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報導,夏普公司(Sharp)獲臺灣鴻海公司紓困,雖得以免于滅亡的命運,但卻止不住人才加速流失。
以子公司夏普新舄電子工業(Sharp Niigata Electronics)為例,這家位于東京西北方新舄縣的公司1970年成立時生產電子計算機,隨著母公司夏普興起而成長,供應“書院”文字處理機和液晶電視用的電源元件。
截至今年3月止,夏普資產負債表上擁有98家子公司與關系企業,但鴻海接管后,勢必會考慮哪些部門該割舍、哪些該集中資源經營。
夏普新舄電子工業決定不坐等鴻海宣判自己的命運,已在4月間成為第一個透過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MBO)脫離夏普、自立門戶的部門 。
日經報導指出,分拆是無可避免的,因為在2011年度,來自于夏普的液晶電視元件訂單已枯竭,導致夏普新舄電子營收跌掉逾三分之二,陷入凈虧損,該公司為了求生存,不得不減少對母公司的依賴,2013年開始以原廠設計制造(ODM)身分,對外部公司供應LED燈和電源元件,2014年度轉虧為盈,至今仍是賺錢的。
夏普新舄電子總計有156名員工,平均年齡36歲,為了保護自己的飯碗,向銀行團取得12億日圓的聯合貸款,以5.9億日圓向母公司夏普買下全部的股份,但公司名稱仍打算保留“夏普”字眼。
同時,日經報導指出,夏普內部從上到下都在留意外部的機會。5月間,前夏普執行副總裁大西徹離職、跳槽到日本電產(Nidec)。日本電產也敞開大門,歡迎前夏普社長片山干雄加入。
截至3月底止,夏普薪冊上仍有大約43,500名員工,但日前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已發表公開信,表示公司若要迅速復蘇,不得不精簡人力。
夏普員工也明白這一點。最聰明干練的人才更可能另覓出路,探尋更好的機會。
為留住員工和吸引新人才,夏普已實施股票選擇權計畫,目前還難評估此舉對止住人才失血有多大幫助。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