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的缺貨是出于一個供給面造成的缺貨,下半年又是傳統的旺季,所以缺貨狀態將會更加嚴峻。”在今年舉辦的第五屆Touch Taiwan展上,中華映管(以下簡稱華映集團)總經理林盛昌現場說道,他認為明年第一季度將是這波缺貨潮最重要的轉折點,“因為第一季是傳統的淡季,這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期,如果這段時間供需狀況持續吃緊的話,對于明年的供貨來說也是相當不利的。”
訂單能見度到年底 福建華佳彩Q2量產
華映,臺灣面板五虎之一。然而由于十年前臺灣液晶面板產業整體巨虧,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臺灣面板企業慘遭多輪洗牌。隨著廣輝并入友達,奇美并入群創,“面板五虎”分崩離析,格局被華映、群創、友達光電“三巨頭”所取代,目前臺灣的面板產業也系數由這三家主導。
近兩年,隨著國內“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給臺灣的面板產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去年“三巨頭”分別進行了減產和縮減人員的舉措。而由于TFTLCD市場的不景氣,華映集團在去年底宣布將一條4.5代線停產。目前在臺灣只剩2條液晶面板生產線,1條4.5代線和1條6代線,全部采用的是a-Si技術。
林盛昌透露,目前這兩條產線產能都比較飽和,能見度已經到年底。現在的兩個工廠都是100%在做量產品,另外的一條4.5代線暫時沒有重新運作計劃,但會開啟部分設備,用來開發新產品。
“除此之外,在大陸投產的福建華佳彩工廠預計在會在今年9月底封頂,年底無塵室會完成,明年1月重要的設備進駐,3月底點亮產品,Q2可以實現量產。”據公開資料顯示,華映在福建投資的華佳彩6代線,規劃建設兩期總投資24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20億元,將采用Oxide背板技術。另外,一期還將建設1條年產能12K的4.5代AMOLED試驗線,二期計劃將產能增加到60K每月。
車載產品占總營收35% 未來將趕超手機
2016年上半年,中小尺寸面板由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中小尺寸面板缺貨,漲價的力道也增加。據筆者了解,5寸~5.5寸FHD的產品價格普遍增長20~30%,部分規格產品甚至“千金難買”。盡管市場行情一路飆升,但是整體市場行業下滑趨勢已成定局。據華映集團旗下主要負責手機產品的華映科技(000536.SZ)上半年財報顯示,由于面板供給緊張,模組代工所需的面板缺貨現象較為嚴重,模組代工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因此代工量及代工收入不及預期。上半年營收19.43億元,同比下降30.47%。
由于車載面板利潤較高,目前華映也將主要重心轉入到車載領域,據悉華映去年車用面板出貨量約1200萬片,今年目標在1300萬片左右。
據林盛昌透露,其車載產品的營收占總營收的35%,與手機產品相比只差5%。不難看出其車載與手機產品的營收占比距離逐漸拉近。
“不管怎么缺,車用的產品不能缺。”林盛昌強調,這是一個長期性的服務。業內人士也對手機報在線指出,華映車載產品在日本一向有口碑,今年打入大陸供應鏈,動作會更大。
科立視3D玻璃下半年產能將達5.5KK
今年受AMOLED產品催化,3D曲面玻璃以其外觀新穎、質感佳、握感體驗好、可弧形邊緣觸控等優勢,成為主要手機廠商的青睞,而其背蓋也將回歸玻璃時代。華映科技半年報也指出,應3D玻璃市場的強勁需求,2016年上半年,公司增加3D熱彎及成型等機臺投入,提高玻璃產品附加值,預計下半年隨著公司3D玻璃產能進一步提升以及客戶新機發布,公司3D玻璃效益將逐步釋放。
華映集團旗下子公司科立視,主要的研發方向為給電子產品提供新型的電子玻璃基板及加工,其中研發突破3D蓋板玻璃深加工技術正是科立視當前的首要任務。同樣也是國內第一家采用溢流法生產高鋁蓋板玻璃企業。
據手機報在線了解,科立視目前在福建只有一條產線,僅500K的產能供應。預計明年初就會有2KK的新增3D蓋板玻璃產品產能釋放到終端市場,到明年下半年總產能將達到5.5KK。
在Touch Taiwan展示區現場,筆者也看到了科立視新推出的兩款3D玻璃產品。翻蓋手機正面+背面的3D玻璃,以及四面彎曲3D玻璃背板,相關工作人員對筆者指出,該兩款產品已經量產,并分別被兩家國內終端廠商所采用,預計今年或者明年初推向市場。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