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是中國彩電行業的“冷年”。去年中國彩電市場總銷量為4461萬臺,同比下降6.6%;銷售額1462億元,同比下降14.5%。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咨詢本周發布的2014年度彩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彩電行業經歷了近30年來首次銷售量和銷售額雙雙下跌。而根據預測,今年國內彩電市場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仍將繼續呈現下跌態勢,預計彩電國內零售量和零售額比去年還要分別下降1.1%和6.2%。那么一直是國內家電銷售中“當家品種”的彩電為什么突然賣不動了呢?
賣場里顧客數量不如銷售員
對此,眾多彩電廠家感受頗深。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稱:“中國彩電業‘最后的晚餐’已經過去,未來就要勒緊褲帶過日子了。”他描述,中國家電行業之前持續了多年的補貼政策在2013年5月底徹底終結,也正是從那之后,市場就開始異常冷清了。“當初我判斷補貼政策退出最多影響一個季度的銷售,但沒想到影響了一年多還見不到曙光。” 楊東文坦言自己當初低估了補貼政策退出對市場的影響力度。
家電補貼政策的“后遺癥”
市場研究機構奧維咨詢發布的報告也顯示出政策補貼是導致當前彩電銷售疲弱的最主要因素。奧維咨詢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表示,據測算,之前累計五年的家電補貼政策刺激使得國內彩電市場需求提前透支約1200萬臺,“這種影響至少未來三年才能消化”。對此彩電企業人士表示認同,長虹多媒體中國營銷公司總經理白志強表示,“中國彩電行業進入的這場寒冬至少要三至五年!”
房地產轉冷直接影響家電銷售
平板、智能手機沖擊電視
國內調查機構艾瑞咨詢的一份數據顯示,中國電視觀看人群的年齡結構正開始“老齡化”,主流人群已在40歲以上,年輕人看電視越來越少。其調查稱,早在2012年北京地區電視機的開機率已跌至30%,而這一數據在2009年還能達到70%。其實,年輕人不再需要電視機并非只是在中國出現的問題,尼爾森發布的針對美國人的調查也顯示,雖然看電視仍是美國人首選的消遣方式,但18至34歲的美國年輕人每天收看電視的時長均短于平均水平,而且“年齡越小看得越少”。報告稱“這些年輕人更傾向于在電腦、Pad、手機等其他終端收看節目”。
“目前的事實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熱衷于平板或者智能手機等設備而覺得電視機可有可無。”前述彩電廠家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的市場調查發現,如今很多年輕人的小家里,客廳和臥室都不給電視機留位置的情形已并不少見。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