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新材料對高新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石。目前,顯示產業鏈中下游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高世代顯示面板線的投資及相繼量產,為上游材料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然而,上游材料一直都是中國顯示產業鏈的薄弱環節,也是走向顯示強國的最大掣肘,其中ITO靶材就是中國顯示產業鏈材料環節的縮影。
當前,ITO靶材最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日本和韓國幾個大的ITO靶材生產商手中,如JADA、三井、三星,而中國高端TFT市場基本都受制于日本和韓國廠家。伴隨中國顯示產業的崛起,一批ITO靶材企業在產業發展中不斷革新與發展新技術,以搶占ITO靶材這一高新材料戰略高地。其中,一家名不經傳的ITO靶材企業——廣西晶聯光電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西晶聯)默默在ITO靶材領域進行了十年的技術耕耘,實現了ITO靶材國產化應用,成功打破了國外ITO靶材企業的核心關鍵技術壟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廣西晶聯ITO靶材已經陸續通過了京東方、信利光電等國內一線顯示企業嚴苛的測試要求,且開始供貨給京東方6代線。實際上,廣西晶聯ITO靶材已經可以做到(200-1200)mm*(200-550)mm的尺寸,密度達到99.7%以上,可適用于8.5代、10.5代、11代等大尺寸TFT-LCD面板線。在與廣西晶聯高層采訪接觸中,《國際光電與顯示》記者得以窺見廣西晶聯十年“砥礪鑄劍”的過程。
生之微末 定位冷壓燒結法
銦是稀有金屬,全世界銦的地質儲量只有1.6萬噸,是黃金地質儲量的1/6。目前世界上金屬銦總產量的70%以上用于制備ITO靶材。作為一家成長于“世界銦谷”廣西柳州的ITO靶材企業,廣西晶聯正是得益于豐富的銦礦,通過十年的不懈努力,不斷從上游原料向下游延伸,制造出了適用于大尺寸TFT-LCD顯示面板的高品質ITO靶材。
ITO靶材是一種銦錫氧化物特種功能陶瓷材料,是稀散金屬銦的深加工高科技產品,主要應用于生產ITO薄膜,ITO為Indium Tin Oxide的縮寫,即銦錫氧化物。ITO薄膜作為一種n型半導體陶瓷薄膜,具有對可見光透明和導電性良好的特性,廣泛應用于IT行業、液晶顯示(LCD)、通訊顯示、建筑行業幕墻玻璃和航空航天飛機、豪華汽車上的防霧玻璃等領域。然而,由于銦的成礦條件苛刻,資源量稀少,且在高科技產業領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國對銦等稀有金屬作為戰略資源的儲備意識不斷增強。目前全世界中高端的ITO靶材幾乎由日、韓壟斷,中國自行生產的ITO靶材只能用于較低端的ITO導電玻璃和柔性鍍膜,年產量也較少,與中國高速發展的LCD行業極不相稱,所需高端靶材仍需要從國外以高價大量進口。
十年前,隨著中國大陸TFT-LCD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高端靶材這一供需缺口不斷擴大,也一直是遏制TFT-LCD產業的關鍵環節之一。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之下,2007年,廣西銦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銦泰科技)正式成立廣西晶聯,且投建了ITO靶材的生產線,開啟了廣西晶聯ITO靶材的國產化研發進程。
廣西晶聯常務副總黃誓成表示:“廣西晶聯是從上游的鋅開始做,再到銦,后來機緣巧合,開始接觸ITO靶材這個產品,往下游產品延伸。”
其實,國內最初做ITO靶材都是采用技術難度更低的熱壓工藝,而廣西晶聯則在一開始就瞄準技術難度最高的冷壓燒結法。盡管廣西晶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痛苦的技術研發蟄伏期,但是長遠來看,這個選擇是極其正確的。
黃誓成表示:“自從確認技術發展路線之后,廣西晶聯便一直沿著這個方向不懈努力,期間經歷了遷廠、銦市場的萎縮很多事件,但廣西晶聯一直都在堅持。”
2007-2009年,廣西晶聯除了建設ITO靶材的產線,以及研發相關核心技術,也在對外供應銦和鋅。一直到2009年底,廣西晶聯才真正量產第一塊ITO靶材,當時產品的尺寸僅為75mm*75mm。同年,廣西晶聯引進了包括黃誓成在內的四名80后研究生,現在這四名研究生都已成為廣西晶聯獨當一面的核心技術骨干。然而,對于廣西晶聯最初的印象,黃誓成當年僅知道公司在做一種屬于新材料的產品。由此可見,廣西晶聯起點之低,聲名不顯,但就是在這樣的企業里,黃誓成帶領的技術團隊一直堅守ITO靶材的技術研發和改進,創造了ITO靶材國產化的奇跡。
