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京東方有意援助JDI,中日OLED聯盟有譜?

編輯:chinafpd 2017-11-09 09:39:40 瀏覽:776  來源:未知

  日本東京電視臺(TV-TOKYO)7日晚間報道指出,中國液晶面板龍頭廠京東方(BOE)董事長王東升接受專訪時表示,有意對進行營運重建的Japan Display Inc(JDI)提供援助。

  量產智慧手機用OLED面板所需的資金預估高達2,000億日元,而JDI正探詢有意提供協助、進行出資的企業,其中BOE被視為是最有可能的援助者之一,此次則是透過BOE首腦親自表達對JDI提供援助的積極意愿。

  報導指出,JDI計劃在2018年3月底前和多家企業合作、敲定營運重建計劃。

  而BOE為中國國有企業,在擁有政府強大后盾的奧援下、已成長成全球首屈一指的液晶面板廠,且正在中國成都興建OLED新工廠。

  韓媒BusinessKorea引述日經新聞10月18日報道,目前韓廠的OLED技術比陸廠領先5~10年,要是陸廠和日本聯手,可能會迅速追上韓廠。

  當前三星電子旗下的Samsung Display在中小型OLED面板的市占高達95%,LG Display則是大型OLED面板的唯一生產商。

  日經新聞、路透社、產經新聞等多家日本媒體10月4日報導,JDI集團公司、日本OLED面板研發商JOLED計劃在2019年利用JDI的能美工廠開始量產采用「印刷式(把液態發光材料像打印機那樣精密地涂抹在基板上)」技術的OLED面板,且為了籌措量產資金,JOLED計劃增資1,000億日元,且已向Sony、Canon、富士軟片控股(Fujifilm Holdings)、Nikon、住友化學等數十家日本企業打探出資的可能性。

  報道指出,目前在OLED面板市場上,由南韓三星、LG位居領先優勢,不過和三星等采用的「蒸鍍式(在真空狀態下,將紅、綠、藍等發光材料汽化附著于基板上)」技術相比,JOLED印刷式技術的初期投資負擔小、材料耗損也少,制造成本有望較蒸鍍式低3-4成,而一旦成本降低、就有望以更低的價格提供OLED面板,因此JOLED計劃以價格競爭力為武器、扳回劣勢。

  日經新聞9月12日報導,夏普(Sharp)資深常務桶谷大亥接受專訪時表示,為了對抗韓廠,已向JDI提出提案、希望在OLED事業進行合作。

  桶谷大亥指出,“包含裝置、材料廠商在內的日本企業應合作,將OLED等面板技術基礎留在日本國內。且未必要由夏普主導”。關于中國廠商可能將對JDI提供援助一事,桶谷大亥表示,“JDI的技術若流向中國,日本國內的產業基礎恐衰落。此對夏普的影響很大”。

  共同通信8月8日報導,營運陷入困境的JDI正考慮引入外部資金,而臺灣鴻海、中國天馬微電子為其潛在對象,JDI已透過作為財務顧問的金融機構向鴻海、天馬微電子探詢出資的意向。

  每日新聞8月8日報導,據關系人士透露,關于JDI找上門、探詢入股意愿一事,鴻海、天馬微電子是有意取得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所持有的JDI 35%股權。

  JDI預計將在今秋決定資本合作對象,并將在2017年度內(2018年3月底前)完成相關手續。

  來,緊跟央視鏡頭看看京東方自主創新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動力、創新力、競爭力都需要在實干中去著力、去發力。央視記者專訪了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的領軍人物,中國企業家王東升。

  讓我們來緊跟央視鏡頭看看京東方的自主創新路。

  比紙薄,能彎曲,可卷折。日前,我國首條柔性顯示屏生產線實現量產,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引領我國電子產業進入了柔性顯示的新時代。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對于十九大報告當中多次出現的“創新”一詞,王東升深有感觸:

  “前沿、前瞻性、引領性、還有重大突破,這個是說到我們的心坎上去了。總書記把創新提到這么一個高度,這就是‘敢為天下先’的一種精神,我覺得它的背后就是自強自主。”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瀕臨倒閉的北京電子管廠經過股份制改革后,放棄了當時穩賺不賠的彩色顯像管生產,迎難而上,向代表產業技術新方向的液晶顯示領域進軍。

