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華星光電在上馬全球最高世代的11代LCD產線時候,近日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在半導體顯示領域,我們原則上不再投資TFT LCD生產線,未來投資的重點是AMO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我們會根據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做出布局,在新一輪的全球競爭中,不斷鞏固和提升我們的市場地位。”這也意味著京東方在LCD領域的擴張路上暫告一個段落。
隨即這條新聞馬上被業界做出了過份的解讀,臺媒發文稱京東方撤離LCD,彩晶華映樂。臺媒表示京東方將淡出手機面板市場,明年第一季會關閉第二座5代廠。由于5代廠生產主力為手機等中小尺寸面板,有助于中小尺寸面板的供需平衡,彩晶與華映等中小尺寸廠受惠較大。不過仔細查找京東方的資料后發現,京東方只有一條5代線在北京亦莊,根本就沒有第二座5代廠。
針對此傳聞,有投資者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向京東方詢問,有消息說公司在淡出手機面板市場,為什么?京東方回應,公司的智能手機LCD顯示屏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與全球多家知名品牌客戶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否認公司在淡出手機面板市場。
京東方關閉低世代產線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京東方轉型早已經開始,從前年起京東方就把企業定位為物聯網技術、產品和服務提供商,企業業務結構從原來單一顯示器件向顯示器件和薄膜傳感器、智慧系統解決方案、健康服務有限多元發展。去年京東方為實現從傳統顯示器件制造商轉型為互聯網服務商、智能制造商,位于亦莊的5代線已有部分生產線悄悄升級,在這里展開智能傳感器的生產試驗。臺媒所講的京東方已經關閉一條5代LCD產線,應該就是指亦莊的這條線。
另外,原來成都規劃的6代LTPS TFT LCD產線,也在今年早些時候更改,京東方在一期投資220億元的基礎上增加二期投資245億元,成都6代線項目二期主要產品為AMOLED柔性中小尺寸面板,建成后將成為中國首條面向柔性顯示的AMOLED生產線。如果臺媒要說關停第二條LCD產線的話,成都六代線暫且算是停止了LCD業務,全面轉向了OLED業務。
在OLED業務方面,京東方表示在積極地推進AMOLED業務的發展。目前在鄂爾多斯的B6工廠內設有一條小規模的AMOLED產線已經實現手機產品的量產銷售,在北京的2.5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也在進行積極的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 在成都正在建設的是一條全球最先進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2017年第4季將正式量產。在TV應用領域,在合肥的8.5代線內也有一條AMOLED先導線,目前的產品主要是55"UHD產品。
從上面這些情況看,如果臺媒說的關停的線是B5線的話,那是合肥的8.5代線,目前正在加緊生產32英寸電視,也不太可能會關掉。如果臺媒說的是專門生產手機屏的產線,成都倒有一條4.5代線B2,生產的產品也與華映、彩晶的產品規格相同,不過從市場反映來看,這條線的產品除供給三星外,還是深圳市場手機面板的主要貨源,并且這條線也一度是京東方最賺錢的一條產線。
臺媒預測要關掉這條線,是不是基于京東方有意用重慶8.5代線來生產in-cell手機面板,產能大增的情況下會關掉B2這條小線。但從與京東方同臺競爭的信利都還在建4.5代線來看,京東方完全沒必要關要這條線,最不濟也可以承包給中國大陸的某個模組廠,同樣也能躺著賺錢。
中小尺寸面板線的動向總能挑動各界神經,主要原因是高世代線全面建設起來后,這些面板線的主要市場都以面向手機行業為主,它們的舉動會直接影響手機面板的產能供給。從前年開始,全球面板企業陸續關停低世代面板線的效應,在今年上半年終于帶來了中國手機面板的全面缺貨與漲價,更充分說明了京東方、天馬、華映、彩晶、龍騰這些僅存的低世代面板產線的重要性。
此前利用高世代線來切割手機面板的企業,除了三星之外,就是京東方,其它的面板企業一般不會拿高世代線來切割象手機面板這種厚度尺寸薄,工藝難度較電視面板高,排版并不經濟的手機面板。
有業內人士曾對手機報在線表示,除非面板廠拿不到電視或監視器的面板訂單,不然誰都不會去生產手機面板訂單,只要有排版更經濟的電視或監視器的面板需求,手機面板肯定缺貨。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蘋果此前要在手機上采用LTPS技術,現在又要轉用AMOLED技術,“因為此前LTPS技術成本高,很難用在電視或監視器的面板上,所以蘋果可以有很富余的產能可以調配。現在業界把電視或監視器的面板也升級到LTPS技術,蘋果為了轉移產能風險,再轉向短時間內很難應用在電視或監視器的面板上的AMOLED技術,也是基于類似的理由。”
不過深圳的二、三線手機品牌,肯定沒有蘋果這種行業支配能力與影響力,這些品牌的生存空間更多的是依賴于市場產能絕對富余,性價比較高的“大路貨”,才更容易存活下來,并用自己在硬件組合經驗勢或軟、硬件深度開發上的創新來贏得競爭。
按道理來說,今年上半年的缺貨應該會引起深圳的二、三線手機品牌的大清洗,一些品牌會因為拿不到上游的元器件而被迫退出市場。然而,出乎整個手機產業鏈的意料之外,今年上半年深圳的二、三線手機品牌并沒有象往年一樣頻傳倒閉現象,總體的日子都過得還不錯。據手機報在線走訪相關企業,大家均表示,上游廠商在缺貨的情況下,并沒有刻意的打壓某些品牌客戶,而是在市場供給少了二成左右的情況下,對中小品牌手機廠商采取了雨露均沾的產能配給機制。
按中小品牌手機廠商的理解,面板廠商對后市的行情依然十分警惕,“類似夏普和JDI這類的面板企業,并沒有因為市場缺貨就拿到手機面板訂單,產線的產能仍大量閑置的情形,還是讓整個面板行業保持了一貫的警覺。而出貨量占到市場三成以上的深圳二、三線手機品牌,絕對是市場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深圳二、三線手機品牌在創新上的發展后勁與預期都難以被一線品牌客戶掩蓋,這些品牌還將會是面板廠積極拉擾的重要客戶群體。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