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國產手機尋求新突破 新技術、新模式開掘新市場

編輯:hewei 2015-08-10 14:06:32 瀏覽:622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整個7月,各地幾乎排滿了各家廠商的新品發布會,其中聲音最響亮的當屬國產手機。

  國產手機們的“底氣”顯得理所當然。來自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國產智能手機出貨1.26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41%,從份額看,小米、華為分列第一、第二,蘋果排名第三,VIVO則取代了三星排名第四。

  但形勢并非一片大好。一方面,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開始進入“平臺期”。來自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規模縮水4%,6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中國90%的智能手機普及率甚至超過了美國和歐洲市場。另一方面,隨著運營商對終端廠商的補貼越來越少,手機廠商們也面臨著銷售渠道的進一步變化。

  更大的壓力則來自“賠本賺吆喝”的恐慌。根據工信部《2014年手機行業發展回顧及展望》顯示,2014年手機行業平均利潤率為3.2%,低于電子制造業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坦言,長期以來,瞄準中低端,強調性價比是國產手機的主要戰略,但低價帶來的低利潤將制約手機廠商的長遠發展。以創新尋求“加速度”成為國產手機廠商的新選擇。

  新技術:瞄準重度用戶

  移動互聯網有句名言:站在風口,豬都會飛。但在通信專家、飛象網總裁項立剛看來,對于國產智能手機廠商來說,這個風口已經過去了。“技術積累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創新的力度決定了它們未來能走多遠。”

  技術創新體現在哪里?項立剛告訴記者,芯片速度、電池續航能力和存儲空間的拓展是技術創新的基本方向。比如華為通過應用自主研發的麒麟芯片,實現了定價的自主權;OPPO的閃充技術,充電5分鐘可用2小時,1.5小時就能為手機充滿電。但僅僅是這些基本方向,對消費者來說,并不足以構成差異化的“賣點”。在這個夏天,包括“全網通”和“指紋識別”等一系列技術開始成為中低端手機的“突破口”。

  拿指紋識別來說,它曾經是包括蘋果、三星、HTC等品牌“定義”自己高端手機的重要“標簽”,可以讓用戶實現快速解鎖、快捷支付等功能。但在今年7月,國產手機廠商“你方唱罷我登場”,先是國產手機小辣椒宣布將推出售價699元的指紋手機,奇酷表示自己899元的大神NOTE3才是“全球首款千元指紋手機”,隨后,中興發布999元的指紋手機威武3,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宣稱“一加2”為“全球最快指紋識別智能手機”。

  在全網通方面,小米發布了小米Note的全網通版本。樂視移動公司總裁稱,將在8月推出支持移動、聯通、電信的樂視超級手機全網通版本,而售價保持原價,已售的樂Max和樂1 Pro均可通過軟件升級到全網通。聯想旗下互聯網手機品牌ZUK也從一開始就支持全網通,CEO常勝說,“全網通成本會提高10美元,但對于用戶來說,就可以不用為更換運營商發愁,哪家資費便宜換哪家”。

  手機廠商們的技術創新為何如此集中?從根本上來講,這些創新都是為了提升移動互聯網重度用戶的體驗。指紋識別,最大的用途在于便捷的移動支付,這顯然和國內移動互聯網包括打車、餐飲等一系列O2O服務風生水起直接相關。全網通則方便了用戶更換運營商。

  不過,消費者是否買賬,還是未知數。項立剛表示,曾被國產廠商青睞的雙攝像頭拍攝和裸眼3D,如今都因為市場反映不佳而銷聲匿跡,“創新看起來很美,但是否有效,還得靠市場說話”。

  新模式:謀求增值盈利點

  石家莊的電腦工程師許昱告訴記者,他是個忠實的“米粉”。“我家有兩部小米手機、兩個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甚至小米自拍桿、體重秤和無線門鈴。因為小米手機之間發短信不要錢,智能家居產品總有個匹配問題,你買一個牌子的,關聯起來就比較方便。”

  在千千萬萬個許昱身上,“小米模式”奏效了。對于小米來說,其實就是通過眾多智能硬件來構建一個優勢生態,通過模式創新來建立黏性,一方面在智能家居上提前布局,一方面通過設備的彼此相通來提升銷量,進一步降低成本獲取利潤。

  和小米相比,另一家炙手可熱的互聯網手機新品牌樂視,則是通過“搭售內容”來建立自己的生態鏈。6月初,樂視宣布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4G聯通定制合約機,購買者可以獲得每月6G的免費4G流量,用以定向觀看樂視的視頻內容。樂視移動公司總裁馮幸表示:“與運營商合作,正是因為樂視的內容和應用,對無線流量有巨大的需求。”

  除了小米和樂視這樣言必稱“生態”的互聯網手機廠商外,模式創新還體現在銷售渠道的變化上。7月27日起,大神NOTE3在天貓首發,和以往不同的是,天貓整合了淘寶眾籌、農村淘寶、“行走校園”等阿里生態圈資源為大神定制了創新的營銷模式。

  市場研究機構IDC中國研究總監王吉平表示,過去,中國智能手機的客戶忠誠度并不高,想要獲得新的競爭力,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要在整體運營模式上有所突破,“拴住”用戶的心。而在通信行業資深分析師曾韜看來,從未來的營銷模式創新來看,手機企業還應投入更多精力針對特定用戶的細分市場,在市場整體增速下降的情況下,尋找“藍海”突破。

  新市場:建立海外競爭力

  國產手機廠商的野心勃勃,讓印度市場一片硝煙彌漫。金立宣稱去年在印度市場出貨量超過400萬部,VIVO在印度每個邦找到了不同的一級代理商,一加則與亞馬遜印度達成了獨家合作協議。在生產方面,華為已獲得“準許在印度開展手持設備制造業務”的生產批準,小米也明確表示將在印度制造手機,它們都在和包括三星與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在內的海外對手短兵相接。

  國內廠商對印度市場的熱情來自于新興市場國家的海量潛在用戶。來自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高達84%,而功能機仍占據手機整體市場71%的份額,與三四年前國內市場相似的格局讓手機廠商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印度正是國內手機廠商開拓新市場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在巴西、東南亞等移動互聯網快速拓展的國家和地區,同樣不難找到國產手機廠商的身影。7月下旬,小米與互聯網專車企業Uber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合作推出了“小米NOTE即時配送”,顧客下單后,最快幾分鐘就可以由附近的Uber專車送貨上門,這一營銷活動在社交網絡上迅速成為話題。

  另一些廠商則將目光投向了歐美成熟市場。劉作虎告訴記者:“一加60%至70%的銷量來自海外,除了印度外,我們的另一個主要市場是歐美。2015年,一加手機的銷售目標是至少賣300萬部。”他透露,一加將在10個城市開設線下體驗店,其中國內只有北京的一家,海外則有印度兩家、歐洲四家、美國兩家和印尼一家。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