  “因為當時全球海外都想給你技術封鎖,那個時候那這個像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這樣的行業,你技術是買不到,不允許進入中國的,你沒有核心技術,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王東升說當年為了尋求突破,在與掌握技術的外方談合作時,總要面對一些人趾高氣揚的刁難,甚至是羞辱。

  “咱們開始還忍,后來實在忍不住,我把那個酒杯都捏碎了,然后氣的我說我們合作不搞了,停止了,只靠合資合不來現代化,要自己受人尊敬必須要自主創新。”

  2003年京東方通過收購外企消化技術,當年就結束了國內不能自主生產液晶屏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驅動發展成為了國家戰略。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加大,京東方連續實現了全球業內專利申請量、新產品首發覆蓋率等多個指標的世界第一。

  “把杯子捏碎的時代過去了,我們應該說是更有自信了。這個五年是讓中國人自豪,讓海外同行都敬佩的五年,比如說8K屏、比如說柔性屏,比如說10.5代液晶面板產線。無論是產品技術和工藝技術,我們已經在領先了,我們有話語權了。很多全球的在這方面需要的企業,創新的技術,他首先是來找我們。”

  領先就意味著有人正在后面趕超,自主創新的路,必須堅持走下去。王東升說2016年初,總書記到京東方考察時,對員工們語重心長的一段話令他終生難忘:

  “創新不是別人能賜予的,特別是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只能靠中國人自己的努力,否則你只能跟著別人走,所以這個還要靠我們自強奮斗。”

  王東升說,十九大報告明確了將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這為企業在新時代走上創新之路,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總書記提出新時代,特別是這五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真要感謝這個時代,我們更應該來報答這個時代,我們各行各業,特別是我們中國企業界,就是應該要有新的作為,未來創新驅動也會讓更多的中國人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當中有出彩的機會。”

  BOE(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物聯時代致勝之道

  日本時間11月7日,BOE(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應邀于第19屆“日經世界經營者會議”發表題為“從顯示器件到智慧端口:物聯時代致勝之道”主題演講。

  作為本次會議惟一一位發表演講的中國企業領袖,王東升的演講詮釋出大會主題“從顛覆性創新中創造機會”,分享了其對產業發展的深刻洞察,以及如何據此推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前瞻布局。

  自1991年全球首條TFT-LCD第1代生產線在日本奈良量產,到全球最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即將于2017年12月點亮投產,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已走過了高速發展的26年。2017年半導體顯示產業年產值預計將超1200億美元,年投入玻璃基板可以覆蓋近四萬個足球場,半導體顯示已成為ICT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自1993年創立至今,BOE(京東方)在近25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篤信“對技術的尊重和對創新的堅持”,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p#分頁標題#e#仍堅持保證營收額7%的研發投入。如今,BOE(京東方)已成長為一家百億美元級營收的創新型企業。根據IHS全球液晶面板報告,2017年前三季度,BOE(京東方)出貨數量約占全球25%,總出貨數量已位列第一。

  王東升指出,由移動互聯網引領的增長自去年開始已趨緩,以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為觸發點,物聯網引領的增長開啟了第四次產業革命的第一波浪潮。人工智能的進化促進了硅基生命系統的進化,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的融合進步又將推動碳基生命系統的進步。

  因而王東升將第四次產業革命稱之為一次關于硅基和碳基系統的產業革命。

  BOE(京東方)也正是在這樣的坐標中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重點定位于硅基生命系統和碳基生命系統交叉融合部分,前瞻布局未來業務,致力成為一家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在顯示技術基礎上,逐步積累傳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力,進一步拓展智慧系統和健康服務事業。

  根據麥肯錫的數據,到2025年,物聯網引領的市場規模將比2017年擴大10倍,達到11.2萬億美元。全球GDP占比也將從2017年的1.4%擴大至2025年的10%。然而,把巨大的物聯網市場機會變為現實,仍存在著信息處理、算法支持、高質量的大數據及信息安全保證等方面的挑戰。

