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平板顯示技術行業最熱門的技術,那就非Oled技術莫屬了。隨著液晶面板的產能過剩和利潤下滑,有部分面板生產商開始轉向研發OLED技術,意圖在未來的面板市場中占據技術和產業鏈優勢。
從技術層面講,OLED比起液晶技術的確有很多優勢:不但畫面表現力更強、在色彩表現效果上更好,屏幕本身更輕更薄、而且可實現折疊與卷曲。基于這樣的特性,OLED可以打造出S型電視、內曲電視、外曲電視、兩面看電視、透明電視、壁紙電視,以及可變換屏幕大小及形態的“概念電視”,大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有部分人感嘆,這樣的技術說不定會改變電視市場的格局。
而實際上,OLED電視產品面世至少有三年時間了,但并未得到消費者的狂熱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LED顯示面板的不良品率較高,有數據表面OLED新機返修情況達到三成;第二,OLED屏幕壽命較短,一般只有三年左右,僅為LED、量子點等的三分之一壽命;第三,廠家供貨能力相對不足,消費者往往需要等待半個月左右才能拿到產品,很多缺乏耐心的消費者因此放棄了購買。
不過LGD相關人士最近透露了一個好消息:OLED模組的低良率已經得到大幅改善!目前OLED電視高世代面板已經達到80%,而在2013年良品率還不到50%,這完全稱得上是質的飛躍!
從市場數據來看,經過了元旦、春節、五一小長假,OLED電視價格有明顯下降。一臺55寸的OLED曲面電視折后僅售13899元,65寸標價32999元。此前,55寸的OLED電視基本要價2~3萬元,65寸的則高達59999元。可見良品率的提升對于成本和價格帶來了一定的良性影響。
除此之外,OLED電視的另一短板——壽命過短也將得到解決。據專家介紹,通過技術改善并用Aging等加速壽命測試驗證,OLED電視的壽命由推出最開始的3萬多小時延長到10萬個小時(壽命指電視亮度由初始的100%亮度降低到50%亮度的時間),按一天10小時的觀看時間計算,十年為3.6萬小時,而10萬小時則接近于30年。如此長的產品壽命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超規格的滿足。
目前,不少面板生產商都在進一步加強OLED面板的生產效率,中國面板制造商京東方更是準備于年內推出大尺寸OLED面板。可以預見OLED面板產量的提升,將為OLED電視破冰提供強大的后勤保障。
放眼相對成熟的北美市場,OLED電視在消費者心中已經成功定位為“高端產品”,而在國內市場亦是如此。今后,創維、長虹、康佳等有意在OLED市場分一杯羹的廠商,將在高端市場開展一場激烈的廝殺。
OLED電視三年困局破冰在即,終于能在市場上和液晶電視決一雌雄,今后市場鹿死誰手,也是業界津津樂道的話題。由于OLED技術尚有一些短板未能解決,而液晶技術也在加速升級,不斷延長生命力,OLED短時間內無法完全取代液晶技術。但OLED技術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突破,代表了顯示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OLED技術取代液晶技術的那一天終將到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