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40吋級面板缺貨與價格上漲的影響,以及產能供應的不確定性,確保面板供來源是電視機品牌廠在今年首要任務。
IHS Markit 顯示器供應鏈總監楊靜萍說,40與43吋高價格和供應不足問題,讓電視制造商將需求轉移到更大49吋以上或更小的32吋左右發展。
楊靜萍說,也由于40吋級的產品缺貨,讓品牌廠的產品策略往大尺寸發展,讓55吋產品首次在2016年黑色星期五成為暢銷產品,65吋也獲得穩健成長,今年第1季面板價格更出現單月10美元以上的漲幅。
由于2016年面板供發生劇烈變化,對于電視制造商來說,今年的策略是以規劃更大的螢幕比生產更小的尺寸更安全。
隨著面板制造商不再優先考慮市場占有率,而是以改善供應鏈交易與優化利潤為優先考量的策略下,如此將使供應管理成為電視制造商在今年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2016年中國電視制造商購買力強勁,除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預期需求,以及擴充海外市場做準備。然而中國品牌的需求力度在2017年將難以維持,而韓廠仍繼續備貨面板,同時要求將分配的產能換成較大尺寸的可能性為主。
楊靜萍說,由于面板價格高漲,讓零售商擔心成本增加和面板短缺,將是嚴重的問題,因為整個供應鏈的利潤也跟著受限,由于面板制造商和電視制造商都想要爭取更大的利潤,但是面板價格高漲,讓品牌廠財務壓力日益沉重,迫使電視制造商進行尺寸的升級。
隨著面板價格高漲,因此過去瘋狂的電視價格戰是否會即將結束?她說,2016年第4季度,液晶電視平均售價首次在中國上漲,主要是面板價格漲、人民幣貶值,讓向來強調高性價比的樂視(LeTV)去年11月也宣布首輪漲價,其他品牌也接連以提高電視價格。
楊靜萍說,過去品牌競相推動電視市場,過去面板價格上漲,電視機的平均售價也從未回升,但現在品牌與通路廠為了避免漲價制需求,現在電視制造商必需強調,附加功能來證明電視價格上漲是合理的,否則,廠商的利潤必須遵循難得的液晶循環,如此的困境也讓電視制造商對于今年的產能規劃,維持謹慎態度。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