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8.5代產品下線,將對上下游產業鏈項目產生更大的集聚效應,延伸拓展福州的電子信息產業鏈。
福州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生產線產品下線,并向三星、LG、長虹、康佳、創維、海信、海爾、冠捷、聯想等客戶交付了首批產品。業界稱,這填補了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大尺寸面板行業的空白。
2015年10月開建的這條生產線位于福建福清市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迄今福州電子信息產業中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主要生產高分辨率、窄邊框電視及桌面顯示器等液晶產品,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
京東方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炎順介紹說,該生產線集成了MMG套切技術、銅工藝技術、光配向技術、氧化物技術等顯示技術,實現全球首次43英寸10切設計,大大提高了玻璃基板利用率。
如今,以福州京東方第8.5代生產線線為龍頭,東旭光電、聯華林德氣體、東進化工、裕永物流等項目在福清集聚。業內人士認為,京東方8.5代產品下線,將對上下游產業鏈項目產生更大的集聚效應,延伸拓展福州的電子信息產業鏈。
作為福建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和推動福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基礎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加快轉型發展,正成為福建建設“新福建”的一大亮點。
在“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建設中,產業優被看成是堅實支撐。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提升主導產業競爭力已成為福建一個重要政策導向。
福建提出了2017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6000億元的目標。為此,福建突出“強芯補屏”和終端產品創新,加快京東方、廈門聯芯、泉州晉華、莆田華佳彩等項目投產達產步伐。
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大省,新型顯示、計算機及網絡通信、軟件業等三個產業板塊已突破產值千億元規模,但福建仍非電子信息產業強省。“缺芯少屏”是重要的制約瓶頸。
為突破這一瓶頸,包括福州京東方在內的一大批產業龍頭項目先后落地福建,促進福建電子信息產業“填屏補芯”,由“大”奔“強”。
投資370億元的晉華存儲器項目(一期)規劃月產6萬片12英寸先進制程內存晶圓片,該項目已納入國家“十三五”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
中華映管斥資240億元,將華佳彩高新技術面板項目落戶莆田,這是莆田建市以來投資額最大的高新技術項目。
福建電子信息集團董事長邵玉龍認為,軟件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是信息產業的核心與基礎,這些產業投資強度大、回收期長、技術難度高,但附加值也高,其布局直接決定了一個地區在全國乃至全球信息產業中的分工地位。
在邵玉龍看來,推動福建電子信息產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要善于與境內外特別是臺灣優秀企業、優秀團隊合作,實現關鍵產業領域的技術創新和自主發展。
目前,福建電子信息集團正與全球集成電路巨頭臺灣聯華電子合作,建設福建首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一期設計產能為月產12英寸晶圓5萬片,主攻通信、金融IC卡芯片代工。該生產線去年11月投產,填補福建高端集成電路制造空白。
福建省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777.02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福建生產了1.63億塊集成電路,比2015年增長16.9%。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