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TCL多媒體遭遇挫折 8.5代液晶線面臨資金考驗

編輯:hattie 2010-09-14 08:47:03 瀏覽:1501  來源:IT時代周刊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家電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薄。8月27日,TCL多媒體今年上半年的財報發布,在全球經濟趨于復蘇的背景下,TCL多媒體業務不盈反虧,令人大跌眼鏡,而多媒體業務之前是TCL唯一拿得出手的一項業務。

    傳統CRT電視積壓嚴重,利潤微薄,而平板電視則需進口昂貴的面板,中國企業要發展平板電視,必須打破面板不能自主供應的瓶頸。TCL自建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讓國人看到了希望,但資金緊缺的問題已經顯露出來。以TCL現有的盈利能力,根本無法支撐8.5代線245億元的巨額資金需求。

    而迫于資金壓力,TCL等家電企業紛紛轉向房地產行業,尋求資金補給。但一旦被套牢,家電行業的處境將更為艱難。另外,家電企業投身其他行業,挪用主業擴張急需的大筆資金,事實上是分散了企業做大、做強主業的精力和決心。

    苦澀的日子

    家電廠商的日子普遍不好過,這一行業競爭空前激烈,利潤越來越低,以致不少廠商不斷地開發新產品,尋找新的贏利點。靠小家電起步的美的,近來幾乎成了一家全能型的家電企業,什么產品流行就上什么項目。

    7月14日,家電廠商TCL集團公布2010年中期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盈利1.5億至1.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891萬元增長52%至62%。TCL通訊延續了一年來的持續增長勢頭,1至5月份,手機及配件銷量達1130萬部,同比增長180%。其中,海外市場表現尤為突出,銷量同比增長兩倍多。

    在多媒體業務方面,TCL也有了大動作,為配合公司長期戰略發展,增強自有品牌影響力,逐步在北美及歐洲市場引入TCL品牌,公司進行了相應的業務調整。1至5月,TCL液晶電視銷量達289.4萬臺,同比增長25.2%,其中歐洲與新興市場銷量同比分別顯著增長171.3%、356.5%。

    不過,表面的風光,難掩TCL的整體困局。過去表現最好的多媒體業務,最近也遭遇了麻煩,今年中期業績出現虧損。據TCL離職員工透露,去年底,多媒體中國業務中心為完成集團任務指標,向渠道壓貨,導致今年一月份公司出貨幾乎為零。而TCL通訊雖然1~5月手機出貨量表現優異,但利潤卻同比下降了14.3%。

    多媒體業務一度是TCL唯一拿得出手的業務,但現在這項業務出現了問題,對TCL是一次不小的打擊。2003年之前,TCL在中國做了幾年彩電行業的老大,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讓TCL過了一把全球彩電老大的癮。

    然而,好景不長,這次考慮不周全的收購,壓垮了TCL。2004年,整個TCL集團陷入巨大困境。時至今日,TCL彩電已經從老大位置退至第二軍團。

    “雖然TCL的彩電自比于兄弟產業如、空調、冰箱、洗衣機還算不錯,但是和海信、創維等本土品牌相比,其彩電優勢蕩然無存。其他產業如TCL手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國際市場轉為代工,國內市場退出前十。”家電觀察家劉步塵認為。

    盡管如此,對TCL而言,電視仍是它的希望所在。液晶電視或許就是TCL一個難得的機會,據中怡康100城市周度零售監測報告顯示,從4月26日至5月2日,國內共銷售LED液晶電視71756臺,環比增長了340.2%,同比增長了5832.1%,LED的銷售額,已經占液晶電視銷售總額的22.6%。而去年同期這一份額不足2%。

    “TCL發家于彩電,在我看來,未來制約TCL進一步發展的因素,還是彩電。可以這么說,彩電的問題解決不好,TCL沒有未來。”劉步塵指出,TCL收購湯姆遜包袱仍在,雖然關門大吉,但問題并未解決。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湯姆遜這些海外工廠將越來越不值錢,并最終成為一堆廢銅爛鐵。

    液晶面板很缺錢

    2003年,TCL收購彩電巨頭湯姆遜,一時坐上了全球第一大彩電巨頭的寶座。而到了今天,由于核心技術缺失,其在彩電業界的地位每況愈下,并受到了國內同行海信、創維的強烈沖擊。

    出于危機意識,李東生去年作出上馬8.5代線的決定,是國內獨立投資規模最大、技術最為先進的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項目,今年8月,TCL基于LED基礎上的液晶全產業鏈徹底貫通,這將是中國彩電企業中第一個實現完整產業鏈條的家電龍頭。

