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GMIC2016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人工智能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自AlphaGo圍棋橫掃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的熱潮再次升溫。但事實上,與人工智能相比,量子信息技術可能更具革命性和顛覆性。量子信息與微納集成器件制備技術相結合,量子系統走向小型化、芯片化和集成化,將為其應用帶來關鍵突破。
“量子科技將改變產業發展路徑”
作為超精細激光加工領域世界知名的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孫洪波目前的研究重心為量子芯片激光微納制備研究。孫洪波日前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量子技術是顛覆性技術”,而中國目前已經在量子芯片、量子通信、量子點顯示等領域取得了突破,將為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帶來深遠、深刻的影響。此前,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頂尖的化學家彭笑剛等權威專家就指出,量子點將是顯示領域的未來,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孫洪波告訴記者,量子技術以量子效應為基礎,在應用上大體可以分為量子調控和量子信息兩個方面。前者是基礎,相關工作如火如荼;后者是前者價值的又一個直接體現,已經開始發軔,可能對信息技術產生顛覆性影響。而在顯示產業,自2014年TCL推出中國第一臺量子點電視后,量子點顯示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趨勢逐漸明朗,越來越受到行業和專家的關注和推崇。
孫洪波的看法與其他專家不謀而合。今年兩會期間,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就指出,量子點技術不是簡單的顯示科研成果,而是真正的技術成果。而全球頂尖的化學家、浙江大學教授彭笑剛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低成本、低功耗、低環境代價的顯示技術,擺在人類面前的選擇目前只有一個、或者說是最可能的一個,那就是以電致發光為基礎的量子點LED顯示。
“人類未來將被量子科技顛覆”
“在當前的信息技術中,量子科技是最具革命性前景的,給整個人類產生的影響完全是顛覆性的。”孫洪波認為,量子科技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人類生活和社會生產都將因量子科技而深刻改變。他指出,量子通信系統現階段的情況和1946年人類首臺計算機剛出現的時候很相似,跟當時計算機誕生的意義一樣重大。事實上,中國在量子通信上的成就正在引發全球關注。美國《大眾科學》雜志網站3月4日文章刊發《中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永久改變加密學》一文,指出中國即將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舉動,為中國打造堅不可摧的通信系統鋪平道路。這也意味著中國將成為全球量子通信技術的領頭羊,為中國擴大國際影響力奠定基礎。
量子點電視是量子調控應用的牛刀小試。除此之外,量子點的特性其實非常適合做可穿戴設備。通過量子點,未來可以實現隨身太陽能電池、柔性顯示,通過衣服、窗簾等介質就可以觀看電視。今年兩會期間,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TCL這兩年一直大力推動半導體新工藝的印刷顯示技術,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新一代印刷顯示工藝開發成熟,能夠在下一輪顯示技術競爭中和國際領先水平同步。
“量子技術是顛覆性技術,它不是幾萬億、十幾萬億的概念,它對國防、對經濟帶來的完全是顛覆性的影響。”孫洪波認為,量子科技帶來的,不僅是產業效益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將對國防事業、經濟發展產生深刻變革和長遠影響。“可以說,人類未來將被量子科技顛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