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廣東省出口彩色電視機(包括整套散件,下簡稱“彩電”)2433萬臺,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3.5%;價值34.3億美元,增長24.9%;出口平均價格每臺141.1美元,上漲1.2%。
今年前10個月廣東省彩電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家電下鄉”政策提振國內彩電生產力和占有量。自2008年起,國家用高額補貼帶動家電下鄉并于2009年推廣到全國,這些政策有效提振了國內彩電生產力和占有量。據商務部資料顯示,今年1-10月份,全國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4倍和1.9倍;其中10月份,全國家電下鄉產品銷售697.5萬臺,實現銷售額165.9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1%和123%,銷售額居前3名的產品分別是彩電、冰箱和熱水器。此外,隨著“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政策的不斷深入實施和完善,都有效推動了國內彩電產業的升級,帶動國內彩電企業的生產力,從而提高彩電出口量。
二是市場需求的提升推動彩電的銷售量和出口量。隨著歐美等國家的經濟逐步復蘇,全球性消費市場也持續回暖,彩電市場相繼出現消費需求增長。據美國供應管理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15個月擴張,從9月份的54.4升至56.9,擴張速度遠遠快于預期。10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50.2,高于9月份的數據修正后的48.6。另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月度調查顯示,10月份歐盟總體經濟景氣指數由9月份的103.2升至104.1,為連續第五個月上升。全球經濟的持續向好和消費能力提升,帶動家電類商品國際需求增長,推動了我國家電生產企業訂單增加、出口增長。此外,舉世矚目的第16屆亞運會在廣州成功開幕,也對國內彩電的銷售和出口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盡管當前廣東省彩電出口保持快速增長,但是國內彩電行業發展應關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核心技術缺失制約產業發展。面板是平板電視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電視機總成本的70%。當前,我國彩電業始終采用進口面板、出口整機這種“兩頭在外”的微利加工模式,“增收不增效”的困擾一直沒有解決,面板制造這一核心技術的缺失已經成為各彩電廠商發展的瓶頸。我國作為一個電視機生產大國,每年有大量電視機出口海外市場。據機電商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電視機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但是,我國電視機95%以上的顯示面板長期依賴進口。我國彩電產業缺乏完整的產業鏈和價值鏈,面板技術的缺失嚴重制約了國內彩電產業的發展。
二是《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將醞釀彩電市場新格局。經過3年多的努力,我國《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國家標準將在今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此標準將我國平板電視能效等級共劃分為三級,一級代表最佳節能效果,二級為節能產品評價等級,三級為市場準入等級,達不到三級能效標準的電視產品將面臨淘汰。據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按照新能效標準對企業抽樣產品測試結果顯示,目前市面上能效一級的液晶電視僅為2.4%,二級的比重是10.8%,三級占72.3%,而有14.5%的液晶電視和9%的等離子電視產品不符合標準。
《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的實施將加速國內彩電市場的洗牌,國內彩電市場格局有望重新改寫。
三是各種“綠色壁壘”阻礙我國彩電擴大出口。據資料顯示,平板電視的平均能耗是CRT電視的1.5倍,目前世界各國對于電視機節能減排高度重視,紛紛推出相關政策,給我國彩電出口造成一道“綠色壁壘”。據資料顯示,2009年上半年,法國生態部建議政府可下令銷售商注明每臺電視機的耗電量,以方便人們識別,同時對選擇低能耗電視機的消費者進行補貼,對購買高能耗電視機的消費者加收費用;同年,日本也提出了平板電視節能標準重新評估方案,規定2012年日本平板電視節能標準計劃較2008年度提高約37%,以推動日本各家電制造商加強家電產品的節能技術開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政府2009年底也批準了新的電視機耗電限制,規定到2011年該州的電視機耗電量必須減少33%,到2013年必須減少50%;澳大利亞也于去年4月1日起將電視機納入強制管理目錄,并要求2009年10月1日后禁止在澳出售最低能耗標準低于1星級的任何電視機。各國的節能計劃對我國彩電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給我國彩電出口增添了新壓力。
為此建議:一是以《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國家標準實施為契機,推動彩電產業結構調整,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提升產業集中度;二是引導大企業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液晶面板及模組等關鍵零部件的投入力度,打造完整的彩電產業鏈,進一步提高行業利潤率;三是加強彩電出口的監測預警工作,引導企業有效跨越國際市場的各種貿易壁壘,同時鼓勵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規避惡性價格戰,分散市場風險。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