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董事長林蔚山(右)與總經理林盛昌,因公司長期虧損向股東致歉。
中小尺寸面板廠華映22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林蔚山表示,對于華映長期虧損以及無法配發股利,對小股東致上歉意,同時也表明公司將會用最大的決心進行改造。
華映總經理林盛昌指出,華映正采取多重措施進行改造,包括提升利基型產品比重、調整人力組織、高階主管帶頭減薪等,再加上中小尺寸面板轉為賣方市場后,目前市況已好轉,期盼第2季能夠大幅減虧,2016年下半營運能夠更上一層樓。
華映自金融風暴以來,已連續虧損8年,2015年合并營收為新臺幣473.2億元,每股虧損1.35元,TFT大尺寸面板出貨數為122.8萬片,中小尺寸面板出貨數為3.95億片,每股凈值也持續降低。
華映表示,公司在嚴峻的面板產業經營中積極調整產品組合與策略方向,因應產品市場變化,調整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車用顯示器及觸控面板等4大領域產品組合。
其中,智能型手機與平板計算機面板將采取維持市占率措施,聚焦優質機種訂單;車載面板則由車后應用朝向車前應用出貨邁進,車前產品出貨比重占整體車載出貨比重3成;因應工業4.0趨勢,華映去年也成立工控事業部,主動爭取訂單,積極跨足教育、博弈、醫療等工控領域,以提升利基型產品比重。
至于在技術方面,華映表示,in-celltouch技術應用至智能型手機面板,已順利試產;on-cell touch技術應用至平板計算機面板,則穩定量產中。
針對2016年,華映表示,為達成增加高毛利與高營收產品、提升稼動率的策略,華映聚焦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車載及工控面板四大領域,其中,智能型手機面板將提高HD/FHD產品出貨占比,并開發FHD IGZO機種,同時強化大陸市場訂單,加強in-cell機種發展。
在平板計算機方面,則維持既有高市占率,并開發12.9吋的大尺寸平板以及利基型教育用平板計算機面板。
車載面板將持續提升車前市場的出貨比重,深耕日本、大陸、歐美市場,并且擴大產品導入新能源及新興市場,同時增加廣視角HFFS產品出貨比重。
工控面板將持續規劃10、12、15、17吋主流機種,同時開發4Kx2K高階機種,尋求智慧工業與物聯網發展商機,提供客戶客制化及高附加價值產品。華映并設定2016年的TFT LCD中小尺寸面板出貨目標為2.73億片。
對于華映持續虧損,甚至面臨下市危機,林盛昌說,華映正在積極進行改善,目前利基型產品占比約為40%,希望2年后能夠提升到70%的營收占比,藉此增加獲利。
另外,華映在關掉一座4.5代廠后,目前臺灣僅剩4.5代與6代兩座廠,因應產能減少,華映也進行人力組織調整,員工數從去年的6,200人降至今年的4,600多人,減幅達25%。
此外,華映也代子公司華映科技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日前已獲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將募資人民幣100億元,預計第3季資金可到位,將可貢獻臺灣母公司凈值。
除此,華映也在積極從事資產活化,已代子公司處分廈門華僑電子普通股,預計可于第2季認列處分益約人民幣2.7億元,此亦將貢獻臺灣母公司凈值。
林盛昌說,中小尺寸面板市況已經好轉,從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華映的工廠稼動率也已提高,以目前市況來看,第2季優于第1季,估計2016年下半將好于2016年上半。
另外,華映生產3D玻璃與保護玻璃的科立視二期預計在9月點火,目前訂單相當穩定。
華映透過營運調整、財務規劃與資產活化等面向改善公司體質,同時高階主管也配合減薪,自5月1日起,總經理減薪20%、副總經理減薪15%、總處長級主管則是減薪10%,參與減薪的高階主管約有30人,希望能夠鼓舞員工士氣并宣示改造決心。
林蔚山表示,大同集團明年正式邁入100周年,希望透過改造,公司能夠逆轉勝,再現過往的輝煌時光。
DIGITIMES中文網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