重要!
2012年3月27日,“液晶之父”日本夏普與全球最大代工企業臺灣鴻海簽訂合作協議,轟動一時。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一是鴻海以660億日元,入股夏普十代線(堺工廠)37.6%(與夏普股權相當),掌握十代線一半產能;二是鴻海斥資669億日元,以每股550日元,認購夏普增發股份,一旦完成鴻海將持有夏普9.9%的股權,有望成為夏普的大股東。
十代線的合作,推進順利。新股權架構下的堺工廠2012年7月1日運營,開始接受鴻海的訂單。郭臺銘為消化十代線的產能,在北美推出999美元的60英寸電視,并向創維、海爾等中國彩電廠積極推銷。有了鴻海龐大的“出海口”,夏普十代線的開工率迅速由一季度的30%,提升到年底的90%,實現當季扭虧。
鴻海欲插手經營 夏普引入三星
不過,鴻海入股夏普,卻一波三折。郭臺銘抱怨說,2012年4月夏普股價暴跌,鴻海不愿以每股550日元的高價入股,且簽完協議不久,交往最久達1年的町田退居顧問一職、片山改當會長、奧田隆司升任社長,人事大風吹,鴻海盼重新議價。
關鍵在8月3日的東京會,郭臺銘與已經退居幕后的町田、片山見面。郭臺銘回憶說,對方告知“我們代表公司來談”,同意鴻海以股票市值取得9.9%股權!翱墒钱敃r的社長奧田完全推翻,堅持每股550日元!
事實上,夏普公布2012財年業績后,股價一度跌破200日元/股。截至2012年6月23日,鴻海及旗下公司投資夏普的“賬面損失”已達64億新臺幣。臺灣有關部門以投資效率不高為由,予以反對。
不過,當時郭臺銘仍充滿信心:這只是賬面損失,夏普價值并沒有受到影響,雙方合作是雙贏,“我用生命擔保一定會成功”。同時,他要求,夏普降低入股價,或讓他進入董事會。
郭臺銘曾嘗過“四兩撥千斤”的甜頭。2009年金融危機,他旗下的面板廠群創與奇美合并。2012年奇美巨虧,郭臺銘借債權人施壓,以12%的股權,逼迫持股17%的奇美實業讓出奇美的經營權。后來,奇美更名為群創。2012年6月,郭臺銘獲得新群創的經營權。
奇美前車之鑒!肮_銘越急、越強勢,夏普越怕!币晃挥^察人士說,“郭臺銘4月之后飛了9趟日本,都是非常深度的主導,而且隨著夏普的股價跌得越多,他主導得越強勢,這把夏普嚇到了!
2012年6月26日,夏普的股東大會上,夏普社長奧田隆司扮起“黑臉”。他公開宣布,拒絕鴻海提高持股比率及增派董事的要求。
仍處于資金緊張狀況的夏普,啟動了“備胎”。2012年12月,高通注資1.2億美元,參股夏普約5%;2013年3月6日,三星宣布以104億日元參股夏普約3%。
郭臺銘曾想“聯日抗韓”,無奈讓三星一招“化敵為友”給破解了。事隔一年,他仍氣憤地說,日本人覺得他不誠實,但“不誠實的是夏普”,“是我被騙了”。
郭臺銘還指出:“三星和美國高通后來是在夏普股價最低點時出資的,為何只要求我以最高價投資,這合理嗎?”町田2011年6月1日到香港地區找他時提出“聯手對抗三星”,這樣的話打動了他,才讓他決定投資,沒想到夏普居然舍棄他而選擇了三星。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