    TCL已經在人才儲備方面走在了前列,華星光電(TCL8.5代線項目公司)已經組建了一支數十人的研發團隊,技術人員來自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以及在外資和臺資面板企業中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專家。在平板電視市場競爭進入關鍵時期,一些電視廠商只是以合作方式進入上游產業鏈,而TCL選擇了自建液晶面板生產線,體現了其強化產業鏈縱向延伸的決心,進而提升核心競爭力。但對于一個薄利行業而言,245億元的巨額投資,絕對是擺在李東生面前的大難題,接下來將考驗他的運作能力。

    而在今年7月,路透社報道稱,TCL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資金緊缺,三星集團決定為其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投資額大概在20億~30億元人民幣。但據TCL指出,三星僅表達了參與意向,尚未正式洽談。

    “中國要發展平板電視,必須打破面板不能自主供應的瓶頸。”劉步塵認為。但關鍵在于如何去籌集資金,如何協調接下來發生的問題。目前,TCL的8.5代線僅處在起步階段,后續所需的資金巨大。

    業界擔憂之處還在于,到2012年,國內液晶面板量產時,可能會爆發更大的問題——TCL生產的面板,輸入到國外市場是不可能的。而在國內市場,長虹的等離子面板已經投入使用,創維、康佳作為競爭對手,極有可能從國外進口面板,有可能導致投資成本無法收回。

    另據統計,2009年宣布在內地投資面板的企業不下7家(京東方、夏普、三星、LG、TCL、奇美、友達),規劃產能將近1億張,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約占全球面板產能一半以上。如此巨大的面板產能“如何消化”?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到時候價格戰不可避免。

    “實際上,進入上游面板領域未必是明智選擇,已早有先例。2007年,長虹宣稱斥資20億美元進入等離子面板領域,3年過去了,長虹等離子面板至今未對企業形成實質性貢獻,反倒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來。”劉步塵認為,建生產線固然重要,但以目前中國家電企業的盈利能力來看,獨自建生產線并不可取,原因很簡單,它們的盈利能力根本無法支撐巨大的成本支出。相對而言,由政府(比如工信部)統籌規劃更合理科學,家電企業作為參股企業,共同出資組建,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不測的局面。

    8月7日,TCL發布公告稱,將與萬通實業加強在工業地產領域的合作,做大做強地產項目。外界認為,TCL最近發力房地產市場,是因為主營業務受阻所致,是資金鏈告急的反映。對于外界的猜測,李東生并不認同,他認為TCL將減持在萬通新創的股份,仍然專注制造業。但明眼人都知道,TCL對地產有多依賴,地產與投資業務是TCL摘帽的關鍵。而數據卻顯示,2008年這部分收入雖然僅有5.59億元,卻為公司貢獻了近1.9億元的利潤。

    暴利所趨

    面板占液晶電視成本的60%~80%,液晶面板價格上漲,蠶食下游平板電視生產廠家的利潤。家電業競爭激烈,利潤普遍較薄,這讓它們不安分起來,房地產是它們最大的賭注。

    與TCL一樣,海爾、美的、格力、海信、康佳等都已經成立房地產公司,并且運作多年,為家電業務不斷輸血。而TCL的競爭對手創維,則將地產業務納入到上市公司;在長虹集團,房地產與電子電器、軍工地位并列;在美的,房地產發展集團與制冷家電集團、日用家電集團、機電集團并列為公司四大集團。

    國家將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地方政府對高房價的依賴,使得房地產成為最賺錢的暴利行業之一。分析各自的年報就會發現,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格力、美的、海爾,2009年凈利潤分別為29.13億元、18.9億元、11.49億元,它們已經是家電行業表現最為優秀的。康佳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33億元,但凈利潤僅為1.51億元。與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相比,家電企業的凈利潤大為落后,去年,中海、萬科、保利的凈利潤分別為65.4億元、53.3億元、35.2億元。

    “地產行業與家電行業完全是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地產商閑置地皮、捂盤就能攫取暴利,家電企業苦心經營業只能喝粥。”廣東一家電企業的銷售經理對本刊表示,更讓他們覺得無助的是,外資品牌主動降價,讓國產品牌疲于奔命。

    房地產有很大的風險,一旦房地產陷入低迷,制造業則有可能雪上加霜。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那場全球金融危機,隨著房地產市場低迷,所有房地產企業都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目前,這一行業已經積聚了巨大的風險,過高的房價,嚴重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力,甚至成了一種社會矛盾。

    另外,所有企業都去搞房地產和其他副業,難免會出現“中國制造”每況愈下,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核心技術永遠落后于人。同時也意味著,家電企業將會被房地產深度套牢。如果有一天房地產業務需要家電業務來補給的時候,那后果將不堪設想。“中國企業進入非關聯性產業,要慎之又慎,考慮風險,平衡好主業與副業的關系。”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

    波導、奧克斯進軍汽車行業就栽了跟斗,這對家電企業是一個很好的警醒。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