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大考剛過去,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僥幸逃過上榜的品牌是否能放心大呼一句“安全了”?非也,要知道如今的消費者對于產品和宣傳的真實性越來越關注,辨別能力也越來越強。歷年來,科技領域都是3.15晚會的重災區,今年卻意外缺席,這不免讓人陷入深思。
當前,科技創新日新月異,新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向前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高新技術發明和成果目不暇接。但是,伴隨高科技的發展,部分企業在高科技上動起了小心思,營銷方式花樣百出。
比如近幾年的彩電市場,“智能電視”、“激光電視”、“QLED電視”、“ULED電視”、等等,一個個新穎的詞匯讓人眼花繚亂。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雖然3.15已經過去,但我認為仍很有必要談談彩電圈玩的套路,比如“QLED電視”就是一個過度營銷的案例,讓消費者產生誤解。
什么是QLED電視?
QLED的全稱是“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直譯是“量子點發光二極管顯示器”。
QLED的核心成像材料是體積非常小的量子點,小到什么程度呢,其尺寸單位是納米級別的,一般在2-10納米之間。由于尺寸以納米計,足以顯示出量子力學的性能,因此稱之為量子點技術。
QLED屏的每個量子點由鋅、鎘、硒和硫原子組合而成,受到光或電的刺激,每個量子點會依據不同的尺寸發射出不同顏色的光線,光線色彩格外鮮艷。這一技術可以提供很高的色域。
目前的QLED電視,不是真正的QLED自發光電視
當前,一些廠商為了能讓自己的產品在眾多的競品中脫穎而出,竟然宣稱他們的電視是QLED電視,這其實只是商家的營銷噱頭而已。
事實上,真正的QLED通過改變背光源的光譜層,讓其中R/G/B光譜更加純凈,從而讓屏幕顏色更加純正,提高色彩飽和度、亮度等。但是量子點因其容易受熱量和水分影響的缺點,無法實現蒸鍍方式,只能研發噴墨印刷制程。所以,受限于當前材料和技術,尚未出現真正的可以實現自發光的QLED電視。而真正的QLED自發光電視,預計需要十年左右才能商用。
而市面上銷售的所謂“QLED電視”實際上就是量子點液晶電視,僅僅是通過在背光源上附加了量子點膜,也就是說,如今被廠商爆炒的“QLED電視”只是LCD的改良款而已。
可是,部分商家為了實現營銷傳播的效果,為了快速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打著“新產品”的旗幟,迎合廣大消費者對高新科技的追求,故意制造假象、制造概念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才有了今天的“QLED電視”。實際上,這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手段,將“QLED”概念進行了炒作。
別玩花樣營銷
對于這種玩“概念營銷”的做法,我是十分鄙視和反對的,同時,對絕大多數噱頭營銷也嗤之以鼻。
不管怎么樣,對于企業而言,適當的營銷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它會實現必要的品牌傳播效果,提高企業和商品的知名度,帶動產品的銷售,對社會和企業來說都是有實際價值存在的。適當而高明的噱頭,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錯誤的引導,過度營銷的做法就顯得低劣了。
首先,過度營銷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真實技術的判斷。
比如真假“QLED電視”,商家用量子點液晶電視冒充正真的自發光QLED電視,對于消費者而言這是絕對的誤導,會導致消費者在購買時做出錯誤的判斷。而現階段,OLED才是真正實現自發光的創新技術,是真正的被大規模商用的新科技產品。
作為現階段最優秀的顯示屏,OLED能為消費者提供比其他非自發光顯示技術產品更完美的黑色、可視角度、對比度、飽滿的色彩,最佳HDR功能等視覺體驗。由于自發光沒有背光源這一特點,在任何地點、任何空間,可以用OLED呈現你所想要的任何形態。能做的像紙一樣薄,貼在墻上,還可做凹凸曲平各種各樣的形態。
其次,概念包裝太嚴重必然會造成消費者的心理落差,一旦消費者發現事實上產品與宣傳有出入,就會對接觸到的企業品牌和產品產生質疑,負面影響會逐漸積累沉淀,從長遠來看對企業是絕對不利的。
尤其以科技為宣傳點,企業借此營銷的時候必須要有底線,不同的科技落實到產品上,其反應出來的本質內容絕對是有差距的,正如QLED和OLED在畫質、設計等方面就存在本質區別。
因此,在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的同時,更希望部分企業能夠警醒。當然,如果個別企業貪圖眼前利益則另當別論了。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