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IDC發布研究報告稱,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276億部,較去年同期的2.617億部增長25.2%,其中三星和蘋果位居前兩位,緊隨其后的是小米、聯想和LG。而在今年上半年,第三名還是華為,LG和聯想分列第四、第五。
楊元慶對聯想很有信心,他稱下一個財年在全球能夠實現1億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銷量。這一目標和小米的“明年全球一億臺”的目標吻合。與此同時,華為今年的銷售目標是8000萬臺,明年的目標尚未公布,但沖擊億臺并非不可能。
事實上,在4G窗口被打開后,國產手機排位爭奪戰就已經開始,IDC中國負責手機市場跟蹤報告的高級分析師閆占孟認為,國產手機在4G窗口發布產品明顯更加積極,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未來將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這或許意味著,三家中國企業之間的這場全球“搶三”爭奪戰,將會趨于白熱化。
小米:“三個小米”的三個問題
無論是從過去2年的增速,還是手機用戶活躍程度,做了三年手機的小米已開始成為全球手機頂尖戰團中的最有力挑戰者。
有消息說,眼下它正進行新一輪融資,據稱估值有望超過400億美元。如果以此計算,小米科技將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這家推出手機三年多的創業公司確實增長兇猛。2014年上半年,小米含稅銷售額約為3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9%。以年出貨量6000萬臺計算,小米預期2014年全年營收有望達到80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MIUI是小米公司與國內手機廠商競爭的殺手锏。小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16日,小米通過銷售大量的手機,形成了一個7000萬規模的MIUI用戶群。如在同樣的虧損時,假設是小米和其他廠商都需要虧50元能夠獲取一個手機用戶,但是很快小米將從MIUI的增值服務中將這筆成本賺回來,而它的競爭對手目前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據了解,進入今年下半年,MIUI已經月流水超過1億元,其中按照下載量看,大部分是皮膚、壁紙類,而金額上主要來自于付費游戲收入。
熟悉小米內部事務的知情人士解讀,未來的小米可以理解成:小米手機(含小米平板)、小米電視(含小米盒子)和小米路由器三大硬件核心產品線是“第一個小米”,MIUI及其所構建的移動互聯網內容和服務生態相當于“第二個小米”,而小米計劃花50億美元投資的智能硬件100家公司將成為“第三個小米”。而建立在小米手機、MIUI生態之上的、手機之外小米生態的全新格局,或也是支撐小米400億美元估值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雷軍在投資領域頻繁“出擊”。從小米與順為基金領投積木盒子進軍互聯網金融、雷軍控股的北京瓦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華策影視以及小米2500萬美元入股iHealth進軍移動醫療,再到金星投資與順米投資凱立德。“雷軍系”已經隱隱成為BAT之外第四大勢力存在。同時,小米也成為“雷軍系”投資公司群業務的交合點。如金山為小米提供安全、云存儲等服務,YY則為其提供多人語音聊天功能,迅雷為小米提供云加速技術等等。
不過,激烈的競爭下,坐在全球第三位置的小米也并不很輕松。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