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局部調光的矩陣式LED背光方案是一種側入與直下相結合的背光技術,該技術集中了直下和側入兩種技術的優(yōu)點。
在早期的LEDTV剛興起的時候,側入式背光方案的一個最大弱點就是無法局部調光,由于LED燈集中在電視的邊緣,必須由導光板將光均勻輸出到電視畫面上。因此,很難做到對畫面某個區(qū)域的亮度調節(jié)。而直下式,由于可以通過LED驅動芯片來實現(xiàn)某一局部的LED開關,所以,局部調光上優(yōu)勢明顯。矩陣式背光,同樣可以做到局部調光的功能,而可控的分區(qū)則完全有LED驅動決定,相比目前的直下式,會有更多的可控分區(qū)。
厚度是直下式背光的一個致命弱點,即使是Sharp使用了LED+lenslet的方式大幅降低了消除LED燈影的厚度,其電視整機厚度仍然遠高于側入式的導光板厚度,這也是為什么直下式徹底落敗的主要原因??梢哉f,矩陣式背光完美的解決了這一矛盾。
作為圖像質量表現(xiàn)力很重要的一點,相對來說,畫面對比度是LCD的一個弱項。由于液晶的扭轉始終無法實現(xiàn)全開關的0/1控制,因此,通常側入式液晶的對比度即使應用調光技術也就不過在幾千左右。而直下調光技術如果在表現(xiàn)黑畫面的時候將LED關閉,其對比度可以大幅提高,根據(jù)LG宣稱,他們的對比度可以達到700萬:1。
在圖像較黑的部分,通過關閉或降低LED電流來實現(xiàn)功耗的降低,也是直下背光的一個優(yōu)點,同樣,矩陣式背光也有相同的優(yōu)點。
作為側入式背光的一個技術要點,由于矩陣式背光將LED大量分散在背光中,而不是集中在電視機的一側,這樣對散熱設計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雖然矩陣式背光擁有了上述的一些優(yōu)點,應該說是將來LED設計的一個新方向,但其缺點在目前也是顯而易見的:第一,由于矩陣背光要求分塊背光必須有精確的控制,通常來說,電路的設計會相應復雜很多,此外,LED芯片的選取以及一些控制芯片也會造成成本的增加。第二,在組裝上,矩陣式背光相應來說,工序復雜度遠高于目前的直下式以及側入式,因此,組裝的良率,成本也是制約其的一個主要因素。
矩陣式背光與傳統(tǒng)直下式背光相比,其局部調光的精準度在目前看來會高于直下式,由于直下式在下擴散板就已經(jīng)會發(fā)生勻光,而矩陣式的則是在下擴散膜片勻光,這樣相鄰的分區(qū)之間的影響需要小于直下式,對對比度的控制會更精細,但是,由于其分區(qū)相互影響較小,當萬一某一區(qū)域塊的LED損壞,其光學效果缺陷會比直下式看上去明顯很多。
此外,其厚度優(yōu)勢極其明顯。但由于矩陣的每一塊的分區(qū)都是相對獨立的一個側入背光,因此,其機構復雜性會高出很多。而目前很多直下式對分區(qū)局部控光均通過一塊區(qū)域內的一些LED的光進行控制,而矩陣式則必須對每個分塊都進行控制,因此電路相應較為復雜。
矩陣式與側入式相比,解決了局部控光以及智能節(jié)能的問題,極大提升了畫面對比度,相對較之簡單的散熱設計,且其由于導光背光距離遠低于側入式,其光學效率也會較側入式更高,在厚度上也完全能做到與側入背光相媲美。唯一與側入背光相比不足的地方還是上述提及的成本與制造復雜度的問題,通常的一張導光板需要通過幾百個分區(qū)來實現(xiàn),即意味著,其零件數(shù)以及組裝復雜度相應也提高了幾百倍,由于背光元器件是顯示相關的,其裝配過程中的不良率相信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yè)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