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2點,樂視在美國宣布以20億美元價格收購美國電視廠商VIZIO,預計交易將在6個月內完成。
Vizio成立于2003年,是美國最大的智能電視生產商,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爾灣,創始人兼CEO是美籍華裔企業家王蔚。
王蔚在發布會上表示,VIZIO的年營收超過了30億美元,而且在過去十年中每一年都在獲利。據王蔚在發布會上稱,其此前曾多次拒絕賈躍亭的收購,在交易完成后,王蔚然將擔任Inscape董事長和CEO。
樂視收購Vizio, 啟動多品牌戰略,進軍全球TV“千萬俱樂部”
樂視(LeEco),從一個視頻內容提供商做起,2013年5月發布了第一臺60英寸電視,引起了整個TV行業的轟動。之后樂視TV銷量屢屢創出新高,2014年銷量170萬臺, 2015年280萬臺,2016年計劃600萬臺。2016年上半年樂視TV銷售量已經達到210萬臺,除了利用傳統線上、線下渠道之外,還致力于與各大運營商,銀行等商業企業合作,快速擴大規模,今年達成550萬臺銷售目標有望。
在過去3年多的發展歷程里,樂視持續收購硬件公司來增強實力, 在2015年6月樂視以21.8億人民幣入股酷派,2016年6月再次投資10.47億港元,總持股28.9%,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2015年12月,樂視以18.7人民幣入股TCL多媒體,持股20%成為第二大股東,此后雙方在合作方面的領域一直在擴展,首先是對TCL的代工規模一直在擴大,預計今年代工規模達到100萬臺左右,樂視在硬件領域的生產和產業鏈得到了保障,尤其對華星光電面板采購數量也在持續增加。直至今日, 樂視收購國外品牌Vizio……
中國TV市場已進入更新需求為主、增長非常緩慢的時期。據群智咨詢(∑intell)數據統計,今年中國市場LCD TV出貨量為5690萬臺,僅僅增長3.5%。在中國市場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擴張海外市場對樂視擴大規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群智咨詢(∑intell)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樂視海外銷售的主要區域集中為北美和東南亞市場。其中北美市場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TV消費市場,2015年銷售規模4500萬臺,而Vizio 2015年銷售量在750萬臺,北美市場占比17%左右,是除三星之外的第二大品牌。
群智咨詢(∑intell)認為,樂視收購Vizio,對樂視的TV大盤布局主要利好因素如下:
1) 為打入北美市場鋪開道路
銷售電視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渠道,Vizio在北美主要合作伙伴為超市渠道,樂視可以充分利用Vizio渠道來進行品牌推廣及產品銷售,通過Vizio渠道提高海外知名度,再布局線上及線下專營店,為打入美國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2) 用戶群擴大至海外市場,內容可以在Letv和Vizio雙品牌內載入
樂視入股TCL多媒體之后,首先合作的項目之一是把內容載入到TCL電視上,擴大用戶群規模。入股Vizio亦是如此,把內容載入Vizio電視里,美國消費者通過購買Vizio電視而成為樂視的用戶。用戶規模增長將帶來視頻收入,廣告收入等收入的增長。
3) 產業鏈布局更加完善,增強面板資源掌控權
樂視電視目前主要的代工廠商是TPV和TCL兩家, 作為電視方面起步不久的廠商,在整機硬件生產和供應鏈方面一直存在弱勢,相反, Vizio主要的代工廠商是TPV, Amtran, Wistron,Foxconn等廠商,通過入股Vizio, 樂視可以擴大代工廠資源,從而下調生產成本,優化產業鏈布局;不僅如此,Vizio主要采購臺灣及三星SDC的面板,兩者資源整合則可在供需、價格波動頻繁的面板市場上掌握更大的掌控權。
4) 啟動多品牌戰略 預計2017年樂視電視銷量可達約1500萬臺
群智咨詢(∑intell)預計樂視將在北美市場實施多品牌策略, 高端產品仍使用樂視品牌,Vizio將布局中低端產品,通過Vizio品牌來達到提高銷量的目地。預計樂視入股Vizio之后,2017年樂視+Vizio電視銷量可以達到1500萬臺左右,其中海外市場規模達到800萬臺左右。
然而除了上述利好之外,群智咨詢(∑intell)認為此次并購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進入國際市場的專利壁壘、不同區域消費習慣的理解、不同的企業文化間的融合、跨國運營對企業管理組織的挑戰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對于北美電視市場來說,LeEco的強勢擴張將對其商業模式產生深遠影響。在北美市場有一家在線視頻流媒體服務商,這就是Netflix,憑借其創新商業模式和基于大數據算法不斷提升的用戶體驗,其積累了6500萬用戶。與樂視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一,Netflix從未涉及硬件領域,而是采用通過整機品牌合作的模式;其二,Netflix主要進行內容分發,較少的自有版權。而以上兩項恰恰是樂視的獨特之處,因此,樂視的進入是否將給北美消費市場帶來顛覆盛宴,值得關注。
對于全球TV供應鏈來說,隨著樂視成功收購Vizio,標志著全球TV年銷售量“千萬臺俱樂部”中又多了一名中國品牌。中國品牌集體走向國際化的步伐更加堅實,整體供應鏈實力也將得到大大增強,利好于本土代工廠和面板供應鏈。
作者:群智咨詢 李姍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