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由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中國半導體照明/ LED 產業與應用聯盟、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光電器件分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發光二極管顯示應用分會、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和廣東省微顯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主辦,由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國家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華東電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由上海舜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南方科技大學承辦的“首屆中國(國際)Micro-LED 顯示高峰論壇”于2017年11月21日-22日在風景秀麗的南京東郊國賓館隆重舉行。
大會現場
本屆論壇聚集了Micro-LED原創技術領軍人物、院校專家、LCD/LED/半導體三大領域的核心企業高層代表、投資機構代表400余人,針對 Micro-LED 顯示關鍵技術、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Apple Inc.USA、華為、海信、TCL、康佳、小米、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天馬、維信諾、和輝光電、三安光電、華燦光電、乾照光電、信利、惠科、瀚宇彩晶、華磊光電、國星股份、康寧、彩虹、東旭、盛波光電、三利譜、集創北方、中芯國際、3M、康得新、空氣化工、上海微電子裝備、和成、捷仕泰、利亞德,Applied Materials、天通控股、清溢光電、江化微、欣奕華、派樂瑪、柯尼卡美能達、中科院半導體所、中電四公司、三十八所、五十五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臺灣交通大學、華夏幸福、申銀萬國、太平洋證券、國投創新投資等代表400余人參加了大會。
順應潮流九家協會合力打造
部分與會嘉賓合影
Micro-LED 顯示已經發展了十幾年,具有超高解析度、高亮度、超省電及反應速度快等優秀特性。在蘋果收購LuxVue Technology 之后,Micro-LED 顯示技術真正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這項新技術已陸續吸引了蘋果、Sony、谷歌、Facebook與全球顯示器供應鏈多家企業的積極投入,發展速度也在加快,被認為是繼TFT-LCD和AMOLED技術之后全新的頗具活力的顯示技術。
目前 Micro-LED 顯示面臨著什么技術難題,距離量產還有多遠?在這波新興技術的競逐賽中,中國該如何整合產業鏈,一同迎來下一個顯示產業的輝煌?
帶著這樣的話題,由九家行業協會強強聯合,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 Micro-LED 顯示高峰論壇”給大家帶來了清晰的答案。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梁新清
作為主辦方代表,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梁新清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全球顯示產業持續穩定的發展,顯示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都非常活躍,尤其在中國大陸地區,面板產業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績突出,產能規模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在整體顯示產業突飛猛進發展的同時,多種技術也是呈現了百花齊放的態勢。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TFT-LCD和AMOLED已經相對成熟,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技術上的成熟度,它們分別在大尺寸和小尺寸市場上領先于其他技術,成為主流,但是其他技術的研發和發展也是如雨后春筍、日新月異。我們從各種報道中看到,像Micro-LED、mini-LED、量子點顯示、激光顯示等多種技術的研發,也是如火如荼。以Micro-LED為例,像蘋果、谷歌、facebook、sony這樣的大公司都參與其中。各種新的制成品也在各種展會上不斷地推出,按照技術發展的規律看,在這么多廠家的參與和科研機構的推動下,Micro-LED會有快速的技術方面的突破和成果。
大伽云集 十二位講師精彩分享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有炓
