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從配件到獨立終端,智能眼鏡如何靠“AI+一體化”挑戰智能手機?

編輯: 2025-07-08 17:46:47 瀏覽:311  來源:

6月26日,小米推出了旗下首款AI眼鏡,小米集團CEO雷軍表示,小米AI眼鏡“是面向下一代的個人智能設備,隨身的AI入口”,其搭載1200萬高清鏡頭,可沉浸式拍照、錄制視頻;支持第三方APP視頻通話、直播,以及可化身開放式耳機等。

和當初小米官宣造車一樣,小米AI眼鏡的發布,也吸引了大量外界目光。

同一天,由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與深圳市AI眼鏡產業聯盟聯合主辦的2025人工智能眼鏡產業創新大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行。

智能眼鏡究竟能不能取代智能手機?我們離“下一代個人智能設備”究竟還有多遠?這是所有參會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注:本文用“智能眼鏡”指代AR眼鏡、AI眼鏡、MR眼鏡等所有擁有智能化功能的眼鏡產品)

中國領跑全球智能眼鏡產業

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148.7 萬臺,同比增長 82.3%,顯示出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而具體到區域,中國目前占據了全球市場約1/3的份額。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49.4 萬臺,同比增長 116.1%,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影目科技合伙人、政企業務總裁張星智對PConline表示,目前公司業務以國內市場為主,也正在穩步布局海外市場。

國內智能眼鏡市場之所以領跑全球,除了消費人群基數較大,另一個原因也在于國內擁有大量智能眼鏡廠商,上下游供應鏈都十分完善。以Rokid為例,其創立于2014年,是國內乃至全球最早入局智能眼鏡市場的廠商之一,已在行業深耕多年,其研發和生產能力均發揮了供應鏈優勢。

供應鏈方面,莫界科技創始合伙人兼副總裁王金拴對PConline表示,該公司全球首創的樹脂衍射光波導技術與極致輕量型AR整機方案,涵蓋從底層光學材料到晶圓,再到波導、光機、前框及整機,可以端到端全鏈條提供核心技術服務。

因此,在目前全球供應鏈風險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莫界科技依舊在AI+AR眼鏡整機ODM業務方面擁有更強韌性,今年以來與全球多家頭部科技廠商合作,共同推出了多款全新產品。

采用了莫界核心解決方案的聯想AI眼鏡V1

可見,國內產業鏈幾乎能支撐絕大部分智能眼鏡新品的開發落地。例如,中國在智能眼鏡領域的投資數量占全球40%,而深圳生產了全球超過60%的智能眼鏡產品。目前,深圳已形成“研發-制造-應用”的完整生態,其目標是打造“全球AI眼鏡第一城”。

從細分品類來看,國內同樣占據優勢。今年一季度,全球音頻和音頻拍攝眼鏡市場出貨量 83.1 萬臺,同比增長 219.5%,占整體智能眼鏡市場份額約56%。而同期國內音頻和音頻拍攝眼鏡市場出貨量 35.9 萬臺,同比大增197.4%,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3%。不難發現,音頻和音頻拍攝眼鏡是目前推動市場整體增長的重要力量。

從這組數據也能看出,為何新進場的小米AI眼鏡會著重強調產品的視頻拍攝和耳機功能。事實上,不只是音頻和拍攝功能,一體化和AI的加入在行業端也越發明顯。

AI+一體化是趨勢

在 2025 人工智能眼鏡產業創新大會上,眾多企業展示的智能眼鏡產品都體現出明顯的設計和功能一體化趨勢——不再僅僅依賴智能手機、PC等外部設備,讓智能眼鏡能夠獨立工作,同時打造集音頻播放、信息顯示、智能交互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去年以來大火的AI Agent(AI智能體)也迅速成為智能眼鏡功能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去年底影目科技發布的INMO AIR3和今年6月上市的Rokid Glasses為例,兩款新品均主打AI+AR。其中,影目INMO AIR3 是全球首個 1080P 一體式 AR 眼鏡,擁有150 英寸巨幕觀感,搭載 IMOS 3.0 系統,可兼容海量安卓應用,能沉浸式觀影、暢玩 3A 游戲、遠程辦公,還支持空間交互與多屏顯示,并配備 1600 萬像素攝像頭。

Rokid Glasses僅重49g,外觀接近于普通眼鏡,卻擁有前沿AR顯示功能,并且更新迭代后的Rokid Glasses全面接入AI大模型,集成了通義千問DeepSeek豆包等多個大模型,支持智能提詞、實時翻譯、AI識物、AI問答、導航及消息提醒,還支持隨手拍照查看、聲紋支付等多種功能。

除了上述功能,一些智能眼鏡還具備導航能力,能夠為用戶提供精準的導航指引。還有部分智能眼鏡整合了智能家居控制功能,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指令或手勢操作,遠程控制家中的智能家電設備,實現家居的智能化管理。

INMO AIR3

簡而言之,設計和功能的一體化,讓智能眼鏡逐步擺脫其他終端的“配件”定位,逐漸成為一款獨立的智能終端,而這也是其之所以成為“下一代個人智能設備”的核心所在。?

不過,目前大部分智能眼鏡廠商在AI大模型領域多以合作為主,影目科技和Rokid均對PConline表示,目前公司主要精力仍將放在智能眼鏡開發上,例如AR顯示等。對于AI Agent功能則主要與通義千問、DeepSeek、豆包等第三方合作完成,影目科技亦與九天有合作。

市場爆發前的“最后一公里”

雖然目前智能眼鏡行業熱鬧非凡,但也正如市場數據顯示的那樣,目前其在消費端仍處于蓄勢待發階段,真正的爆發式增長還未到來。

張星智對PConline表示,目前智能眼鏡在重量、續航、顯示、功能性等方面仍有不少待解難題,但產品持續的開放生態建設,產業上下游緊密協同地創新,未來有很大潛力可以替代手機。

Rokid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裁周軍也對PConline表示,目前Rokid的攻關方向也主要在上述領域。但他同時也表示,在C端市場之外,Rokid的智能眼鏡產品在政企、科研院校、工業領域同樣有不少應用,其市場需求更加多元化。

Rokid Glasses

與此同時,產業鏈也在共同推動智能眼鏡行業的進步。莫界科技創始合伙人兼副總裁王金拴對PConline表示,樹脂材料將逐步成為智能眼鏡的核心部件之一,在他看來樹脂材料更輕,在智能眼鏡一體化趨勢下,擁有更突出的重量優勢;并且相比玻璃鏡片,樹脂鏡片更抗摔,在產品穩定性方面更強。

另一方面,小米等大廠的加入也會一定程度上加速行業發展。張星智就表示,歡迎小米等更多玩家進入智能眼鏡行業,“我認為大品牌的加入會擴大整個行業的受眾,并且會更加推動供應鏈的成熟。”

周軍也同樣認同大廠的進入會加速行業發展,他表示,蘋果推出Vision Pro(混合現實眼鏡)后,Rokid的開發者數量也實現了翻倍增長。

不過,從市場角度來說,一個新興產業往往是既有創新涌現,也會不斷有競爭力較弱的企業被淘汰,但最終能活下來的廠商一定更具統治力。這是無法避免的商業邏輯。

因此,對智能眼鏡廠商來說,或許不必過分擔心大廠是否會搶占自身市場份額,而是應該把重心放在產品和技術創新上。畢竟,贏得消費者才能真正贏得未來。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