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30日,中國質檢總局和標準化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平板電視的強制性標準GB24850-2010《平板電視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以下簡稱《強制標準》),并已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配套的《平板電視能效標識實施規則》(以下簡稱《實施規則》)也將于2011年3月1日開始強制實施。《強制標準》實行1個多月后效果如何?將給平板電視產業帶來什么影響呢?
出臺《強制標準》的目的有三
中國質檢總局推出《強制標準》的主要目的有三個,其一,實現“十二五”工業節能減排目標。盡管工信部的“十二五”規劃尚未正式公布,但在其官方網站已經公布了初定的節能和減碳目標:“力爭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約有4億臺電視,以每臺每天平均使用4個小時計算,使用符合能效標準的電視與不符合標準的電視,一年用電量要相差數百億千瓦時,相當于兩、三百座中型火力發電廠一年的總發電量。
其二,用標準保護中國的平板電視產業鏈。如果沒有《強制標準》,任何外來的產品都可以隨意進入中國銷售,其中的不合格產品會帶來更多的電子垃圾,同時也會擾亂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
第三,引領中國的電視制造企業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但又不能對現有企業帶來過大沖擊。標準分為3個等級,并給電視企業預留了充足時間,便于逐漸過渡。
其實,冰箱、空調等家電產品的能效強制標準已經分別在2009年5月和2010年6月率先實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這次《強制標準》的3個能效等級包括:1級為最高等級,2級為節能產品評價等級,3級為市場準入等級。達不到三級的產品將被列為高能耗產品要進行退市處理。液晶電視3個等級的能效指數分別為1.4、1.0和0.6,等離子電視的分別為1.2、1.0和0.6。
另外,《強制標準》對平板電視的待機能耗也進行了限定。具體要求是,在2012年1月1日之前所有在售產品的待機能耗必須在1.0W以內;其后的產品的待機能耗必須控制在0.5W以內。《實施規則》的要求是, 2011年3月1日前出廠或進口的產品,可延遲至2012年3月1日前粘貼能效標識。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的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時,并沒有發現該政策帶來的顯著影響,也沒有見到張貼能效標識的平板電視出售,目前還處于達標與不達標產品混同銷售階段。因為春節前是電視銷售的旺季,電視廠家與家電賣場都在為促銷拼得火熱。其中大幅降價的不乏一些不符合能效標識的CCFL液晶電視,這實際是廠商在消化庫存。 由于產品上沒有張貼能效標識,這給消費者的選購帶來很大考驗。因為很多消費者對CCFL與LED液晶電視的區別不清楚,更何況面對一大堆參數,想知道能效比更是難上加難。 屏幕尺寸、價格、分辨率、接口功能等因素是消費者購買平板電視首選的幾個關注指標,消費者似乎對電視的能耗并不太重視。記者隨機詢問了三位消費者,其中兩位表示,沒聽說過平板電視的能效標準,另外一位雖聽說過,但是對其內容和評判標準也不了解。 不過,家電賣場對能效標準實施卻都表示出極大關注。蘇寧電器在北京的所有店面將提前實施平板電視能效要求,2011年1月1日起全部下架高能耗平板電視。不過,筆者1月12日登陸蘇寧電器官方網站的蘇寧易購網上商城,發現仍有多款CCFL液晶電視在特價出售。由于網站并未標明產品的詳細參數,記者也無法計算這些電視是否符合能效標準的規定。國美電器負責人則表示,在國美渠道內,不符合新能效標準的平板電視已經聯合供應商做了低價處理,目前幾乎已完成了平板電視能效升級的更新換代。可是在國美電器的官方網站電器商城里,同樣也可以看到多款CCFL液晶電視在特價銷售。 中國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的一項檢測結果表明,目前,1級能效的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僅為2.4%,2級的為10.8%,3級占72.3%。此外有14.5%的液晶電視達不到3級,因此,《強制標準》實施后,這些產品將被淘汰。電視廠商可在獲得的15個月(最晚2012年3月1日前粘貼能效標識)緩沖時間內,充分清理庫存,消費者也能從中得到一定實惠,這有利于《強制標準》平穩實施。 促進產業升級換代 新標準的實施將對整個產業鏈帶來影響,加速淘汰生產能力和工藝水準較差企業,促使企業主動革新節能技術。 另外,可提高CCFL液晶電視向LED液晶電視的轉化速度。當前市場上備受關注的LED電視由于具有出色的節電性能,將成為平板電視市場的主力。 可能實行節能補貼 《強制標準》的實施,要求家電廠商必須注重節能產品的開發與應用。這必然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廠商有可能將其轉嫁給消費者。 另外,平板電視將被納入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啟動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十大類產品列表中。由于此前《強制標準》一直沒有發布,平板電視的節能補貼也沒有實現。如今,《強制標準》的實施為政府發放補貼提供了契機,補貼很可能在2011年內實行,屆時企業與消費者都將受惠。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