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亞洲經濟》的最新報道,韓國研究小組通過兩級置換,形成新型結構的方法制造出全新的LED顯示屏,元件驅動穩定,而且發光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這標志著又向高亮度、低電耗的顯示屏照明系統邁進了一步。
顯示屏產業與半導體產業并稱為韓國兩大產業,作為傳達影像的主要媒介,顯示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低電耗、輕量化、高畫質及柔韌性等性能指標也是其發展的大勢所趨,因此研究小組主要針對新一代顯示屏和量子點發光元件的材料進行研究。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的黃道京(音譯)博士光電材料研究團隊,以及未來綜合技術研究中心崔元局(音譯)博士研究小組采用高分子物質PEIE和氧化鋅(ZnO)的納米粒子產生“注入層”和“輸送層”的雙重層結構,元件的穩定性和發光效率都得到了最大化的提高,由此開發出量子點LED顯示屏。
高分子物質PEIE價格低廉,而且是一種環保材料,如果與金屬或電導性有機物質接觸,可以降低各物質的功函數,從而發揮表面改質材料的作用。氧化銦錫 (ITO)的功函數較高,為4.8eV,因此主要作為陽極材料使用,在涂上PEIE(表面改質劑)之后,功函數降為3.08eV,從而變為陰極使用,這種變換的結構使得元件的穩定性得以提高。
在形成注入層和輸送層之后,高分子物質PEIE只發揮注入層的作用,并阻斷了外部注入的空穴,那么輸送電子的輸送層就會失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小組在PEIE表面涂上了氧化鋅納米粒子,充當了電子輸送層的作用,通過這一設計理念,最終成功開發出量子點LED顯示屏,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已刊登于國際學術雜志《Scientific Reports》3月10日的網絡版。
黃博士評價說:“PEIE和氧化鋅等原材料的價格并不高,而且在地球上儲量豐富,來源穩定,電極轉換結構的元件非常穩定,不僅延長了顯示屏的使用壽命,還可以用于太陽能電池的光傳感器;量子點LED顯示屏目前還處在試制階段,與現有顯示屏相比,色彩純度和畫質都有了顯著提高,預計在未來的5~10年間有望取代 OLED顯示屏,最終實現批量化商業生產。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