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由于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在大眾市場普及還要很多年,因此三星電子和LG電子都轉向量子點技術。這種新技術是將由微小發光晶體組成的薄膜與普通液晶電視(LCD)結合在一起,制造流程相對直接,可以更廉價的成本提高畫質。
價格低可幫助該技術迅速流行,一位行業分析師估計,55英寸量子點TV比當前LCD電視便宜30-35%,比OLED電視便宜80%。LG最近推出了65英寸的超高清OLED電視,在韓國的售價為1200萬韓元(約合1.135萬美元)。這種技術唯一的挑戰是,供應商數量少,只有量子材料和Nanoco等幾家,很難保證足夠的量子點材料。
Nanoco上月表示,合作伙伴陶氏化學在韓國建造的工廠將在2015年上半年投產量子點材料。分析師認為,產量只夠本地客戶使用。周三全球第二大電視制造商LG稱,除OLED電視外還計劃生產量子點電視。分析師認為,這等于承認OLED需要更多時間降低成本。
LG首席財務官Jung Do-hyun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實行量子點和OLED的雙軌戰略。”他稱,OLED從根本上說是更好的產品。三星副總裁Simon Sung周四對分析師稱,量子點是該公司考慮的技術之一。他表示:“進入主流市場,技術是否符合市場條件是關鍵考慮因素,我們將積極回應這種機會。”
當前,日本的索尼公司是銷售量子點電視唯一的大公司。上月中國TCL多媒體技術控股有限公司也在柏林IFA科技博覽會上展示了量子點電視。LG和旗下LG顯示器公司是最大的OLED電視制造商,而三星今年還未發布OLED型號。分析師稱,缺少三星支持可能限制OLED發展前景并使價格居高不下。
CIMB分析師Lee Do-hoon表示:“理論上OLED應該比LCD更便宜,因為OLED不需要背光,但目前該產品的規模和產量都低。LG需要過渡性產品,他們似乎在說要看市場條件,并用量子點技術應對。”在量子點方面三星可能比LG更積極,因為LG要冒危及OLED業務的風險。
Lee Do-hoon稱:“如果LG關注量子點,基本上等于說OLED很難在近期成為主流。”Researcher DisplaySearch預計,明年量子點電視將出貨195萬臺,占市場總量的0.8%,到2020年可增長到2550萬臺。IHS Technology預計,2019年OLED電視出貨量可從2015年的60萬臺增長到780萬臺。
一些分析師認為,廉價LCD電視的出現可能抑制量子點電視的成功。HMC Investment分析師格雷格·盧(Greg Roh)表示:“LCD依然是主流,因此我不知道量子點電視有多重要,我認為這沒有其他意義,只是加強了LCD產品系列。”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