在論壇報告環節,首先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有炓先生發表了《Micro-LED顯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鄭院士指出,Micro-LED應該說是LED顯示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從最早的第一代顯示開始已經進入到第二代小間距顯示,然后再發展下去就是Micro-LED顯示。目前Micro-LED的發展還面臨很多挑戰,從技術上來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將Micro-LED管芯轉移到電流驅動的TFT背板上,按微米級周期組裝構成高密度級兩維陣列結構(巨量轉移技術)。第二個挑戰是三基色Micro-LED的像素光源問題,比如要解決不種材料像素源的溫度穩定性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是三基色Micro-LED的像素組裝尺寸微米化受限,很難實現超高密度封裝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歐陽鐘燦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歐陽鐘燦在《Micro-LED是終極顯示還是海外顯示企業對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顯示生產基地的突圍?》的演講中表示,Micro-LED現階段最好的角色就是背光源,用Micro-LED來做顯示的話,它有大量的工藝,相對于OLED已經復雜多了,將來對成本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歐陽院士認為,還是應盡快把4條10/11代LCD線量產,搶占4K、8K。另外把多條柔性6代AMOLED盡快建成投產,為國內高端智能手機提供不受制于人的柔性面板。此外對于業內相關企業Micro-LED的突圍,要樂觀其成,但不要盲目跟隨。
Mikro Mesa Technology Co., Ltd.董事長陳立宜
Mikro Mesa Technology Co., Ltd.董事長陳立宜出席了本次論壇,并發表了題為《Micro-LED Display對電子產業的沖擊與機會》的演講。陳立宜表示,Micro-LED不僅可以用于小尺寸的應用,比如VR、AR,還可以用于大尺寸的電視產品。因Micro-LED像素尺寸非常小,還非常適合做透明顯示的產品。此外軟性顯示沒有什么問題,而且功耗比較低,55英寸尺寸的平均功耗可以在5W以下。Micro-LED不需要背光源和彩色濾光片,并且偏光板數量也會減少一半。陳立宜表示正在進行大尺寸Micro-LED顯示的研發,希望明年可以帶給大家大尺寸的顯示樣品。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半導體照明研究中心主任李晉閩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研究員、半導體照明研究中心主任李晉閩在《Micro-LED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中指出,Micro-LED現在還處于觀望階段,還要看它最后的發展。應該說Micro-LED仍需要時間以取得技術突破的情況下,許多廠商優先布局mini-LED作為過渡型產品,這是非常好的做法。同時將mini-LED技術搭配軟性基板,將有機會率先導入手機、電視等其他應用。Micro-LED有巨大的潛力,也有非常多的優點,它處于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投入,但也需要經過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攻堅克難,才能突破發展。
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宸科
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宸科在《轉移RGB MicroLEDs技術至顯示應用》的演講中對未來市場表達了樂觀的預估。目前來講,小尺寸LED以mini-LED為主,Micro-LED要看未來的進展。在AR和VR的應用方面,Micro-LED具有相當的優勢。以電視市場來講,如果預測按10%的市場占比預估,每一年需要1800萬的外延片,如果是按50%占比預估就需要9100萬片的產能。以目前最大的市場——手機市場預估,10%的手機應用Micro-LED就會有1億800萬片/年的市場容量。
英屬開曼群島商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允立
英屬開曼群島商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允立發表了《PixeLED顯示技術的發展與挑戰》的演講。李允立稱,公司已經做一些小量的Micro-LED生產,目前的做法是做RGB LED的轉移,每10秒鐘到15秒鐘可以轉移20萬顆晶片。Micro-LED的尺寸基本上遠小于mini-LED,它的工藝只有外延這一段是來自于LED公司,芯片的制程技術上,其實有一大部分需要半導體的工藝,也就是說它的精度已經小到傳統的LED公司不能做,所以它像LED wafer再加上半導體工藝的產物。
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執行院長孫小衛教授
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執行院長孫小衛教授分享了量子點的LED顏色怎么產生的。熒光粉是納米尺度的。另外Micro-LED對顏色產生有些要求,如VR和AR所要求的熒光粉的尺寸比較小,可能是50個微米,小于50個微米,它的像素尺寸會很小,另外要藍光或近紫外光來激發它。
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劉衛東
