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市值未上市的科技公司,小米的每個舉動都引人注目。近日,配備48英寸三星原裝UHD 4K液晶屏、僅9.9毫米薄金屬機身的小米電視2S發布,并計劃在下周正式上市。其2999元的零售價格刷新了國內4K智能電視的新低。
小米聯合合伙人王川近日表示,小米電視2S硬件不賺錢。這無疑顯露互聯網電視行業當下普遍面臨的問題——為和傳統電視廠商拉開價格差距、盡快搶占用戶,其定價處于微利甚至不賺錢的區間。不過,有人質疑,這種“賠本賺吆喝”的模式是真的嗎?
不惜代價——互聯網電視搶占客廳
自去年以來,小米、樂視、愛奇藝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斥巨資介入互聯網電視行業。2014年,中國彩電行業出現首次銷量下滑,而互聯網智能電視的銷量卻同比創新高,格外搶眼。
日前,樂視推出售價為6999元的60英寸智能電視,而39英寸的普及型產品僅售1999元,價格遠低于傳統電視廠商推出的同類產品。本月初,暴風科技宣布攜手海爾集團旗下公司日日順、奧飛動漫、三諾數碼影音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暴風TV。暴風科技CEO馮鑫透露,暴風科技將通過現有暴風PC端、移動端共5000萬的日活躍用戶與新品牌暴風TV進行捆綁。日日順則拿出三、四級線下渠道及全國幾萬個服務網點進行配送。奧飛動漫將拿出差異化內容,包括動畫、影視、游戲來提升電視機用戶黏性。暴風以TV形式進入家庭娛樂,為虛擬現實產品暴風魔鏡打通渠道;更能通過與日日順的戰略合作,為暴風魔鏡提供體驗、銷售與配送渠道。
上周,小米出招,推出定為“年輕人的第一臺電視”——小米電視2S。它采用9.9毫米全金屬機身,搭載全球頂級4K智能電視芯片MStar6A928四核1.4GHz處理器,配備48英寸三星原裝UHD4K液晶屏,擁有4K無損畫質,售價僅為2999元。小米方面表示,小米2S采取成本銷售模式,硬件產品并不賺錢。為的是顛覆目前國內商業效率過低的現狀,以及用直銷的方式擠壓中間環節商的加價空間。為了回應外界對小米一貫饑餓營銷的質疑,小米2S電視此次將于7月28日在小米網開放購買。
審視巨頭們在互聯網電視領域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背后,其操作手法相似——和傳統彩電企業主要依靠硬件收費模式不同,互聯網電視主要采取“硬件免費或微利,主要依靠內容和服務收費”策略,通過“低價”賣點迅速打開市場,贏得占領客廳的寶貴時機。
巨頭逐鹿——千億級家庭電視蛋糕
互聯網巨頭們競相進入電視領域,真的如外人看來那般“賠本賺吆喝”嗎?其實算筆賬就清楚了。
據《中國互聯網電視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聯網電視終端銷售量為2397萬臺,市場滲透率為51.1%;預計到2015年平板電視中將有近八成的電視機具有聯網功能。智能電視已經成為客廳經濟的核心。圍繞電視,家庭成員有著大量的娛樂及其他活動,并且這些活動具有很高的附加值。而電視作為客廳的互聯網入口,掌握著大屏流量的分配。互聯網電視行業顯然已成兵家必爭之地。在互聯網企業的“倒逼”之下,傳統彩電企業也開始轉變經營模式,向互聯網模式轉型。目前,創維、海信、TCL、長虹等多個傳統電視廠商已向互聯網轉型,而眾多互聯網企業又想進入電視市場。
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以中國4億家庭計算,如果用戶每年交300元收視費,這個市場每年的市場規模就是1200億元;按照電視3000元/臺計算,這個市場規模是1.2萬億。5年一換,折算下來每年2400億元。兩者加起來,是3000億/年的市場規模。這個龐大的體量相當惹人眼紅。互聯網企業即便在電視硬件上不賺錢,其在電視內容、廣告等方面的收益也相當可觀。因此其通過低價作為掘金電視行業的敲門磚,也就不難理解了。
原因剖析——蘋果為何放棄智能電視
與國內互聯網巨頭扎堆做電視迥異的是,蘋果近日意外放棄籌備了十年的智能電視計劃,讓人感嘆。有業內人士指出,電視行業技術儲備不足,也許是蘋果暫別智能電視的重要原因。
舉例來說,分辨智能電視是否優秀的最重要標準在于顯示屏的優劣。別看蘋果在供應鏈上呼風喚雨,讓所有供應商都圍著它轉,但在大尺寸顯示屏上卻沒有絲毫優勢。別的不說,單就蘋果旗下最大屏硬件產品——iMac一體機就不斷爆出“灰斑”問題,讓消費者望而卻步。智能電視顯示屏動輒在50英寸以上,基本上被三星、LG、索尼等廠商壟斷,它們手中最主要的武器就是大尺寸顯示屏,憑著多年的技術積累和龐大的生產線,它們不開口,蘋果不可能在智能電視市場有所作為,恐怕這也是蘋果要考慮的方面之一。
蘋果放棄了研發智能電視。對于國內互聯網巨頭們來說,面臨的問題與蘋果也相差不大,即在智能電視的技術儲備上,傳統電視廠商具有較大的優勢。互聯網巨頭們的優勢在于營銷渠道的強大、高效。與傳統電視產品相比,智能電視的技術門檻更高一些。以顯示技術來說,智能電視要對網絡流媒體的畫面進行優化,比傳統電視多了一項,這意味著智能電視的畫面優化技術更高。加之畫質需要對液晶屏技術和液晶模組技術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在這方面沒有技術積累的互聯網巨頭們需要花費更大的努力。
此外,對于盈利模式,互聯網電視的模式大致是:廣告+內容收費。從用戶層面來看,相較于國外市場,我國用戶的付費習慣還有待培養。互聯網企業還將受限于政策、內容、渠道、上游供應鏈等因素制約,如何扭轉行業競爭過早陷入價格戰,形成健康的產業鏈,將是擺在小米、樂視、暴風等巨頭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