  王東升認為,面對物聯網時代的挑戰,單打獨斗很難成功,團結起來才有機會。他倡議各行各業攜手合作,于挑戰中把握機遇、創造機會。

  未來,BOE(京東方)也將繼續秉承開放兩端、芯屏氣/器和”的物聯網戰略(Open up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platforms to create value through ICPST.  ICPST:Integration of Chips, Panels, Software andThings),以積極的心態,開放應用端和技術端的業務,和計算、存儲、傳感等芯片領域,軟件和內容,各類功能設備及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協同創新,創造客戶價值,分享成長機會。

  附:王東升董事長演講全文

  從顯示器件到智慧端口:物聯時代致勝之道

  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我是來自BOE的王東升。很榮幸在這個紅葉爛漫的季節來到東京。

  人類已迎來第四次產業革命,第四次產業革命將從物聯網引領的增長為開端,這次產業變革將是人類產業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它是我們企業界共同的挑戰,更是共同的機會。感謝日經新聞社,讓我能在此與全球企業家同仁,一起分享心得和看法。

  我演講的題目是:《從顯示器件到智慧端口:物聯時代致勝之道》。

  先回顧一下顯示器件行業發展歷程。

  1991年,Sharp投資1億美元的全球第一條TFT-LCD 1代產線在日本奈良量產,2017年BOE投資70億美元全球最高世代的10.5代產線將在下個月開始點亮投產,半導體顯示產業已經走過了26年時間。

  26年間,單一產線的投資增長了70倍,使用的玻璃基板面積增長了77倍;全球已累計在顯示產業投資超過4200億美元;預計2017年半導體顯示產業年產值將超1200億美元,年投入玻璃基板可以覆蓋近四萬個足球場;半導體顯示已成為ICT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BOE創立于1993年,1994年成立了TFT-LCD研究組,開始了半導體顯示業務探索。2005年BOE的第一條 TFT-LCD  5代線量產。目前,我們已量產的產線有九條,兩條在建。上個月我們第一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量產,下個月我們10.5代線也將點亮投產。

  通過十余年專心、專注耕耘,天道酬勤, BOE在全球顯示領域影響力日漸提升。中國有句成語叫“水滴石穿”。根據IHS全球液晶面板報告,2017年前三季度,BOE出貨數量約占全球25%,總出貨數量已位列第一。

  全球每三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就有一塊屏幕產自BOE,每四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使用BOE的屏幕。

  我們的目標是要不斷鞏固和擴大各細分市場的絕對競爭優勢。然而,簡單的數量規模已不是我思考的重點,我思考的重點是如何通過創新推出更多的顛覆性產品,在IoT時代快速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以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是BOE的立社之本。

  我們已連續四年在年新增專利申請量、全球首發新產品覆蓋率、研發投入比例等指標位居全球業內第一;2016年我們進入了美國商業專利數據庫IFI Top  50,增速位居全球第一;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16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報告中,BOE位列全球第八;湯森路透2016年全球半導體企業創新報告中位居第二。

  BOE創立25年,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企業發展歷程,那就是: “對技術的尊重和對創新的堅持。”

  “技術行不一定贏,技術不行一定輸”。所以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BOE仍堅持對研發的巨額投入。我們保證每年以營收的7%投入到研發,有的年頭超過10%。當時,很多人說我們“瘋了”,然而,我覺得不投入研發、不堅持技術創新才是“瘋了”。要活下去,創新是唯一的出路。

  舉個例子。2012年,盡管前三季度企業虧損,經營壓力非常大,但我們預感8K時代即將到來,仍然拿出相當數量資金,組建團隊進行8K技術攻關。2013年,BOE 98寸8K顯示屏在深圳高交會展出,2014年3月在日本實現了98寸 8K產品的銷售。隨后我們110寸  8K產品也上市銷售,這是目前全球唯一實現銷售的最大尺寸8K產品。去年巴西奧運會,BOE和TVGlobo、NHK聯手,首次實現奧運賽事8K實況直播。

  我們確實取得了很大進步,成為百億美元級營收的創新型企業,并在多個細分領域形成了競爭優勢。但作為BOE的董事長,我對公司的業績并不滿意,對行業的表現也不滿意。

  我們每年生產的面板數以億計。它們是技術和研發創造的奇跡,但其收益性與此并不相匹配。

  而且,從去年開始,由移動互聯網引領的增長已趨緩,年增長速度從兩位數一下子降到個位數,若不加快應用面和技術面的進一步創新,產能過剩風險將顯現。

  不過,新的機會來了,第四次產業革命來臨。人工智能是關鍵的觸發點科技,人工智能的進化,推動了物聯網和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物聯網引領的增長開啟了第四次產業革命的第一波浪潮。