鍥而不舍 堅守核心技術開發
2010年底,因種種原因,廣西晶聯從銦泰科技獨立出來。當時,四名剛剛從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幾乎是每人負責一個工段來進行整個產品線的生產與研發。然而,廣西晶聯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大尺寸、高密度ITO靶材上一直沒有取得比較大的提升。為此,廣西晶聯通過各種途徑,多次聯合國內外著名ITO靶材專家、釜山國立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鍍膜專家以及中科院物構所、中南大學等對其ITO靶材生產工藝及品質進行優化,企業技術中心也加強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及時獲取國內外先進技術的信息及動態,了解世界先進工藝技術,形成較強的研發能力,極大推動公司ITO靶材的生產向高水平、高質量方向發展。
伴隨廣西晶聯不斷地調整和完善工藝,使得發展方向越來越清晰,技術也實現了突破。其實,在ITO靶材研發過程中,像很多技術型研發企業一樣,廣西晶聯也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和耐心,在一個漫長的未知發展中,蹣跚前行。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既有國內來自中國大陸一線高等院校技術人才的加入,也有海外日、韓、臺的技術人才的引進,但是還是有部分人選擇退出,根本原因是當時產品無法做出來。但盡管廣西晶聯有各種人才的加入和退出,但其核心技術團隊一直沒有變。
在當今這樣一個浮燥的年代里,一批八零后在企業連續多年不賺錢,而且也不知道哪一年才賺錢的情況下,一直在堅持,是難能可貴的。作為核心技術團隊成員,黃誓成表示:“身在其中,我們結合國內外的技術交流和方法,能感受到廣西晶聯的技術一直在進步,并慢慢地形成自己獨特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國內ITO靶材市場也越來越大。特別是曾總(曾福祖)一直沒有放棄,所以我們也沒有放棄,始終堅信晶聯一定能夠走通ITO靶材國產化之路!”#p#分頁標題#e#
在研發前期,曾福祖每年至少要往廣西晶聯投資上千萬來維系的正常運作。2012-2013年,這是廣西晶聯最艱難的時期。當時,廣西晶聯甚至連買原料的錢都沒有,有時發工資都需要曾福祖從別的地方挪借來發工資。同時,做研發試驗的原料又特別貴,達到5000元/公斤,都是研發團隊憑借個人資源去“賒”回來,再做開發試驗。在這過程中,也曾經有很多風險投資進來過,但在投入的一年時間里,因為失去信心都撤出來了。
ITO靶材,是一個資金和技術投入都非常大的行業,廣西晶聯這么小的一家企業一直在堅持,非常不容易。然而,天道酬勤,多年的努力付出于2013年終于結出了收獲的果實。
2013年8月份,廣西晶聯順利實現ITO靶材常壓燒結,并獲取相對密度大于99.7%的ITO靶材,靶材尺寸大于400mm×650mm,靶材綜合品質達到甚至超越了國際最知名ITO靶材生產廠家——日本三井公司的水平,成為其ITO靶材發展的重要節點。
過去一段時間里,廣西晶聯完成了柳州市柳東新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大尺寸、高密度ITO靶材的燒結法生產工藝”,積累了大量的高品質納米ITO粉體生產、粉體加工、模壓成型、冷等靜壓成型以及燒結工藝的研發經驗和技術工藝,并成功將ITO靶材推廣到南玻、萊寶高科、蘇州板硝子等知名客戶,并成為其國內唯一穩定供應商。同時,公司不斷地推進新型ITO靶材產品的研發工作,通過技術攻關和引進相關技術人才,逐漸克服了生產過程中的核心技術難題,這些扎實的技術基礎為該產業化項目的建設和順利完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廣西晶聯光電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產品
崛起于阡陌 “搭界”顯示面板巨頭