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劉衛東發表了《Micro-LED /Mini LED在動態背光中的應用分析》的演講。劉衛東介紹了區域動態背光即動態的調整背光的亮度,它的意義對目前液晶和OLED競爭的情況下還是非常大的。該應用可改善了液晶顯示灰階漏光的問題,并擴展了液晶電視的灰階范圍,還增大了液晶電視對比度,且有良好的節能效果。目前,Micro-LED/mini-LED在動態背光中的應用,存在一些待改善的方面,如:多分區的驅動方式,發光效率的提升,系統成本優化,高色域的實現......最后,海信集團將致力于Micro-LED行業標準的推動。
Yole Developpement高級分析師Eric Virey
Yole Developpement高級分析師Eric Virey發表了題為《Micro-LED顯示的前景與挑戰》的演講。Eric認為,可能18個月的發展之后,Micro-LED可能會越來越成功,并且Micro-LED比OLED、LCD要困難一些,因為必須把比如說制造芯片、巨量轉移等等這些問題解決。Eric表示,對于Micro-LED來說,它是一個非常水平化的供應鏈,這個供應鏈現在并不存在,它只是未來的一種可能,面板生產商都可以借鑒這一個結構,來發展水平的供應鏈。
臺灣交通大學教授郭浩中
臺灣交通大學教授郭浩中先生做了題為《全彩量子點 Micro Display (by 噴涂技術)》的演講。郭教授表示,Micro-LED 顯示有很大的市場,未來在VR這一塊也有很大的需求。它的面積并不是很大,像大面板90%的空間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甚至可以把激光器放上去,可以做3D等等的應用。
和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俊榮
和蓮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俊榮在《數字電光平臺之破壞性創新技術于Micro-LED解決方案》的演講中展示了Micro-LED的健康醫療產業的相關應用,如腫瘤細胞的篩選,細胞摘除,眼底檢測阿茲海默癥,血糖和血壓檢測等。#p#分頁標題#e#
ALLOS Semiconductors GmbH, CMO & co-founder , Alexander Loesing
ALLOS Semiconductors GmbH, CMO & co-founder , Alexander Loesing發表了題為《Micro LED——制造過程中,在產量和成本上的挑戰》的演講。Alexander分析了為什么Micro-LED非常難以制造。因為Micro-LED非常得小,而且它也非常得薄,它需要面板上有百萬個,2K需要四百萬,對于8K就需要更多,所以所有的這些芯片必須有穩定的工作表現,必須同時工作,沒有缺陷。關于它的尺寸,水平方向做的非常小,垂直方向也要做的非常小,必須拋棄以往芯片的設計,必須向垂直的方向去考慮,傳統的LED它的垂直方向非常厚,但對于Micro-LED它的芯片非常得薄,整個裝配的過程也是非常困難的。
高峰對話 指點Micro-LED產業發展方向
大會報告環節后進行了精彩的高峰對話,與會嘉賓就Micro-LED顯示產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之路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左起:梁新清,徐宸科,陳立宜,歐陽鐘燦,鄭有炓,薛文進,孫小衛,Eric Virey,劉召軍
鄭有炓院士稱,目前Micro-LED顯示技術還是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現在還是百家爭鳴,各種技術都在做。產學研結合是技術交叉、學科交叉,研究部門可以從基礎角度解決實際的問題,首先要相互促進,特別是Micro-LED這樣一個技術,整個產業鏈可能都要改變,要把產業鏈結合起來,所以不是一家能夠做出來,而且還要和微電子結合起來。
歐陽鐘燦院士表示,Micro-LED能不能成功,一定要跟現在的手機顯示結合起來,如果結合不起來就做不會做好。希望Micro-LED能夠在生物顯示,還有可穿戴顯示占有一席之地。他認為從發展來看,Micro-LED要么在臺前發展大的顯示,要么做幕后工作,做背光。
本次論壇的發起人、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副會長薛文進表示,Micro-LED跟以往的新的技術的出現,還是有它很個性的地方,Micro-LED的科學問題可能還有,但主要是工程問題,所謂工程問題實際上主要是從技術變成產品,到市場認可,就是要解決一個性價比的問題。要讓消費者接受,這個成本問題是關鍵,性價比是關鍵。
孫小衛教授表示,就目前來看量子點加上Micro-LED是最好的提供全彩色的方案。
陳立宜博士表示,大部分人對于Micro-LED顯示還處于觀望的態度,如果它不成功的話對這個產業就沒有特別的影響。如果500天之內業界能夠意識到Micro-LED顯示成功的話,會對這個產業有所沖擊,等到500天之后有人成功了,也許他就裝上渦輪加速器了,所以大家必須要在這五百天之內選擇好方向。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鄭有炓在開場報告中指出,這是一場顯示領域發展帶有里程碑意義的研討會。本次大會議程充實,與會者反響強烈,紛紛表達了對Micro-LED產業的熱切期盼。相信在各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共同推動下,Micro-LED顯示產業近年內會有突破性的進展。同時大會主辦方表示,后續將進一步關注Micro-LED顯示產業,繼續舉辦類似的大會。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