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工信部OLED產業發展研討會上獲悉,國內首條AMOLED(有源驅動有機發光顯示)中試生產線在昆山建成。該生產線由維信諾公司和昆山工研院共同投資的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主持建設。
維信諾公司副總裁張德強向中國家電網記者表示,未來這條AMOLED中試生產線將完成從TFT背板到OLED器件的AMOLED全套技術開發,實現從中小尺寸到大尺寸AMOLED的小批量生產,最大可開發17英寸的TV用AMOLED顯示屏。
此舉將為我國自主掌握AMOLED量產關鍵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實現AMOLED產業化并在全球AMOLED產業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奠定堅實的基礎,標志著中國OLED產業在經歷了PMOLED(無源驅動有機發光顯示)從無到有的突破后,在發展AMOLED核心關鍵技術方面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記者了解到,AMOLED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包括三星、LG飛利浦都十分重視這項新的顯示技術。
AMOLED不管在畫質、效能及成本上,先天表現都較TFT LCD優勢很多。在顯示效能方面,AMOLED反應速度較快、對比度更高、視角也較廣,這些是AMOLED天生就勝過TFT LCD的地方;另外AMOLED具自發光的特色,不需使用背光板,因此比TFT-LCD更能夠做得輕薄,而且更省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點,不需使用背光板的AMOLED可以省下占TFT LCD 3~4成比重的背光模塊成本。
不過,如此具有魅力的產品,其唯一的不足之處是良品率難以突破,這很大程度上阻止了AMOLED在TV產品上的應用進程。但許多國際大廠依然不放棄對其開發。
面板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國要發展大尺寸的AMOLED產業,還面臨著幾個問題。第一,面臨TFT-LCD的競爭;第二,要考慮到知識產權的問題;第三,技術研發;第四,各國同行的競爭。不過,一個樂觀的趨勢是,目前國內有維信諾、京東方、四川長虹、、中顯、信利、彩虹等企業都在跟進。但國內還缺乏產業配套,如驅動電路、導電玻璃、精密MASK、有機材料、輔助材料等大多是國外的。設備更是如此,關鍵的生產設備完全依賴進口。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