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市場行情 >

觸控行業真實寫照:前景廣闊現實尷尬

編輯:admin 2014-09-24 12:14:18 瀏覽:707  來源:中華液晶網

  從2013年開始,大屏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帶來的觸控面板行業紅利就已經步入下行通道,包括新材料、新工藝、新世代線、新產能引起的行業聚合效應和價格革命,已經超過傳統市場的容納力,并將在未來數年內顯著影響整個顯示行業的產業格局。

  數據顯示觸控面板行業質變已經開始

  2013年是觸控行業轉變的關鍵一年。這一年,液晶面板廠,以IN-CELL或者ON-CELL制程大幅導入觸控面板產品,直接帶來,筆記本觸控面板2-3成的壓價。價格的變化,導致2013年觸控面板行業銷量和銷售額雙高的局面扭轉,行業利潤嚴重下壓。部分小型觸控面板企業紛紛轉停產。這一年觸控面板廠牧東宣布出售蘇州子公司股權,等于是賣掉觸控設備和相關業務,成為觸控行業“退出”第一單。

  但是,2013年還只是觸控面板價格戰的序曲。臺灣自由時報的消息,NB觸控需求不如預期,OGS(單片式觸控面板解決方案)觸控面板價格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以來腰斬之后,2014年下半年仍將續跌2成,每寸報價跌破2美元。

  另據消息稱,9月份NB大廠向零組件廠發出RFQ詢價單,開始為明年新機采購做準備。大尺寸觸控面板平均每寸報價下探到1.5~1.7美元,相比目前每寸1.9~2美元的均價,降價幅度高達15%~20%。

  受制于價格戰,觸控產業企業營收紛紛波動。以傳統觸控面板全球第一重鎮臺灣為例,2014年第二季臺灣觸控面板產值約為597億元新臺幣,相較于2014第一季的488億,成長了為22%;但2013第二季的668億產值相比較,則衰退了11%。以半年為基準做分析,2014上半年臺灣觸控面板產值為1,085億,相較2013下半年的1,273億,衰退了15%;相較2013上半年的1,429億,衰退了24%。

  觸控面板行業量增價跌的局面,已經讓人們意識到,觸控行業已經不是比“誰的產品更好”的競爭,而是比“誰能最有力的控制成本”的競爭。尤其是隨著液晶面板業對觸控產品整合力度的加強,“成本”競爭將是該行的唯一主角。

  新材料應用帶來產業新空間

  ITO(氧化銦錫)材料作為觸控面板產品導電玻璃的主要選擇已經有30年歷史。但是,目前,ITO的霸主地位已經不保。

  驅動觸控行業選擇新型材料的動力是近兩年來“柔性”顯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ITO材料相對比較脆弱,用在柔性顯示上壽命比較低,不能滿足未來柔性顯示,尤其是穿戴設備的觸控顯示需求。同時,新型的替代材料也能降低觸控面板的制造成本。

  目前廣受關注的新興替代材料包括Silver Nanowires(納米銀線)、Metal Mesh(金屬網格)、PEDOT/Conductive Polymers(導電聚合物)、Graphene(石墨烯)、Carbon Nanotubes(納米碳管)、ITO inks(ITO油墨)等。其中,納米銀線和金屬網格已經進入實用化階段,將是短期內ITO材料的最有利替代者。長期看,行業則看好石墨烯的廣泛應用。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