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冫|精品国产露脸对白8p|射丝袜av|成人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您的位置:中華顯示網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

華星光電欲打造中國液晶“黃埔”

編輯:xiaqiaohui 2011-08-15 09:35:44 瀏覽:1104  來源:

  8月8日的深圳光明新區艷陽高照。在這桂花飄香的日子,深圳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星光電”)第8.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中國大陸依靠自主創新、獨立建設的最高世代TFT-LCD面板項目轉向全面生產經營階段。這將作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而載入史冊。

  突破“屏”障 穩定上游供應

  華星光電項目的投產將緩解國內彩電行業“缺屏之痛”。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大陸彩電出貨量大約為1.18億臺,占全球彩電出貨量的49%,其中液晶電視將近9000萬臺。估計今年中國大陸境內液晶電視需求量將達到4600萬臺,而總出貨量將過億臺,達到1.08億臺。

  在液晶電視的核心部件TFT-LCD面板方面,中國大陸嚴重依賴進口。盡管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液晶電視銷售市場和制造基地,但整機廠商在與國際面板供應商談判時仍處于劣勢,成本很容易受國際液晶面板價格波動的影響。為扭轉這一被動局面,華星光電決定上馬在技術上與國際基本同步的8.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

  TCL集團、華星光電董事長李東生表示,華星光電8.5代TFT-LCD面板項目由TCL集團和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總投資245億元,是深圳建市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是中國大陸首條沒有技術引進、依靠自主創新建設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華星光電第8.5代液晶面板項目的投產,將實現從26英寸到55英寸全系列主流液晶電視面板的國產化,能夠緩解國內彩電行業多年的“缺屏之痛”。

  華星光電TFT-LCD項目的順利投產對于中國彩電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項目的投產將改善我國液晶彩電產業核心部件對外依賴進口的現狀,促進中國液晶彩電產業鏈的形成和健康、可持續發展。”李東生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丁文武認為,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線投產,標志著珠三角地區消費電子產業鏈發展又增加了最為關鍵的一環,對于扭轉液晶面板大量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提升整機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意義重大。

  華星光電項目正式投產讓TCL集團成為繼三星、LG、夏普、松下等日韓企業之后,在液晶電視行業具有上下游垂直整合能力的首家中國企業,實現了打通液晶顯示產業鏈的戰略目標,國際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指出,產業鏈相對完整的跨國企業,如三星、LG,從原材料、裝備,一直到整機全面覆蓋,基本做到了全產業鏈經營。中國平板顯示產業要發展,經營主體必須著力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

  華星光電投產后,將為華南液晶電視產業提供穩定的上游供應,有助于彩電整機制造廠商在供應鏈效率、成本控制、市場反應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這對同樣位于珠三角的康佳、創維等彩電整機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也具有重要意義。

  延伸配套 增強產業“黏性”

  深圳-惠州-珠三角液晶產業配套群正在形成。

  華星光電高世代TFT-LCD面板項目帶動了電子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光阻材料、液晶化學材料、LED光源等上下游產業的發展,能夠提升我國平板顯示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據了解,與華星光電有關的配套項目前也正在有序進行,以華星光電為核心,深圳乃至整個珠三角地區正在形成完整的平板顯示配套產業。

  廣東省副省長陳云賢表示,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在深圳建成投產,填補了華南地區在高世代液晶面板領域的空白,還將帶動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偏光片等產業鏈上下游關聯行業的加速集聚,對完善平板顯示產業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華星光電在光明新區的工廠內將同步生產彩色濾光膜。此外,日本旭硝子TFT-LCD玻璃基板項目已于今年6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2年3季度實現量產。

  另外,華星光電近期還與LG化學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在平板顯示用偏光片、光阻等材料方面展開技術和生產業務合作,并與臺灣宏齊科技簽約有關LED光源的合資項目。

  業內人士指出,圍繞華星光電高世代TFT-LCD項目,正在形成一個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深圳-惠州-珠三角液晶產業配套群。

  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充分肯定了華星光電高世代面板項目對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他認為,作為我國自主建設、國內最高世代的液晶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項目的建成投產標志著深圳乃至廣東的電子信息產業又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自主創新 開創合作新模式

  華星光電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自主創新。

  由于TFT-LCD大部分技術都被日韓企業以及我國臺灣廠商所掌握,華星光電在項目上馬之時就面臨著全盤購買境外技術還是堅持技術自主創新的抉擇。

  華星光電總裁賀成明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顯示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這兩個需要重資投入的產業多以技術引進為主,而華星光電則是采用自主開發、集成創新的方式建設。眾所周知,8.5代線投資額度大、技術難度高,全球只有幾家知名企業擁有這一技術,在中國大陸更是空白。”

