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行業追蹤 > 行業觀察 >

裸眼3D又來了 這回它能火起來嗎?

編輯:liuchang 2016-10-31 11:17:31 瀏覽:787  來源:未知

  在日常生活中,電腦屏、電視屏、手機屏已然成為了我們觀察世界的重要窗口。然而,人眼所見的真實世界是3D的,屏幕呈現給我們的卻只有2D,這未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最近,一家名叫超多維的公司推出了一款裸眼3D手機,中興最近也放出消息稱將很快推出這樣的手機,試圖填補這份遺憾,并欲推動裸眼3D技術的普及。而這一次,用戶會買賬嗎?

  裸眼3D并非新技術

  據了解,人之所以能夠看見3D效果,主要是因為雙眼之間有著一段8厘米左右的距離,人眼觀看物體時看到的圖像具有位差,這便是視差。基于此,人們能區別物體的遠近,并獲得立體感。而實際上,早在1903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原理,而根據這個原理做出來的3D顯示設備也早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生活中。

  比如說早期3D電影所使用的紅藍色的色差式3D眼鏡,以及后來出現的偏振式3D眼鏡等,這些眼鏡般的設備一般都能讓用戶體驗到3D效果,只是對眼鏡族而言,體驗到3D甚至需要戴兩副眼鏡,這樣的佩戴方案更會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偷懶”與“愛美”的人們便同樣依靠視差原理發明了裸眼3D技術。

  而目前想要實現裸眼3D比較成熟的顯示技術主要有3種,光屏障式(parallax barrier)、柱狀透鏡技術(lenticul ararrays)以及集成成像技術(integral imaging)。而這些技術本身已經發展演進了多年。

  超多維的3D技術(液晶透鏡技術,據超多維稱這是柱狀透鏡技術的一種)于2007年實現工程化;夏普公司歐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經過10年的研究,開發了光屏障式技術,基于該技術的自由立體顯示可以在三維/二維模式間進行切換,憑借該技術夏普在2002年底成功向市場推出了自動立體液晶顯示器;而集成成像(最初被稱為集成攝影)也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最早提出集成成像顯示技術的實時拍攝方法是NHK(日本廣播公司)科學與技術研究實驗室。

  不僅是技術,而且在產品化方面,其實已經有人走在了前面。2010年,菲利普便展示了裸眼3D電視;2011年左右,夏普、HTC以及LG等公司則紛紛試水裸眼3D手機(夏普SH8158U、HTC G17、LGP 920);日本任天堂也于2011年推出全球首款裸眼3D帶面部跟蹤的游戲機——任天堂3DS。其中任天堂3DS銷量還不錯,截止2015年1月26日為止,其全球銷量達6100萬臺,軟件銷量更是突破3億。但裸眼3D產品更多還是不為多數人所知。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于技術尚不成熟,這些產品只是性能不足的早產兒。比如裸眼3D手機在從2D模式切換到3D模式時,屏幕的亮度和分辨率都會有所下降,甚至在3D模式下,桌面的圖標、文字還會出現重影。并且,需要人眼適應設備,必須處于特定角度觀看,否則角度一偏,3D效果就不見了。長時間觀看還會產生眩暈感。而且,屏幕還易出現“摩爾紋”(感光元件出現的高頻干擾,會使圖片出現彩色的高頻率條紋)。另外,當時離2010年3D電影大火(即阿凡達上映)才一年左右的時間,3D內容極度稀少。綜合以上原因,此前的裸眼3D產品最終都沒能流行開來。

  尋求差異化的手機為裸眼3D帶來第二春?

  另外,至少在手機領域,當時的智能手機易用性上其實并不完善,處理器性能低下,很容易卡頓。升級手機的性能才是當時手機廠商更加迫切的任務。

  而到了現在手機市場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各大手機廠商也只能比參數了,爭先上馬最新的處理器以及更大容量的電池。不過,這些升級并不能對手機的使用體驗產生多大的改觀。也正因為如此,當三星推出曲面屏手機的時候,很快便受到了市場的熱捧。因此,裸眼3D似乎可以成為手機廠商們突破僵局的一步大招。而且,此時不管在技術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比前幾年有了極大的進步。

  超多維采用了液晶透鏡技術,相比于光柵技術,其對光并沒有遮擋,因此顯示效果會更加明亮和清晰。而且,超多維推出的Super DD1手機有三顆攝像頭。雙前置攝像頭,一枚用于圖像攝錄,一枚用于捕捉人眼位置,能根據你的眼部位置、瞳距,定制化實時生成相匹配的合理視角。無論是左右前后移動,都能全程獲得舒適、清晰的視覺感官體驗。從此,機器適應人而不是人適應機器了。

  另外,Super DD1還在手機通用處理器的基礎上加了一顆基于立體和VR顯示的3D圖像處理以及傳感器運算加速的專用芯片,不但可以分擔CPU和GPU的任務,而且在處理實時圖像計算和位置跟蹤的問題時更加高效。首先,它可以讓我們在轉動頭部的時候有效對應體感,假使你轉向左側30度,圖像中的物體會像現實生活中那樣跟隨你轉30度,而不是31度或29度。此外,足夠的運算速度能讓畫面盡量減少延遲、減少暈眩。

  動點科技也曾體驗過這款名叫Super D的手機,一般情況下它跟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手機一樣,只能顯示2D效果。但當用戶打開其內置的3D游戲和3D視頻之后,用戶會驚訝地發現,原本疊在一起的畫面瞬間被拉開了距離,有了強烈的立體感和縱深感。個人感覺其效果甚至還略好于電影院里的3D電影,而且在清晰度和明亮度上也要好于市面上的VR產品。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便宜,Super DD13GB+32GB版售價只要1199元。要知道,當年HTC G17的售價可是要高達2300元以上的。

   3D內容已不再是瓶頸

  眾所周知,純硬件是沒有太大市場的,它必須與內容相結合。之前裸眼3D手機所缺失的內容在今天看來似乎已經不再是多么嚴重的問題了。據了解,每年好萊塢平均有40部3D大片上映,2015年電影屏幕數高達56106片,而3D屏幕即占63%,在中國,3D電影已遍布人們的生活中。

  另外,2014年以來AR/VR技術的突飛猛進同時也為祼眼3D帶來新的市場機遇,目前VR領域內投資創業熱點正在從硬件轉向內容,而這些VR內容理論上也是可以運用于裸眼3D設備上的。

  成也蕭何敗蕭何?

  雖然技術也在成熟,但不得不說,這一次裸眼3D的熱潮更多是由手機創新乏力與AR/VR爆發共同促成的。

  然而,裸眼3D其觀賞區域只有屏幕那么大(通常屏幕的視野覆蓋率都只有60-90度),給使用者的感覺就像是通過窗戶看外面;VR卻有360度全方位視野,其給人所造成的視覺沖擊力與沉浸感也絕非傳統的電腦電視以及裸眼3D設備所能相提并論的。業界普遍認為AR/VR將成為繼手機之后的下一個移動運算平臺。而實際上,未來其甚至有希望取代目前生活中的所有屏幕,包括裸眼3D屏。

  那么,屆時裸眼3D或許又只能回到角落里了?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