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首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京東方合肥6代線徹底結束了我國沒有32英寸以上彩電液晶面板的歷史。
作為國際主流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中國大陸首條8.5代線,京東方8.5代線徹底結束了我國電視用液晶面板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京東方第4.5代TFT-LCD成都生產線主要生產10.1英寸以下手機、數碼相機、GPS等各類移動電子產品用液晶顯示屏。
京東方第5代TFT-LCD北京生產線主要生產8.9英寸—26英寸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用液晶顯示屏。
日前從合肥相關方面獲悉,依托京東方合肥第6代TFT-LCD生產線打造的“安徽省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經通過安徽省科技廳的審批。據京東方副總裁張宇介紹,該研究中心將瞄準全球TFT-LCD液晶顯示技術發展趨勢,研究開發包括寬視角、快速響應速度、3D顯示技術、觸摸屏技術等關鍵技術,計劃利用3-5年時間,建成安徽省、全國乃至全球先進的平板顯示產業技術研發試驗平臺。這不僅是企業在創新道路上又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平板顯示行業在創新領域的新進展。
該研究中心所依托的京東方合肥6代線也是“十一五”期間,中國平板顯示領域的重要成果之一。作為中國大陸首條高世代線,京東方合肥6代線實現了中國大陸32英寸以上液晶面板制造零的突破,緩解了我國彩電產業缺屏之痛。
正在參加兩會的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是國內平板顯示技術領域的頂級專家之一,他對中國在平板顯示領域的創新進展高度重視,今年的提案仍聚集于TFT-LCD液晶顯示等新型顯示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問題。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國和消費國,2009年彩電產量近億臺,但由于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布局較晚,電視生產所需的液晶面板嚴重依賴進口,其中大尺寸電視用液晶面板的進口依存度幾乎達到100%。在2009年和2010年的單一產品進口金額排名中,液晶面板僅次于集成電路、石油和鐵礦石,居第四位。
歐陽鐘燦表示,這些數據很直觀地告訴我們,中國在這一產業取得自主創新的突破有多么重要,多么緊迫。可喜的是我們還有機會。一方面政府對這個產業已經高度重視并提升到戰略高度。繼2009年國家頒布《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計劃》,明確將TFT-LCD液晶顯示列入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之后,去年10月,國務院又頒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再次將TFT-LCD液晶顯示作為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興產業。
另一方面,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本土企業通過多年的努力也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作為創新的主體,企業的自主創新突破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極具現實意義。2003年,京東方戰略性收購韓國現代TFT-LCD業務,成為中國大陸唯一完整掌握TFT-LCD核心技術的本土企業。2005年,京東方在北京亦莊自主建設了一條5代線,完成了技術消化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2009年,京東方自主建設了合肥6代線和北京8.5代線兩條高世代線,推動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進入中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中國制造時代。據最近報道,去年10月量產的京東方合肥6代線產品綜合良品率已連續兩個月穩定在95%以上,單日最高綜合良品率達到97%以上。對此,歐陽鐘燦院士評價說:“從投產開始用不到兩個月使產品良品率達90%以上,充分說明我國本土企業已完全掌握了液晶顯示的自主核心技術。”
在平板顯示產業,中國是后來者。但是,我們只用了10年就走完了日本與韓國20多年的創新之路,除了追趕者的后發優勢,還要歸功于我國企業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體系。在創新之路上,行業龍頭企業京東方的三個一體化實踐促成了其自主創新體系的建立,促進了中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
產線創新與產品創新一體化
