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一番拉鋸后,面板雙虎2015年營收勢均力敵,雙雙落在新臺幣3,600億元左右,主要原因是面板價格直直落,與2014年相比,群創與友達營收年衰退幅度都超過1成以上。
群創2015年12月合并營收為新臺幣264.24億元,較2015年11月合并營收增加3.8%,但比2014年同期減少30.8%。出貨量方面,群創12月大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1,021萬片,與11月相比增加5.8%;中小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2,401萬片,亦較11月增加3.2%。
群創2015年第4季合并營收為814.64億元,較2014年同期減少29.1%,與2015年第3季合并營收887.56億元相比減少8.2%。至于第4季大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3,009萬片,與第3季出貨量3,028萬片相比減少0.6%;第4季中小尺寸合并出貨量共計6,893萬片,與第3季出貨量6,504萬片相比增加6%。
群創2015年全年合并營收為新臺幣3,641.33億元,與2014年全年營收4,286.62億元相比,減少15.1%。其中,大尺寸全年合并出貨量共計1億2,300萬片,與2014年全年出貨量1億4,140萬片相比,減少13%;中小尺寸方面,全年合并出貨量共計2億5,197萬片,與2014年全年出貨量3億2,022萬片相比減少21.3%
友達也在8日公布2015年12月合并營收,為新臺幣259.57億元,與11月相比減少8.9%,并較2014年同期下降22.9%。友達累計2015年第4季合并營業額為836.4億元,較第3季減少6.3%,與2014年第4季相比則下降20.7%。合計2015年全年合并營業額達3,605.45億元,較2014年減少11.7%。
友達12月整體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包括液晶電視、桌上型顯示器及筆記型電腦等約889萬片,較11月減少9.7%。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則超過1,278萬片,較11月成長28.6%。
友達2015年第4季大尺寸出貨量約2,761萬片,較第3季增加4.8%,與2014年同期相比減少6.1%。2015年第4季友達中小尺寸出貨量超過3,341萬片,較第3季下降31.4%,并較2014年同期減少21.8%。
友達累計2015年全年大尺寸出貨量超過1億565萬片,與2014年相較減少9.6%。2015年全年中小尺寸出貨量約達1億7,281萬片,與2014年相較成長1.2%。
群創2015年營收為3,641.33億元,友達則為3,605.45億元,雙方差距不遠,可說是勢均力敵。這使得面板雙虎爭奪臺灣最大面板廠寶座的戲碼,可望再度于2016年重現。
回顧過去,群創在合并奇美電與統寶后,一舉從友達手中奪下臺灣最大面板廠寶座,從合并后的2010年開始,群創年營收就躍居友達之上,并曾一度在2011年沖上5,000億元大關。但之后隨著群創將經營策略轉為專注于面板核心業務,并終結系統組裝產品線后,群創2012年營收就下滑至4,836億元,2013年更滑落至4,227億元。
友達則是在2011、2012年歷經全年營收不到4,000億元的低點,主要是友達在這2年進行價值轉型調整的陣痛期。不過,友達營收在2013年恢復成長動能,全年營收回到4,163億元,與群創僅有64億元的差距,主要原因是友達耕耘多時的新技術平臺已漸趨成熟,尤其是中小尺寸高階產品步入營運正軌,雖然友達并未擴產,但強化高階產品比重、將產能價值極大化,因而提升營運績效。
而2014年,群創全年營收達4,286.62億元,友達則是4,081.79億元,雙方再度拉開差距,群創坐穩臺灣最大面板廠寶座,不過該情況在2015年有所改變,群創雖然仍是臺灣最大面板廠,但友達與其差距僅有35.88億元,是群創三合一后與友達營收差距最小的1年,主要原因是群創第4季營收衰退幅度逼近3成,但友達卻僅衰退6.3%,且以單季營收來看,友達又再度超越群創,顯見墨西哥標案結束,對群創影響頗大。
步入2016年后,群創與友達雙雙預估資本支出約落在新臺幣350億~400億元之間,而2家廠商均有小幅擴充產能,預期面板雙虎今年仍將在營收上持續角力,為爭奪臺灣最大面板廠地位而拚搏。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