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小米的發展一直順風順水,相關機構8月公布的第二季度統計中,小米晉升為中國最大的手機廠商,海外目標更是瞄向印度、巴西等金磚國家,又高調宣布明年銷售1億部手機的目標。
不過,國外成熟市場對專利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遠比國內高,在國內靠營銷模式躥紅的小米,僅憑這一條腿顯然在海外難以立足。
蘋果公司設計總監近日在出席《名利場》新設立峰會時,對小米等公司的“借鑒”行為公開表示了不滿:“這并不是致敬,這就是抄襲。”
盡管小米還沒有進入北美及歐洲等重要的智能手機市場,但向來不吝嗇揮舞專利大棒的海外巨頭絕不會允許小米這樣的公司“胡作非為”,蘋果就是一個嚴厲的警告。
目前,小米進軍的市場如同國內市場一樣,其對專利知識產權的重視相對薄弱,其次主要還有高通背后的專利反授權在起著重要保護作用。
早先,騰訊科技在獨家曝光“高通反壟斷案即將結案”一文中提到,將取消高通的專利反授權,其帶來最直接的行業影響是,專利池深厚的中興華為將因此受益,而小米錘子等新興品牌或因基礎通信專利的缺失而造成成本增加,并遭遇不斷的專利訴訟。
從騰訊科技掌握的最新內部消息顯示,高通的反壟斷專利案即將結案,而取消其專利反授權也已基本板上釘釘。從這一層面來看,小米意識到自己未來的專利短板,拉攏聯芯科技則是提前防御。
據上述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相對較大,聯芯科技借此可提升芯片規模,從而提升市場份額,與展訊、MTK進行對抗;而小米則是為了專利儲備,一旦高通結案沒有了專利反授權保護,小米等類似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必將面臨接踵而來的專利訴訟,‘中華酷聯’等傳統手機商顯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發明授權數方面,小米只有10項。如果和蘋果相比,數量是其48倍;如果和國產傳統手機廠商比,占據絕大部分專利份額的“中華酷聯”是小米的上百倍,尤其中興華為超過千倍。2013年,華為的專利數量為71903項,累計申請中國專利44168件,其發明專利授權量已連續7年排名世界第一,而小米總共只有1141項。
而在專利類別中,發明專利遠比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審核周期長、申請難度大、技術含量高。同樣在競爭比拼時,發明專利的殺傷力或防御能力也強。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國產手機廠商中,像小米這樣的互聯網手機有很多,由于成立時間較短,小米公司的專利儲備相對較少。一旦專利訴訟到來,基本難以招架。而專利儲備需要持續、大量資金投入研發,短期對小米還尚可,但長期則會入不敷出。所以說,小米在全球市場上正面對著違反專利權的深潭虎穴。
而剛剛前往硅谷閉關的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黎萬強,除了準備新產品之外,其還有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了解北美市場的專利規則并伺機需求合作。
小米的此次舉動能否為其掃清未來發展的專利障礙目前還是未知數,畢竟這不是一個短跑項目,你咬緊牙沖刺就可以有機會獲勝;反之,沖得過猛,無后力掉隊只是時間問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