伴隨2013年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廣西晶聯核心技術團隊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ITO靶材國產化的可能。其實,當時廣西晶聯ITO靶材技術已經領先全國,在大陸是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技術水平可與之相比擬的,而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當然,因剛剛實現技術突破,此時的工藝還不是特別完善,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從實驗到量產還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
2013年12月,廣西晶聯得到了國內最大導電玻璃生產廠商——南玻集團(該公司之前主要使用日本某公司的ITO靶材)的認可,詳細的測試和分析表明其ITO靶材品質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日本同行企業的ITO靶材。2014年底,南玻將平面ITO靶材從之前的進口轉向從廣西晶聯采購。
2015年2月,廣西晶聯通過信利半導體公司TFT(高端液晶顯示面板)產線的品質測試,成為中國大陸唯一一家ITO靶材通過TFT認證的企業,這對企業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與此同時,國內最大ITO靶材使用企業——京東方也對廣西晶聯產品進行品質驗證。2016年2月,產品通過了京東方合肥六代線的測試。目前為止,廣西晶聯是中國大陸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為TFT領域批量供應ITO靶材的生產商。伴隨廣西晶聯ITO靶材進入京東方生產線,這為ITO靶材實現真正的國產化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
其實,廣西晶聯ITO靶材能進入京東方的“法眼”,也經歷了一個比較曲折而又勵志的過程。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京東方開始在大陸尋找可以配套ITO靶材的供應商,而廣西晶聯幾乎作為最后一家后備企業被其選中。
2013年,京東方派技術人員來評估廣西晶聯的ITO靶材產品。盡管產品通過了京東方的技術評估,但是京東方仍然表示:廣西晶聯的技術有可能是最好的,但是還是不相信晶聯能夠做出來。畢竟,相對于同行企業或科研機構,廣西晶聯在企業規模和研發人員數量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2015年,在其他企業試用失敗的情況下,京東方又重新找到廣西晶聯,試用其ITO靶材產品。
此時,廣西晶聯的ITO靶材品質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在2013-2015年兩年時間里,廣西晶聯做了大量的工藝和技術改進工作,到2015年已經可以很穩定的批量供貨。在京東方試用產品過程中,廣西晶聯又按照其要求在生產管理、工藝等方面做了進一步改進,從做樣到開始測試,大概花了半年的時間。到2016年3月,廣西晶聯的第一套產品在京東方進行了產品性能上全方位的測試,且通過了其品質認證。
從初始端(鍍到玻璃上),到在下游企業產品上使用,再與國外的靶材進行全方位的對比,京方東終于做出結論:廣西晶聯的產品完全可以與國外的ITO靶材相媲美!
其實,廣西晶聯自2013年突破核心技術以來,因其沒有懂得技術的銷售團隊,ITO靶材市場始終沒有打開。正是因為京東方給了一次寶貴的試用的機會,廣西晶聯才實現了技術和市場上的整體突破。#p#分頁標題#e#
黃誓成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深深地感到,機會還是垂青于一直在努力的人。廣西晶聯的中層人員和核心技術團隊一直是非常穩定的,這也是我們最后能夠成功的原因。因為我們一直在積累,一直在進步,現在仍然還在進步。”
他認為:“廣西晶聯之所以能在技術上獲得大的突破,是與技術方向有關。廣西晶聯一開始就定位在國際最先進的冷壓燒結技術,盡管路走得非常艱難,但是技術方向明確,一定就會取得成功。廣西晶聯的成功也得益于最初建線的公司領導團隊,在最開始便將技術路線定位于當時日本最先進的冷壓法。”
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目前廣西晶聯已獲得5個核心的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均屬于國內ITO靶材頂尖水平的專利。
赫赫之名 受上市企業隆華之青睞
2016年8月,隆華節能通過股權收購及增資等方式,持有廣西晶聯70%股權。隆華節能強大的資本支持及專業管理團隊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在TFT-LCD市場的生產、經營能力。那么是什么樣的機緣巧合,讓隆華將廣西晶聯收入旗下的呢?