  業界普遍認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重心正在向中國大陸轉移。賀成明認為:“重心轉移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制造重心轉移,一個是核心技術重心轉移。”他說:“中國原來做彩色顯像管時,全世界制造重心都移到中國來,但核心技術沒有轉移過來,這次面板不能再這樣了。”

  華星光電最大的特點就是堅持自主創新。“一般企業都是引進技術,這么大的投資,華星光電沒有技術來源,而是通過招募人才、找人組建團隊發展核心技術,這在中國電子企業發展史上是沒有的。”華星光電執行副總裁陳立宜表示。

  華星光電高世代TFT-LCD面板項目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堅持自主創新之外,華星光電還進行了制度、流程建設,如人力資源招聘、財務管理、招標管理、品質安全、培訓采購等,以及材料供應商的準備,如日本旭硝子玻璃廠的開工。

  按照“自主創新,開放合作”的原則,華星光電還與三星電子、LG化學等簽署技術方面的協議,甚至還與三星電子進行了交叉持股。

  華星光電依靠自己的力量順利實現中國大陸最高世代TFT-LCD面板項目的投產,從一定程度上說是一個奇跡。記者了解到,華星光電成立了執委會決策公司大事情,技術委員會決策公司的技術路線等,設備招標委員會和基建招標委員會選定供應商。通過定位個人角色、發揮團隊優勢,以及制度化的管理,華星光電在預算投資額比國內另一條8.5代線少15%的基礎上又有大幅度節省。

  據介紹,華星光電自從2010年3月15日打樁建設以來,在17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包括陣列廠、成盒廠、彩膜廠、模組廠等72萬平方米主體廠房的基建工作,并完成了廠房裝修、設備和動力安裝,供排水和化學氣體設施建設,生產設備測試和聯動,制程工藝的調整和完善等工作,創造了國內最大面積高世代面板項目建設速度的記錄。

  目前,華星光電已申請技術專利276項,其中發明專利231項,另外已從海外購買技術專利101項。華星光電技術研發中心成立了4個特別實驗室,已經完成了32英寸和46英寸LED電視模組的研發。

  人才核心 打造液晶“黃埔”

  賀成明一直強調:“人才是華星光電的核心價值。”

  在項目成立之時,業內人士多有疑慮,政府領導也頗感壓力。談到此處,賀成明深有感觸地表示:“一些設備和材料廠家拜訪我時,看到辦公室里只坐著我一個人,他們的擔心明顯寫在臉上。李東生董事長每次見面第一件事就是問我找到了幾個人,甚至要匯報這些人的個人簡歷。”

  賀成明一直強調:“人才是華星光電的核心價值。”他說:“8.5代線投資額度大,技術難度高,全球只有幾家知名企業擁有這一技術,在我國更是空白。華星光電項目的難點在于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技術人才組成團隊,并將這些人員融合起來形成戰斗力。”

  在積極支持自主創新的同時,國內發展平板顯示的上游產業更需要進行人才儲備。賀成明回憶到:“當時整個公司只有我和陳立宜博士,如果不能在短期內組建一支團隊,項目不能盡快開工,公司就可能夭折,或轉變自主創新的方式改由技術引進。”

  華星光電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技術人才對項目的成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確三級人才梯隊戰略。據介紹,對于招攬到的人才,公司不僅把他們送去高校并聘請專家進行理論指導,還派往各個合作企業的生產線上進行實戰學習。

  發展到今天,華星光電現有員工已近2295人,其中來自我國臺灣地區,以及韓國等專業人員將近200人,來自國內具有相關產業經驗的專業人員110人,核心團隊擁有多年液晶面板高世代線的工作實踐經驗,具有較高的研發、生產能力及技術水平。

  賀成明認為:“華星光電已經開發出了自己的寬視角技術HVA,這是我們最核心的技術。但是這一切都是與人連接在一起的,我始終認為華星的核心是人。既然這些技術可以從別的地方匯集過來,也可以隨著人的流失而流失,所以人才是華星的核心。”

  專家指出,華星光電著力培養專業人才,為該項目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這些專業化、國際化的技術人才,也將為我國TFT-LCD面板產業獲得更大發展儲備力量。甚至有人認為,華星光電注定要成為中國TFT-LCD面板產業的“黃埔軍校”。

  

標簽:

關注我們

公眾號:china_tp

微信名稱:亞威資訊

顯示行業頂級新媒體

掃一掃即可關注我們