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這是個很有意義的一天。一年伊始,每個人都期待有一個好開端,但筆者恐怕要潑冷水了,細細分析一下,電視業目前形勢是不支撐陽春提前到來這個預期的。不提前做好準備,過分樂觀,或會被對手打個措手不及。
緊繃的弦仍舊不能松!2016年,雖然樂視因為資金問題減緩了對電視業的沖擊,但海信、創維、TCL等傳統制造企業的對手并未減少反而更多了一些:除可能緩過勁來的樂視,以及小米、PPTV、微鯨等互聯網品牌外,還有2016年第四季度迅速成長起來的新夏普,或許還有表面一團和氣的阿里騰訊。
技術膠著難分勝負
技術未發生替代時,或者說對于未來技術沒有趨于一致的認識時,任何一種新技術都不可能獲得高額回報。
ULED、激光、量子點、OLED,及可能有所表現的QLED,在2017年仍將會深度廝殺,而且很有可能延續一年,誰也撈不到絕對統治的份額。這種劇烈廝殺還有一個結果,各技術都會尋求最快的降本措施,有點像十年前液晶等離子之爭,程度較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過快尋求降本措施,導致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費用等成本很難在短期內收回,需要較長時間或銷售更多產品來彌補。消耗的時間越長,原先有優勢的技術還存有被替換的風險。
這種技術之爭會讓各派別左右為難,但又不得不直面競爭。主推OLED的LGD、索尼、創維,主推激光的海信、長虹,主推量子點的三星和TCL,都會分毫不讓,這注定著新技術獲取高利潤成為一種奢望。
除了顯示技術膠著外,2016年也有一些企業開始發力電視的短板——音頻技術,比如小米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兩次發布會都圍繞音頻技術展開,而三星收購了哈曼卡頓,包括樂視、長虹等在內的品牌也在音頻市場尋求突破。
先前關注電視的消費者對分辨率、色彩、畫質等視頻技術的關注度更高,隨著音頻技術的發展,音頻對視頻的分流效應必將有所體現,也會降低整體新技術利潤率。
2017年,電視音視頻技術之爭不會停歇,各個企業都沒有勝出的絕對把握,都會小心翼翼。想通過技術改善利潤狀況的期望,會被證明是一種奢望。
夏普漸成制造業大威脅
這兩年,以樂視、小米等為代表的的互聯網品牌介入,引發的內容對制造品牌的沖擊一波接一波,有點內容資源的企業都想著來掘進智能大屏市場,也造成了電視制造企業的利潤越來越低。
按照奧維云網先前的統計,電視市場整體凈利潤率只有1.5%。2017年,這種情況會有所改變嗎?
從目前的情形看,不會。雖然在2016年年末時,樂視爆發的資金危機讓樂視自顧不暇,此事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對電視制造品牌的沖擊,但2017年電視制造的大環境并不會因此變得樂觀。
其一,緊張的面板供求關系不會扭轉。
雖然短時間隨著拿貨周期的影響,緊張的面板供求關系在第一季度會有所緩解,但隨著第二季度樂視品牌日京東電商日等到來,電視終端之爭又會擺上臺面。一旦需求上量,面板企業還會抓住時機繼續實施漲價策略,因為相對中小尺寸而言,50英寸以上的面板漲得還不夠狠。
這導致的唯一結果就是,很多制造品牌特別是一些在面板拿貨方面沒有話語權的中小企業在2017年可能會負利潤運營,要么出局要么繼續抗壓。
其二,新進的夏普不給你提價的機會。
夏普是制造品牌海信、創維、TCL的新威脅,這在前文就有過闡述。帶著整條產業鏈來的郭臺銘,不僅聯合阿里強勢回歸,而且斷供三星海信,有繼續攪局下去撕出一片空間的打算。定下年銷售1000萬臺的回歸目標,郭臺銘并非頭腦發熱。雖然按照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的估算,夏普只有250萬臺的機會,但聯合地產開發商這條路會不會沖擊現有電視渠道賣貨的方式,2017年有待考驗。此外,一上來就是日本原裝面板,買70英寸送60英寸,這種只要市場份額,售價直逼制造成本的做法,會讓同行小伙伴們倍感壓力。
亦敵亦友的阿里騰訊
阿里騰訊來了,對電視業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是一個值得深度探討的話題。
阿里在2016年第四季度開了兩次發布會,第一次是家庭娛樂戰略升級,第二次是和芒果TV戰略合作,顯示了阿里積極拓展智能大屏市場的決心。兩次發布會都來了很多硬件合作伙伴,用阿里的話說,我們不做硬件制造,我們要做第三方開放式平臺,通過優秀的內容吸引硬件制造商共同分享智能大屏市場。
抱有類似想法的還有騰訊,因為看到智能大屏OTT市場機遇后,這些內容企業開始積極布局了。然而阿里騰訊的介入,對現在的電視業來說會是好事嗎?
對電視制造品牌來說,阿里騰訊亦敵亦友,本來在樂視小米等影響下,各個企業都尋求到了電視運營的好路子,比如海信有了聚好看平臺,創維有酷開平臺并與愛奇藝合作,長虹也有虹領金平臺,這兩年運營情況都不錯。現在又來了阿里騰訊這樣的企業,對電視制造品牌來說,多了選擇也多了對手。
從這個角度看,可以理解為何在發布會現場,只有海爾拼命表態要支持阿里,而其他企業并沒有表現出過于熱情的態度,因為與阿里合作,你得推雙方定制的電視,而這,或是這些品牌最大的擔憂。
對電視運營企業來說,阿里騰訊更像是一只大老虎。客觀說,運營電視用戶,樂視有一套,用內容吸引消費者,小米、微鯨、PPTV們都有一套,但相比阿里資源庫,后者又與芒果TV合作而言,內容優勢已經不再。當內容已經沒有優勢的時候,拿什么吸引消費者為你們的廣告買單,為你的電視購物買單?2017年,這方面的競爭只會更為激烈,不會削弱。
小結:
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會有贏家嗎?沒有!這并不是悲觀,而是目前狀況沒有樂觀起來的理由。2017年的電視業,用且行且珍惜形容更妥帖一點。電視制造的日子不好過,電視運營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這兩年電視企業的對手并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而且面臨的對手越來越兇悍,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大牌。
筆者堅持認為,在技術沒有大一統,供求關系仍緊張,運營模式沒有明確之前,元旦就做好打一年硬仗的準備很有必要,并沒有什么不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