據廣西晶聯總經理杜海柱介紹,隆華節能也是河南洛陽空港產業區的一家明星企業,其董事長李占明是一個非常有眼光與胸懷的優秀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一直在不斷的網羅人才,并在創業過程中逐漸將隆華的發展方向定位于工業制冷上,大舉進入工業節能領域,并在細分領域里做到全國第一,技術非常領先,并于2011年在創業板成功創業。
在隆華發展戰略中,李占明一直都將人才放在企業的第一位,可以用“求賢若渴”來形容。他認為,“人才是企業的生命力”。
杜海注告訴記者說,正是在隆華不斷尋求轉型與發展的背景下,2014年,在機緣巧合下,李占明與時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總工程師、裝備產業部主任孫建科有了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經過交流與接觸,他們發現彼此在很多“產業發展和認識”上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志同道合的兩人在很多想法上“不謀而合”。
孫建科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技術專家,同時也是優秀的管理專家。2014年9月,孫建科辭去中船重工總工程師和裝備產業部主任(副部級)的職位,加入隆華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占明將隆華未來的發展和轉型都交給了孫建科來操盤與掌舵。
孫建科因本身是國家級的材料專家和博士生導師,因而從其最熟悉的領域著手,在技術和管理方面都成效卓著。2014年11月,孫建科上任后便從材料方面著手,收購了第一家材料企業“洛陽四豐”,剛收購時大家并不看好,利潤是負的,但到2015年洛陽四豐的銷售收入便翻倍,到2016年成績就更好。收購洛陽四豐是孫建科進軍ITO靶材領域的第一步,在鉬靶、銅靶等領域已經領先全國,其發展“如日中天”,在行業里已經形成很大的影響力。
在業內客戶的建議下,孫建科又把收購目標轉向廣西晶聯,通過接觸之后,雙方在很短的時間里便走到一起。2016年9月1日,隆華派駐專業高層管理團隊正式加入廣西晶聯,其中杜海柱擔任廣西晶聯總經理,善于管理生產的郭朋任主管生產和工藝的副總經理。
對于收購廣西晶聯,杜海柱表示:“首先是因為隆華看好ITO靶材這個產業,而收購晶聯是符合隆華長期轉型的目標。如果我們對ITO靶材產業沒有信心,隆華人不會做這個事。同時,隆華也非??粗乩暇撊诉@個團隊,人心很齊,共同的志向,共同的作風使我們很快融合到一起。”
2016年3月,廣西晶聯ITO靶材成功通過京東方6代線認證并獲得續單,實現國產ITO靶材在高世代面板應用領域“零”的突破。杜海柱很自豪地表示:“我們認為廣西晶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可以供貨ITO靶材的企業,我們和競爭對手的距離會拉得越來越大,領跑優勢會越來越明顯。”
廣西晶聯在ITO靶材領域的成功足以說明,在一個技術門檻很高的行業,不是“有錢”就可以“燒”出來的,有太多企業所投入的資金比廣西晶聯多得多,但ITO靶材這個行業真不是錢能“堆”出來的,它需要的更多的是耐心與堅持。
乘風借力 擴大ITO靶材產能
在加入隆華之后,廣西晶聯的技術優勢在隆華強大的資本支持下,加快了產能的擴張步伐。在對外公告里,隆華對晶聯的目標非常清楚:三年之內隆華將新增200噸的產能!
從工業節能到TFT-LCD,隆華成功進行了跨界經營,特別在收購廣西晶聯之后,意欲擴大ITO靶材的領先優勢,推動ITO靶材國產化。這也是隆華自收購洛陽四豐之后,又一個加快企業轉型的“先手棋”。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大陸平板顯示產業迅速崛起,已經成為世界顯示產業格局中的重要一極。特別是伴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關于加快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國家政策文件的出臺,廣西晶聯將在ITO靶材國產化的政策東風下迎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也將堅定隆華在TFT-LCD領域的發展信心。
杜海柱表示:“從市場方面來看,中國大陸面板擴張速度非常快,在國產化方面有著強烈的需求。從產品質量來看,我們在技術和品質上已經趕超日韓的水平,已經通過了京東方非常嚴格的認證和測試,這是我們品質和技術最直接的證明;從成本來看,我們采用高效設備,優化生產線,使我們的成本降到最低!”
