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聯芯12寸廠預計最快第二季導入量產,初期產能5千片,年底將擴增至1萬片,聯電預估,聯芯今年整體產能可望占營收比重達5%至10%之間。
聯芯是由聯電、廈門市政府與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三方共同合資的12寸晶圓代工廠,資本額20.7億美元,聯電預計5年內出資13.5億美元;聯芯去年底完工投產,創下聯電20個月就開始量產的12寸廠新紀錄。
聯芯已完工的晶圓廠,規劃月產能共5萬片,目前量產的第一座廠以導入40nm制程為主,月產能約1.1萬片,聯電預計最快第二季將其中5千片轉量產28nm制程,年底再擴增5千片,合計1萬片的28nm制程,等于第一座廠月產能共1.6萬片,等2.5萬片填滿后,再考慮量產另一座2.5萬片的廠。
聯電指出,該公司技術授權28nm技術給子公司聯芯,技術授權金額2億美元,將依進度認列技術授權金;但因聯芯為子公司,對聯電僅有現金收入,權利金不算獲利,另預估聯芯今年整體產能可望占營收比重達5%至10%之間。 半導體業界認為,聯電在南科的28nm技術良率已趨水平,勝過中芯,看好技術授權聯芯的競爭力。
依照投審會規定,聯電已開始量產14nm制程,符合赴大陸并購、參股投資的制程技術需落后該公司在臺制程技術一個世代的規定。
聯電表示,該公司12寸廠生產主要基地仍分別在南科與新加坡,目前南科與新加坡廠的月產能各5萬片,南科廠已量產自主研發的14nm鰭式場效晶體管(FinFET)制程技術,并出貨給主要客戶,良率達先進制程的業界競爭水平,此制程將有助客戶開拓新應用電子產品。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