液晶顯示產業是資本和技術雙密集的產業,規模效應極其明顯。如何能在擴大產線規模的同時,又能提高產品切割效率和新產品開發速度是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在產線創新與產品創新一體化方面,京東方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嘗試。以京東方北京5代線為例,在最佳產線運營效率下,5代線可最優切割產品只有8.9—26英寸范圍內的數種液晶面板,但為了給6代線和8.5產品創新和產線運營做各方面儲備,這條線承載了十幾種大中小各尺寸液晶面板產品的研發和制造。雖然從短期來看,產線運營效率會受到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卻為企業擴大產線規模、加快產品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正是產品創新與產線創新的一體化開展和良好調配,使得京東方的產線運營和產品創新速度同時得到極大提升。2009年,京東方先后上馬合肥6代線和北京8.5代線,標志著中國企業在液晶顯示這一關鍵產業已經完全掌握國際一流的自主核心技術,站到了與三星、夏普等國際巨頭同一級別的自主創新平臺上。2010年,京東方合肥6代線量產伊始,就受到全球范圍內頂級客戶的青睞。截至目前,京東方合肥6代線已與聯想、長城、康佳、海信、海爾、冠捷、長虹、Vestel、三星、惠普等40多家國內外知名客戶實現了產品交付,樣品測試通過速度和新產品開發速度均獲廣泛認可。
市場創新與科研創新一體化
京東方始終堅持產學研同步發展,在市場創新與科研創新的方面積極進取。除了建設“安徽省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早在2009年,京東方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的支持下,自主建設了TFT-LCD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瞄準未來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站在整個產業的高度推動市場和科研創新的結合。該實驗室旨在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液晶顯示行業關鍵技術和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和制造。作為一個開放的市場化平臺,該實驗室也將促進中國液晶顯示產業上下游研發創新能力的提高,對振興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等新型顯示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在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的優勢開始顯現。針對技術發展方向和市場發展趨勢的變化,京東方與電子科技大學聯手,在成都合作共建了OLED聯合實驗室,著力打造OLED新型顯示技術創新平臺。該聯合實驗室也是目前國內唯一配備有機無機復合薄膜封裝設備的OLED實驗室,硬件設施在國內同類研發機構中處于一流水平,具備OLED及柔性顯示等前沿技術的研發能力。此外,依托京東方成都4.5代線,還可以進行OLED的產品和市場布局。京東方利用其在TFT-LCD方面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化優勢,積極推動國內在OLED等新型顯示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和產業化建設。
人才創新與管理創新一體化
產業最核心的競爭不是資本和技術的單純較量,而是人才。為實現人才創新與管理創新一體化,京東方在“價值創造驅動”這個全新企業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堅持“百將千才戰略”和“人才輩出”機制,用創新的管理體制和人才發展體制互為促進和支撐,最終達到提高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京東方進行了多年的技術和管理運營積累,培養出近3000名本土核心技術人員,打造出一支行業內一流的技術和管理團隊。同時,京東方整合并強化了集團技術組織體系,建立了從技術企劃到新技術的研發,工藝的研發一整套體系;發布了強化技術創新若干政策措施,激勵技術人員安心進行技術開發,鼓勵創新與競爭、追求價值與速度。企業每年還要召開集團層面的技術創新大會,對技術領域有貢獻的技術人員給予重獎,形成重視技術的風氣和局面。
然而,如果管理創新跟不上人才創新的步伐,不僅將造成人才的浪費,甚至人才反而變成負擔。為此,京東方提出了全新的企業管理理念:從投資驅動向價值創造驅動轉變,制定了新的競爭戰略,即“鋼劍戰略”。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融合發展成了一套完整的創新戰略體系,即“SOPIC”,從戰略、組織、流程、信息化和內控五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變革,促進學習型組織的形成,進而促進產品、技術、管理的全面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目前,京東方可使用專利5000余項,每年新增自主申請專利500余項。京東方總裁陳炎順表示,公司已完整掌握了8.5代及更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自主建設能力,能夠研發薄型化、低功耗、寬視角、融合3D技術、觸控技術的新產品,并進一步加大對AM-OLED等新型平板顯示技術的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
國家競爭力源于產業競爭力,產業的競爭力源于企業的競爭力。歐陽鐘燦院士由衷表示,只有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加快產業化步伐,才能真正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