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OLED電視龍頭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00751.HK,以下簡稱“創維數碼”)行政總裁的帥印已正式移交老將劉棠枝。
創維數碼及其非全資附屬公司 創維數字 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以下簡稱“創維數字”)此前發布公告稱,執行董事、創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維”)副總裁劉棠枝于4月1日正式接替楊東文出任創維數碼行政總裁、創維集團彩電事業部總裁。
對于效力創維達17年的楊東文的離去,業界眾說紛紜。劉棠枝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楊東文離職屬于公司正常的人事變動,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確保創維不會因單個人離職而受到影響。
與人事變動一樣引起外界關注的還有創維在OLED上的高舉高打。其旗下部分OLED電視價格降幅超過20%。這被視為創維在液晶面板漲價的背景下,以價格刺激市場,搶占OLED窗口期的合宜之舉。但基于OLED面板產能有限、消費者對于OLED認知仍處培育期等因素制約,業內認為,OLED距成為創維新的利潤引擎仍有一段路要走。
核心高管離職“內幕”
“勤奮嚴謹,質樸謙遜。自我要求極高,一直強調企業管理者必須是行業專家。”一位熟悉楊東文的不愿具名人士表示,擁有經濟學和法學雙學科背景并曾在海南大學執教會計學的楊東文除了熟稔財務外,對于彩電技術也是如數家珍。
楊東文于1998年5月加入創維。因2000年創維前任中國總部營銷經理陸強華率一眾骨干出走,時任創維財務總監的楊東文也隨即從幕后走向臺前。其所在的三年間,創維差異化推出“健康電視”“純平大風暴”,一舉躋身國內彩電業前三強。
然而,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際,楊東文辭去創維中國總部營銷經理。直到2005年9月,在創始人黃宏生力邀下,楊東文復出并躍升為創維彩電事業本部總裁。
“心態頗為開放,眼界開闊。”上述人士介紹,無論是早期的家電業與IT業融合潮,還是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崛起,楊東文認為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讓彩電業煥發出了活力,這也是創維之所以能成為第一個推出互聯網電視品牌酷開的彩電企業的重要原因。
然而,效力17年,楊東文的退場還是引發業內一片唏噓。不少業內人士將其和此前張學斌的離職聯系在一起。屬于大學同學的二人,在黃宏生2006年入獄的6年間幾乎以力挽狂瀾之勢,使創維數碼穩居國內黑電第一梯隊。然而,2012年,黃宏生妻子林衛平接替時任創維數碼董事會執行主席及執行董事張學斌,彼時,這被外界解讀為公司創始人與職業經理人心生嫌隙。
值得注意的是,創維數碼2016年7月8日公告稱,林衛平辭任董事會主席,賴偉德接任。據悉,賴偉德歷任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處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資產財務部主任及南京中電熊貓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位。
“楊東文資歷、學識等是董事會主席的不二人選,卻旁落‘空降兵’賴偉德,這從側面說明楊東文并未被黃宏生完全信任,這與2012年張學斌離職如出一轍。折射出公司創始人與職業經理人之間委托代理關系的不和諧。”另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人李婷于2016年9月以現金7200萬元認購奧維云網600萬股,持有奧維云網發行后股份比例為15.67%,成為第一大股東。而李婷正是楊東文的配偶。2017年2月28日,據 維科精華 圍繞鋰電池業務的重組預案修訂稿顯示,楊東文擬以不超過5億元現金認購維科精華8.33%股權。
對此,數位家電業內人士直言,楊東文估計早就去意已決,有意離開家電行業。有接近楊東文的張姓人士表示,“這屬于個人職業選擇。楊總有精力、資金,投資自己感興趣的公司也是個人價值最大化的需要。”
劉棠枝也表示,楊東文離職主要系其希望投入更多時間處理私人事務,而楊東文等高管的離職對于創維并不會造成影響。
“崗位輪替是正常的事情,創維作為一家有近30年歷史的企業,運作規范化、系統化,高管的更替不會影響到公司既定的發展戰略和步驟。”劉棠枝不斷強調。
降價助推OLED仍存阻力
與人事變動幾乎同時發生的還有創維對旗下OLED電視的降價行動。自3月10日起,創維55寸OLED電視價格下調3000元,降幅超過20%。
對于此次調價,劉棠枝解釋稱,“OLED技術成熟度日顯,成本逐步下降,也隨之帶動整機價格下行。而過去的一年多,創維OLED電視價格并未有所變化。此次調價也是為了讓OLED技術惠及更多消費者。而之所以選擇55寸機型作為降價主力,是基于該尺寸電視占比最高。”
作為國內第一家推出OLED電視的彩電廠商,創維于2015年8月率先量產4K OLED有機電視S9300。其又于2015年收購德國Metz后在歐洲量產推出OLED電視,成為繼LGD之后,第二家在歐洲市場推出OLED產品的品牌。持續擴大OLED的市場覆蓋之余,創維還于2016年8月推出全球首款搭載AR技術的OLED有機電視S9D。
“在LG、索尼、創維、康佳等OLED陣營中,創維一直走在最前沿也最堅定。” 山西證券 劉姓分析師指出,創維還于2016年11月,聯手京東方、海思推出了中國首款自主OLED電視。
此次創維旗下OLED電視降價恰值液晶面板漲價。液晶面板自2016年第一季度末出現了近十年來的漲價潮。中怡康數據顯示,40寸FHD2016年12月比2016年1月價格上漲77%。
對于創維祭起OLED價格大旗,在奧維云網助理總裁張彥斌看來,“價格一直是橫亙在OLED和液晶之間的門檻,此番率先降價恰可以利用窗口期獲得先發制人的市場機會。”
2015年和2016年也被劉棠枝視為OLED發布和推廣的元年。發布2015財年業績報告之時,創維也對外公布了2016年OLED電視銷量20萬臺的目標。劉棠枝此前還指出,“OLED是下一個風口,并將馬上在電視產業上到來。”
市場調研機構IHS預測,2017年將成為全球OLED市場大幅增長的重要拐點。而創維也將在2017年加快對OLED產品的普及。
然而,在中怡康黑電中心總經理彭顯東看來,將OLED技術優勢轉化成市場優勢還為時尚早。“LGD是目前全球唯一的OLED電視面板供應商,OLED面板產能擴張速度慢于整機鋪貨速度;消費者在面對OLED整體售價偏高的同時,對于OLED電視的整體認知仍處于培育期,還面臨被量子點、激光、液晶等分流的可能。”
據創維2016年半年報顯示,4K智能電視機銷量同比增長70%達185.8萬臺,位列各類電視之首。
“OLED電視國內整體滲透率還停留于個位數。”山西證券劉姓分析師指出,伴隨三星、 LGD、 JDI、夏普等持續加碼,京東方G8.5代、華星光電G11代、SDP10.5代等產線于2019年前后實現產能、良率爬坡,OLED屆時有望成4K之后創維又一個利潤引擎。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