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和奧維咨詢主辦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暨彩電行業研究發布會”在京發布,記者獲悉,2011年,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國彩電行業呈現成本壓力加大、消費需求減少、購買能力下降等狀況。一季度彩電行業的營收規模下降較明顯,液晶電視市場零售額近4年來首次下跌,但彩電行業利潤卻逆勢回升。
一季度彩電市場量額齊跌
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內銷,彩電市場在一季度都遭遇了“寒流”。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表示,今年1-2月全行業共生產彩色電視機1497萬臺,同比下降11.7%,其中液晶電視1113.8萬臺,同比下降8.4%。視像行業協會一季度數據亦顯示,一季度我國彩電行業總產量為2273萬臺,同比減少7.9%。彩電行業在時隔2年后再次出現一季度量額齊跌的局面。
“近4年來液晶電視市場的零售額首次出現下跌”,奧維分析師彭健鋒表示,一季度內銷彩電零售規模達到1046萬臺,同比下降5.2%,零售額394億元,同比下降8.2%。其中液晶電視零售額351億元,同比下滑6.55%。
至于原因,其表示,一方面是春節時間相對往年提前,大幅度影響了2月的有效銷售時間,致使2月液晶電視的零售量和零售額規模分別出現了21.5%和29.7%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因為城市液晶市場需求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行業的節奏。據了解,隨著國八條的陸續實施,一季度70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成交量下滑幅度超過30%,加之消費信心下降,同期城市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降低9.94%。
即便如此,主流企業利潤卻出現逆勢回升現象。據201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TCL集團凈利潤同比預增225%-255%,通訊和家電業務都保持良好的增長;四川長虹凈利潤同比增長1500%-1850%。
彭健鋒表示,今年面板價格相對穩定,并且持續處于較低價位,沒有再出現2010年同期的面板價格大幅下降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整機企業的跌價損失。此外,企業經歷了上一輪跌價損失后都加強了供應鏈管理,庫存保持在較為合理水平。
外資品牌加速進軍農村市場
在總盤子發展放緩的情況下,農村市場對液晶電視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成為國內品牌份額增長的絕對動因。數據顯示,2011年一季度農村平板電視銷量近470萬臺,占全國比重高達48%,而國內品牌在農村市場份額穩居80%以上。
面對潛力巨大的中國農村市場,國外品牌已不滿足于臨淵羨魚,對產品研發生產、渠道布局和組織架構都進行了調整。2010年,三星、夏普、LG都進入家電下鄉市場。
彭健鋒稱,今年外資品牌逐漸改變策略,通過降低價格和推出小尺寸液晶電視積極調整產品線,以適應農村市場消費習慣。
據了解,三星等外資品牌于2011年年初在渠道模式上逐漸取消總代理制,縮小區域分銷的范圍,深耕三四級市場渠道,這一變化有利于三星電視快速拓展農村市場的銷售網點和售后網點。而夏普在2010年底已成立專門的家電下鄉開發團隊,2011年的工作重點也將放在擴大三四級市場的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建設上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