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的豐沛勞動力和龐大市場所吸引,南韓企業近年來群起西進,對中國投資額幾乎快超越東亞鄰國日本。
韓戰后,美國始終是南韓的最大貿易夥伴,包括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等如今傲視全球的大企業,都透過美韓貿易成長茁壯。但中國近十年來經濟突飛猛進,吸引南韓制造商到中國設立工廠,利用當地成本較低廉的勞動力組裝產品。
南韓國內人口結構變化也是當地企業選擇西進的原因之一。南韓人口老化正在侵蝕經濟,經濟學家預估該國經濟今年僅成長約3.5%,遠低于過去數十年經濟飛速成長時期的水準。
南韓如今已躍居對中國的投資大戶,投資金額幾乎超越經濟規模比自己大上許多的日本。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南韓企業今年1至9月在中國投資32億美元設廠,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分之一。
隨著南韓制造商將生產中心轉移至中國,就近攻略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中韓雙邊貿易開始急速成長。南韓對中國出口在去年占整體出口額5,600億美元的比例達四分之一。去年對美國出口比率僅11%,低于1980年代的逾40%。南韓多家汽車和電子大廠目前旗下產品有過半數產自海外,其中很大比例是在中國工廠組裝。現代汽車計劃未來數月內在中國設立第四座配裝廠。
南韓企業在中國也遭遇阻力,主打低價產品的中國制造商就令南韓公司主管頭痛。例如,中國低價手機商小米近年來持續侵吞三星電子的智慧手機市占率。
但迫于母國缺乏商機,南韓企業仍堅守“錢”進中國的策略。樂金顯示器最近剛在中國設立大尺寸電視面板廠,是該公司首座海外大尺寸面板生產設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