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
受下游
產能過剩 坐穩寡頭
2014年初,眾多投資機構開始圍觀LED產業,各LED企業也樂意接受機構的高密度調研。在重新獲得資本市場“寵愛”的LED行業,還頭頂著“國家戰略新興行業”的光環,這給相關公司帶來了更為實在的好處。在眾多利好中,除去各種名目繁多的稅費減免、政策獎勵外,各地政府為爭搶LED項目更推出了巨額的補貼政策,這被業內認為是LED企業產能擴張的一個主要推動力。
據了解,自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率先出臺政策,對不同的MOCVD設備,分別實行800萬元、1000萬元的補貼標準。隨后,廈門、佛山及蕪湖等地也紛紛仿效。三安光電、德潤豪達、國星光電等國內公司在政策“激勵”下,大肆采購MOCVD設備。
就三安光電而言,今年擬與廈門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投資協議》,在該開發區投資建設LED外延、芯片的研發與制造產業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100億元。廈門火炬開發區同意給予三安光電項目公司單臺設備以2英寸54片補助金額500萬元為基數進行折算,補助上限為200臺。
CSA Research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芯片環節產值達到105億元,增幅31.5%,但隨著2010-2011年所投資的MOCVD產能繼續釋放而使產量增幅達到61%,遠大于產值增幅。截至2013年12月底,國內的MOCVD總數達到1090臺左右,較2012年增加約110臺。2014年,我國LED行業將延續2013年上升勢頭,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對此,晶元光電市場行銷中心協理林依達認為,中國LED芯片企業面臨投資過剩考驗,因為無論是大陸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凡是在華人市場里面都會出現“一窩蜂”投資現象。目前呈現的狀況確實是上游芯片出現產能過剩。
目前LED芯片廠商如果都在做同樣的產品,企業的產品水平、整體性價比如果不能提高到拔尖的地位上,大概幾年以后就可以見真章。因為當企業產品性價比不能與其他企業區隔,幾年之后要么停產,要么被收購。
CSA Research調研表明,目前我國LED芯片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總體約在70%左右,而三安光電、士蘭明芯、乾照光電等幾大龍頭企業產能利用率已達到90%以上。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