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晚,TCL集團發布了2015年業績快報,預計全年凈利為31.2億元-34.2億元,同比下降19%-26%;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5億元-26.5億元,同比下降17%-23%。
在營業收入保持增長的同時,這是繼2012年之后TCL集團利潤的再次下滑。自2014年以來,黑電行業格局驟變,在競爭加劇的現狀下,彩電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承受業績重壓,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盈利率下滑是可以預見的正常現象,保持彩電業務盈利的企業已經越來越少。
中怡康副總經理彭煜稱,2015年1-11月份,國內彩電的總銷售額只微增了0.8%。TCL、海信、創維,還是長虹、康佳,都在盈利能力減弱的硬件之外尋找新的突破口。各公司在原有的產業結構上進行優化、重組,并且進行跨界的合作,不同類型的同行相互抱團取暖。
凈利下降
2014年TCL集團營收突破千億大關,凈利潤為42.33億元,同比增長46.73%,華星光電和TCL通訊是利潤背后強有力的支撐。其中,華星光電一直是TCL的利潤奶牛,占據了集團過半的利潤。在2015年,華星光電t2項目提前量產,全年液晶玻璃基板累計投片量為192.1萬片,同比增長19.7%。但是由于液晶面板具有行業周期性,去年以來,面板價格出現下滑,多位分析師表示,這是使得TCL業績增長承壓的原因之一。受到產品價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以及t2產線處于爬坡期影響,第三季度華星光電盈利同比略有降低。
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液晶面板行業周期一般在3-5年時間,從供不應求轉為供過于求,之前十幾年來都是如此。他說:“這一輪面板‘牛市’從2012年到現在,已經過了3年時間,2015年達到供需平衡,2016年會轉為供過于求。京東方、華星光電都在擴建生產線,但是全球液晶電視銷量同比下跌。”因此,電視面板價格還會持續走低。
在面板業務之外,多媒體的盈利下滑是影響業績的另一大因素。事實上,多媒體業務近幾年在盈利與虧損之間波動,根據此前公告,在2015年前三季度中,TCL多媒體實現銷售收入194.94億元,同比增長4.17%,虧損2.38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內虧損為3.47億元。
就在1月12日,TCL多媒體發布公告稱,第四季度業績大幅提升,全年有望扭虧為盈。根據公告,TCL多媒體累計實現液晶電視銷量1,734.3萬臺,同比增長4.64%。TCL方面表示業績由于受益于毛利率改善及匯率管理措施得當。
目前TCL并沒有公布旗下各板塊的具體營收數據,在梁振鵬看來,除了上述影響業績增長的兩大原因外,未能打開國內手機市場也是原因之一。“手機主要是自海外電信運營商定制機,集中在中低端產品,根據TCL的規劃,2015年在中國市場上依靠明星機型拉動手機業務。目前沒有根本性的突破。”他說。
根據TCL方面提供的數據,TCL通訊銷售手機8,354.6萬臺,同比增長13.7%,其中智能手機4,800.4萬臺,同比增長15.8%。銷量增長的同時,中國是TCL不會放棄的市場,在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上,TCL通訊CEO郭愛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接下來將會推出TCL品牌的高端手機。
產業結構變革
從2014年開始,TCL便開始了“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的“雙+”轉型,同時TCL開始產業結構調整,面對主營業務的下滑,TCL加強了上游產業鏈和新興板塊的布局,金融集團和創投部門呈增長之勢。此前TCL集團進行的是垂直化的產業布局,投資華星光電等產業鏈上的企業,如今,TCL正在逐步建立互聯網運營的能力。
確立轉型以來,TCL集團就將產業機構調整為“7+3+1”模式的11個業務板塊,分別是七大產品業務領域、三大服務業務領域以及創投及投資業務。其中產品業務領域包括TCL多媒體電子、TCL通訊科技、華星光電、家電產業集團、通力電子、商用系統業務群和部品及材料業務群;服務業務領域包括互聯網應用及服務業務群、銷售及物流服務業務群以及金融事業本部。
按照李東生的說法,傳統企業的轉型存在很大的包袱,轉型的業務要有獨立的架構。
相對于主營彩電業務板塊的低迷,金融和創投板塊增勢明顯。在前三季度中,其金融事業本部共實現凈利潤5.56億元,已戰略投資惠州農商行、湖北消費金融、國開思遠基金、上海銀行和上銀金融租賃5家公司。近期,TCL在深圳前海注冊成立“TCL金融控股集團(深圳)有限公司”,以該實體為平臺,整合及進一步投資相關互聯網金融服務及相關項目。此外,TCL的創投與投資業務群1-9月份共實現凈利潤2.70億元。
盡管相比華星光電和通訊業務,金融板塊處在起步階段,但已顯露更多的盈利能力。而圍繞智能電視的互聯網應用和內容板塊,全球播和歡網正在做內容、服務運營上的突破,取得收益仍需時日。據TCL方面的數據,2015年,通過TCL的TV+智能網絡電視終端運營的累計激活用戶達1192.5萬,日均活躍用戶數已達480.1萬。
黑電加速洗牌抱團取暖
據IHS和DisplaySearch的統計,2015上半年國內LCD電視機市場占有率排行榜中,前三名依次是創維、海信、TCL,市場份額分別為16.5%、15.4%和14.9%。TCL和樂視聯手后,占據了更大的市場份額,兩者之間究竟會如何起化學反應,受到業界關注,畢竟在終端銷售上仍存在競爭。但是在產業鏈上互補,相互抱團取暖的趨勢已顯現。
目前從已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來看,在主營業務上盈利的只有海信和創維。在互聯網品牌殺入市場、價格戰野蠻的當下,加之作為耐用品的電視換機市場不大,如何彌補硬件的虧損是一大難題。現在并沒有傳統彩電企業有應對互聯網價格戰的絕佳武器。
中怡康黑電總經理彭顯東透露,接下來彩電行業會有更多的跨界合作。擁有內容的互聯網行業需要電視這樣的合作伙伴,而彩電企業也需要尋找互補的合作者。從消費者角度看,用戶體驗上有了提升;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和硬件公司合作增加了和用戶交流的頻次,并且搶占大屏。他表示,“2016、2017年彩電行業將‘血戰到底’,產品、品牌、價格之間還會有激烈的競爭,2到3年間行業繼續洗牌。”
梁建鵬認為,2016年互聯網品牌會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他說:“如果2016年樂視TV如期完成600萬臺的銷售量,它在中國彩電市場份額將擠入傳統產業前五。此外,小米、PPTV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會有明顯上升。傳統格局會打破,競爭格局重新洗牌。”在2016年,彩電企業比拼的是內容平臺和智能電視生態圈的打造。同時,依靠工藝制造優勢開拓高端品類。#p#分頁標題#e#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