  看一下趨勢。我們把1950年到2015年,作為AI基礎階段。2016年到2030年作為弱人工智能,即ANI階段。2031年到2045年,作為強人工智能,即AGI階段。2045年以后進入超級人工智能,即ASI階段。

  人工智能進化推動IoT發展。1999年,KevinAshton提出IoT概念,我把1999年至2015年這段時間,定義為IoT基礎階段。2016年至2030年為IoT1.0階段,其特點是一對一和一對多的互聯互通。2031年至2045年為IoT2.0階段,其特點是多對多的互聯互通,即萬物智慧相連。當然這一時間也許會提前。

  根據麥肯錫的數據,到2025年,物聯網引領的市場規模將比2017年擴大10倍,達到11.2萬億美元。占全球GDP比重,從2017年的1.4%擴大至2025年的10%。#p#分頁標題#e#

  當然,把市場機會變成現實,仍存在巨大挑戰,主要有:

  需要更強大的信息收集、傳送、計算、存儲和顯示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器件、材料、工藝和裝備方面實現突破。

  需要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并不斷優化的算法支持。物聯網的生命力在于跨界細分和滲透融合。這需要眾多數學難題的突破,數學和眾多專業學科的融合創新。

  需要高質量的大數據。人工智能要通過與各細分領域專門技術融合,不斷喂入數據,逐漸進化、實現價值創造。這涉及數據開放,獲取方法、可持續性和質量等等技術和法律問題。

  信息安全保證。需要信息安全技術的進步,法律法規的創新等等。

  上述挑戰本身就意味著機會!

  還有一個觸發點科技是基因技術。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的融合進步,促進了生命科技快速進步,涉及人類健康相關新診療方法、信息醫學、再生醫學、精準醫學蓬勃發展。這又是一個機會。

  人工智能的進化促進了硅基生命系統的進化,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的融合進步又將推動碳基生命系統的進步。所以我將第四次產業革命稱之為是一次關于硅基和碳基系統的產業革命。

  BOE就是在這樣一個坐標中,思考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把未來業務重點定位在硅基生命系統和碳基生命系統交叉融合部分。

  面對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機遇和挑戰,BOE從2013年開始推進企業業務轉型。我們在顯示技術基礎上,逐步積累傳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力,并將上述技術資源應用于智能制造、智慧車聯、智慧零售、智慧能源等四個細分領域,形成智慧系統事業。同時通過上述技術與生命科技融合創新,形成健康服務事業。BOE開始從一家單一顯示器件制造商向軟硬融合、應用整合和服務化方向轉型進化。目前,我們已形成了顯示和傳感器件、智慧系統、健康服務,即DSH三大事業構架。我們對企業做了重新定位,BOE的新定位是:一家“為信息交互和人類健康提供智慧端口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我們會在上述領域繼續專心、專注,勤奮耕耘,與全球伙伴攜手合作,創造客戶價值,共創共贏!

  這是我們無創多參數血液檢測儀。它可以檢測14個體征指標,目前已通過CFDA認證,在市面上銷售。這個儀器約打火機大小,和手機APP連在一起,通過云端的機器人醫生,及時告訴你診斷結果和健康管理建議。這是BOE移動健康事業的一個物聯網應用實例。

  這是BOE數字藝術物聯網,叫畫屏,可以隨時看云端的多幅畫,可以數字藝術收藏,也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畫面推送、藝術交易、版權注冊、藝術創作等。

  以上只是我們一些小實例。物聯網時代,大家都面臨諸多挑戰,單打獨斗很難成功,團結起來攜手合作才有機會。BOE愿意和全球伙伴攜手,共同面對挑戰。我們物聯網戰略是“開放兩端、芯屏氣\器和”。含義是:Open up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platforms to create value through ICPST.  ICPST means Integration of Chips, Panels, Software and Things. 我們會以積極的心態,開放應用端和技術端的業務。和計算、存儲、傳感等芯片領域,軟件和內容,各類功能設備及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協同創新,創造客戶價值,分享成長機會。

  謝謝大家!

  資料來源:MoneyDJ、BOE、京東方產業研究院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