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合會第七次例會昨天在臺北落幕,兩岸產業惡性競爭為我方關切議題。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連錦漳表示,業界反映中國大陸廠商“邊抄(技術)邊挖(人才)”,向大陸提出關切,陸方允諾“回去會處理”。
連錦漳接受提問時指出,近來又發生類似事件,此次經合會我方特地嚴正向陸方提出,尋求解決方法。他口中的案例,是指陸企砸錢,挖走趨勢科技數十人,引發各界嘩然。
我人才遭陸廠惡性挖角,“災情”慘重的產業,從關鍵的半導體、面板到游戲產業,都亮起警訊。甚至中國最大LED(發光二極體)廠、晶電法人股東之一的三安光電違反投資協議,挖角我晶電高階人員和技術專利。
惡性挖角議題,屢成兩岸產業合作阻礙,從雙邊部長會議到次長級磋商,連錦漳說,我持續向陸方表達關切,“各種可能管道都不放過”;陸方回應,中國大陸產業內的企業動輒百萬家,將優先“規勸”國營企業“多收斂一點”,“大廠聽進去,小廠就不會跟進了”。
據經濟部向產業界征詢,相關惡性挖角事件發生頻率,已較以往少,業者反應也不如以往強烈。
至于兩岸產業合作,現行的兩岸產業搭橋,成效屢遭產業界吐槽,更頻遭立法院預算中心點名,連錦漳說,產業搭橋是民間對民間,不同于經合會下的正式產業合作小組,但若搭橋成熟后,可進一步成立新小組,深化合作,電子商務、醫療就是一例。
產業界人士不諱言,兩岸搭橋多年,迄今未提出可行的產業合作策略模式,不論從搭橋會議、兩岸產業合作論壇、兩岸智庫交流會議、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會議等,成效有限,多僅是促成兩岸采購交易或意見交換,尚未看到可行的合作策略模式,或有效處理兩岸間重復投資及惡性競爭問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