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無人便利店、無人配送物流、無人駕駛公交與社區智能安防等領域與智慧生活緊密相關,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無論是科技巨頭、創業新秀亦或傳統豪強均在各領域競相布局,搶占先機,而誰將站在風口的最前沿?12月21日,思銳達咨詢成功發布國內首份《智慧生活服務運營產業宏觀分析報告》之“無人運營篇”。
繼2017年12月6日思銳達咨詢《智慧生活服務運營產業宏觀分析報告》首次發布“共享服務運營篇”、12月13日發布“智慧家庭服務篇”,于12月21日再次成功發布“無人運營篇”,講述關于無人運營行業給個人生活和行業發展帶來的改變與商機。
無人便利店
隨著智能科技應用日趨成熟,零售業“無人化”概念在升溫,無人便利店發展迅速。
2017年6月份繽果盒子在中山率先試點,2017年7月“淘咖啡”在阿里巴巴造物節經驗亮相,就此引爆國內無人便利店。
圖表 1:阿里“淘咖啡”
除阿里、傳統零售業如7-11、娃哈哈等均發力無人便利店模式,一大批創業公司獲得巨額融資。小麥便利店融資1.25億人民幣,繽果盒子融資超過1億人民幣,小e微店、F5未來商店、24愛夠無人便利店等均完成百萬至千萬人民幣不等的融資,總計近十億元投資。
圖表 2:繽果盒子
無人便利店空間小、庫存低、方便快捷,標準化陳列,其實質是免去收銀員的自助便利店,具有解放人力和時間成本優勢。
圖表 3:無人便利店VS傳統便利店
對于需要隨時購買快消品場地來說,無需排隊,體驗暢快、即刻購買的無人零售具有很大市場。數據統計83.6%的客戶多次選擇在無人便利店消費,累計用戶數超過60萬。
圖表 4:無人便利店運營生態邏輯關系
無人便利店目前最大問題在于視頻分析算法未成熟,難以跟蹤取貨放貨等購買過程動作,實際應用沒有達到理想效果。一旦技術成熟后用戶體驗能與目前傳統便利店持平后,憑借著低成本與高效率將有很大空間拓展到更多區域及取代現有高投入的傳統便利店。
2017年中國無人零售商店用戶規模僅有600萬,未來五年用戶規模將大幅增長。至2022年,用戶規模可達2.45億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達389.4億元,2020年預計增長率可達281.3%,至2022年市場交易額將超1.8萬億元。
無人物流配送
當前物流企業和電商平臺在主導智慧化無人物流試點和案例。順豐從2015年開始發展無人機送貨。2016年9月阿里菜鳥的“小G”無人機器人在其杭州總部內測無人送貨。2017年6月京東的無人配送機器人在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投入運營。
圖表 5:順豐無人機、京東無人配送機器人
快遞公司通過自研或采購無人配送機器人及無人機,完成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任務,并將一部分快遞營收補貼采購成本或機器人生產廠商服務分成。
圖表 6:快遞機器人VS快遞員
同時,在配送過程中的機器人行駛位置信息可以幫助導航企業擴展路面數據,更進一步的繪制精細地圖。
圖表 7:無人配送物流運營生態邏輯關系
根據資料顯示,僅去年國內智能物流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元,到2025年有望超過萬億元。但目前為止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一段距離。比如無人配送對天氣要求較高,受氣候、地形等環境因素影響,尚無法滿足全天候使用,同時電池續航、承載能力、復雜路況等對使用仍有限制。目前單臺設備成本高昂,前期研發與后期維護投資不小。最后,政策法規及公民素養仍需一段時間的積累。
無人駕駛公交
隨著今年無人駕駛的火熱發展,無人駕駛公交車會是其中重要一環。前段時間刷遍朋友圈的深圳市福田區無人駕駛公交試運營的新聞表明它將會對人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2017年10月起,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安凱客車分別在長沙、深圳試運營2~3條無人公交線路。
圖表 8:無人駕駛公交車
無人駕駛公交未來注定會成為公交運營的主力車型,對于提高交通運行時間精度,降低司機人力成本等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
圖表 9:無人駕駛公交運營生態邏輯關系
目前無人駕駛公交車單臺價格在300萬元左右,大面積投入成本較高,早期由政府主導為主。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逐漸落地,單車成本降低,以及國家政策與服務運營的明確完善,無人駕駛公交會走進大眾生活,這對于降低道路擁堵、減少碳排放量、緩解溫室效應有著重要意義。
社區安防機器人
隨著機器人產業升溫,中國機器人市場逐步打開,針對安防服務的機器人也已經崛起。2016年9月國內公安首臺智能安保機器人AnBot亮相深圳機場。今年1月份,中科智創安保服務機器人“歡歡”亮相佛山行政服務中心。4月份華為坂田工業園區引進安保邏機器人。
圖表 10:國自社區服務機器人
圖表 11:深圳機場安防機器人
社區安防機器人可以降低人力成本, 人均節省約10萬元,成本優勢明顯。
圖注:社區安防機器人VS安保人員
安防機器人可以廣泛應用于公寓小區、家庭小區、老年社區等,對這些區域進行安全監控及信息傳遞,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社區安防機器人可以實現全天候無死角的安防巡邏預警服務,解決傳統安保服務中從業人員素質水平不一、人員老齡化、穩定性差等問題,同時針對夜間巡視、社區死角無法巡邏等疑難問題有效解決。
圖表 12:社區安防機器人運營生態邏輯關系
2015年我國安防行業產值已超過4800億元,其中安防工程產值達2730億元,安防產品占1800億元。2017年安防機器人全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40億元,其未來五年市場規模或將超越工業機器人。但同時面臨諸多問題。小區內路況復雜,對于安防機器人的行駛會造成很大困擾。另外,居民以及作案人員的惡意破壞將直接導致機器人無法工作,所以未來的社區安防機器人仍需要安保人員協同合作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思銳達咨詢預測2020年國內智慧服務運營整市場體規模將會超過蘋果的總市值,如此大的體量勢必會推動產業周邊相關配套的轉型,從而適應智慧服務運營產業的發展。早期是媒體展會、投資,隨后是企業的管理和關鍵崗位的培養。
圖:智慧生活服務產業崛起波及的配套企業
以展會為例,當前各種展會大多以商品交易和客戶拓展為核心目的,而在智慧生活服務的推動下,挑選具備服務勢能的生態合作伙伴,將是企業新渠道的構建方式。因此急需新的展會組織和展示方式,即在生態鏈完整的展會中,讓合作伙伴主動找到自己。思銳達咨詢在調研中發現幾個大型的展會開始有轉型的趨勢,如安博會、AWE、CSHE等拉通了從技術、產品、平臺、服務的鏈條。特別是2018年CSHE智慧家庭博覽會規劃了智慧公寓、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酒店等多個展示區域,核心展示內容為智慧服務運營相關的解決方案。
圖:CSHE智慧家庭博覽會的服務運營板塊規劃
綜上,本次發布會線上群觀眾均是在相關智慧家庭相關生態鏈中的核心企業高層,紛紛認可《智慧生活服務運營產業宏觀分析報告》“智慧家庭篇”對企業轉型的指導價值。并表示會持續關注后續每周的報告發布,下周12月27日發布的智慧生活服務運營領域是當前大家熱點關注的公寓社區校園篇:智慧公寓、智慧社區、智慧校園。如下是《智慧生活服務運營產業宏觀分析報告》接下來的發布領域和發布計劃: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