從柳州ITO靶材產線來看,廣西晶聯最初規劃的是30噸的產能,但是通過提升設備的利用率和產線優化管理,到2017年2月其產能將達到60噸的產能。
“在廠地不增加,完全利用原有廠地,對原有生產線進行改進,采用高效的設備,改進作業的方式,挖掘原有設備的潛能。這樣在投資增加不多的情況下,我們實現了月產能達到5噸的目標,這樣使我們的成本下降,我們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廣西晶聯副總經理郭朋補充道。
常務副總經理黃誓成主抓產品研發與技術提升,而副總經理郭朋在ITO靶材生產管理中擅長精益生產,兩人形成了緊密、互動合作的關系,實現了在提升ITO靶材產品品質的同時,不斷降低產品成本,可以說是絕佳的“雙劍合璧”。#p#分頁標題#e#
據了解,目前廣西晶聯柳州生產線每月產量大概在3.5噸,整體供不應求。經過對一些設備的優化與調整,到2017年2月,這條線的產能將達到5噸/月。未來三年,廣西晶聯新產能主要布局在洛陽,分期完成200噸ITO靶材新產能的擴產目標,屆時加上柳州60噸產能,總體產能將達到260噸,成為全球非常有影響力的ITO靶材生產商。
杜海注非常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2017年2月,常務副總黃誓成和副總經理郭朋也將各自領導一個團隊,在洛陽啟動第一個60噸的建設,務使廣西晶聯的產品更具品質,成本更加合理。由于不同的鍍膜線對ITO靶材的要求各有不同,因而作為廣西晶聯的技術專家,黃誓成和公司的其他專家還經常調研客戶的鍍膜線,與客戶共同研究如何使ITO靶材更好地應用到客戶的生產線上,使其利用率更高,同時也把從市場上帶回來的信息,反饋到產品與工藝的改進中。而主管生產的郭朋副總經理將進行60噸產能的規劃與建設,預計會分成三到四期分批建設,實現滾動式發展。
根據規劃,廣西晶聯將在三個月內把主要的工藝和設備建設完成,并在柳州現有60噸的每個環節進行研究,努力提升ITO靶材產品品質。同時,廣西晶聯還與市場進行結合,通過客戶提供的信息對產品進行優化改進。因此,用杜海柱的話來表達:洛陽的第一個60噸將比柳州的這個60噸“投資要更低、工藝更先進、管理更合理”。
“每一個60噸是在前一個60噸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從‘品質要穩定、投資要降低、產量要擴大、設備要優化、效率要提高’這些方面進行改進。”杜海柱介紹。其實從2016年9月份開始,郭朋副總經理便帶領團隊著手做這些方面的工作。
未來,廣西晶聯主要瞄準TFT-LCD高端市場,主要競爭對手也變成日韓臺的ITO靶材巨頭。到2018年,中國大陸TFT-LCD面板線總數量將達到44條,從而真正占據“全球第一”地位,對ITO靶材的需求量也將達到600-700噸。而廣西晶聯的設想是能夠占到中國大陸的三分之一的市場占有率。
同時,由于日韓企業的逐步退出,未來市場對ITO靶材的需求可能遠遠超過預期。杜海柱表示,廣西晶聯將根據市場的變化,逐步擴大產能,預計洛陽ITO靶材生產基地最大產能可達500噸。對于廣西晶聯是否將會在中國大陸平板顯示幾大集聚地進行投資配套,他也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根據規劃目標,洛陽將形成全國最大的ITO靶材生產基地,新車間的面積達28800平方米,可建年產達500噸的規模。從產業布局來看,廣西晶聯在洛陽的布局還是很好的,因為可以居中輻射到各大平板顯示聚集地。
目前廣西晶聯ITO靶材最核心的競爭對手仍然是日本和韓國的幾個大的ITO靶材生產廠家。由于日本和韓國提前中國大陸研發和生產ITO靶材近20多年時間,一直處于壟斷的狀態,在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80%以上,而且市場基礎非常牢固,品質以及與下游客戶的匹配度更高。但是,未來隨著廣西晶聯在ITO靶材這一領域更強有力的技術與市場布局,將進一步打破中國大陸在ITO靶材這一核心材料的“尷尬的供給格局”。
與此同時,目前廣西晶聯還與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和院校,共同進行ITO靶材鍍膜測試和認證,為下游鍍膜廠家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這大大推動了ITO靶材國產化進程。
十年來,廣西晶聯的發展之路,分明是一次次涅槃重生、華麗崛起之路。目前廣西晶聯的ITO靶材已經可以在TP、柔性、TFT-LCD、LTPS、AMOLED全面使用,特別是實現高世代線TFT-LCD的ITO靶材產品的研發突破,相信在當前國產化機遇的助推下,將進一步強化其技術和市場優勢。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