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怡康市場研究公司最新的調查數據中獲悉,“偏光式”3D電視從4月開始已經占據市場份額的43.5%,預計5.1期間將占據50%以上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國內彩電企業在面對以LG為代表的“偏光式”和三星為代表的“快門式”的兩大技術陣營中,不動聲色地將票投向了“偏光式”3D電視。
國內企業從快門式向偏光式倒戈
4月21日,三星召開的“FULLHD全高清3D合作伙伴論壇”上,迎來了眾多重量級的嘉賓,國內彩電企業除了創維缺席外,TCL、長虹、海信、康佳、海爾的董事長或總經理都悉數登場,現場氣氛曾一度讓外界認為國內彩電企業已站列到三星“快門式”的陣營中。
“快門式”的先發優勢,以及能夠保持畫面原始分辨率的技術優勢,的確讓國內彩電企業不容忽視。從Isuppli全球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3D電視銷量為400萬臺,快門式3D電視市場份額為99%。然而,同是韓國家電巨頭的LG自發布“快門式”3D技術后攪亂了這一局面,以LG為代表的“偏光式”和以三星為代表的“快門式”3D技術展開了一輪口水之爭。
Isuppli彩電部高級分析師張巖表示,中國彩電市場與國外市場不同,其彩電市場的絕對份額仍以國內企業為主,“偏光式”和 “快門式”未來究竟誰占據市場主流,關鍵在于國內企業的態度。
由此,4月21日一場中韓企業的“快門式”結盟在北京上演。然而,市場數據決定了一切,國內彩電企業卻不約而同地“倒戈”,將目光轉移到“偏光式”上,從中怡康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從4月份開始,國內企業已經重頭布局“偏光式”3D電視:從新品的占比來看,國內企業3D電視新品中“快門式”和“偏光式”的比例為3:7;從市場份額來看,“快門式”3D電視從今年1月份94.6%的市場份額,到3月份下降到68.3%,而至4月份,“偏光式”3D電視已經占據市場份額的43.5%,預計5.1期間將占據50%以上市場份額而成為主流。
在短短的3個月中,“快門式”3D電視散失了絕對主流地位,市場的風向卻吹向了“偏光式”3D電視。
2011年1-4月偏光式與快門式3D電視市場份額對比
年1-4月偏光式與快門式3D電視市場份額對比
價格低成為主因 國內企業普及3D心切
從中怡康的數據中顯示,從1月到3月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3D電視跌價的速度驚人,比以往彩電新品上市至價格下跌的周期提前至少半年。從價格來看,同等尺寸的3D電視,以42英寸、55英寸為例,42英寸已接近液晶電視價格水平,55英寸的“偏光式”價格只是同尺寸“快門式”3D電視價格的一半。
不可否認的是,“偏光式”3D電視在價格上優于“快門式”。而國內彩電企業的“倒戈”正是看重其主要因素。
“在國內彩電企業利潤整體攤薄、資金鏈吃緊,甚至出現少數企業面臨虧損的狀況時,企業必須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表示,“只有通過低價格才能讓新產品快速普及市場,最終搶占市場份額,而新技術只是國內彩電企業利用的工具。”
從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創維、康佳3D電視在4月中旬的市場份額躍居前三,而索尼、三星已經跌出前五位。
“快門式”的無奈
國產企業的“倒戈”,使得“偏光式”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作為“快門式”技術的鐵桿支持者三星、索尼、夏普在全球彩電技術領域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對上游面板的控制,使得“快門式”和“偏光式”的戰爭不會因此而結束,還將仍舊持續。這也是騰訊家電采訪圈內人士的共同觀點:目前誰贏誰輸還不能妄下結論。
“但市場的風向往往會讓消費者形成一種思維定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一位人士認為,“快門式”和“偏光式”3D電視兩者在技術上各有優勢,甚至在某些技術上,快門式3D電視要勝于偏光式3D電視,但如果市場風向倒向“偏光式”,可以會重蹈當初等離子的命運。
而與此同時,價格的因素也會影響三維成像技術的發展。“企業的急功近利的心態會影響到新技術的升級和革新。”上述人士認為。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